食管混合性酸反流和低动力在非心源性胸痛发作的作用研究

来源 :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j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引起非心源性胸痛(NCCP)的最常见因素,本研究探讨酸反流和食管动力障碍在NCCP患者中的作用。

方法

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急救中心以及微创,疝和腹壁外科住院收治的40例NCCP患者和50例典型GERD症状患者,两组患者均行食管24 h pH监测以及高分辨率食管测压监测。

结果

NCCP组食管远端收缩平均积分(DCI)明显低于GERD组,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食管运动功能受损。在NCCP组患者中,与胸痛有关的混合性酸反流明显高于GERD组(P<0.05)。在NCCP组患者中,与NCCP相关的反流发作在食管5、9和15cm处的反流清除时间比GERD组患者期长(28.3±4.21)s vs(22.6±3.28)s;(13.7±1.32)s vs (18.3±1.47)s;(9.58±1.02)s vs(14.3±1.06)s(P<0.05)。

结论

酸反流性质,食管运动功能受损和延缓反流清除时间与NCCP患者症状发作可能存在密切的关系。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核心应急能力,为提升应急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运用一般资料问卷、医务人员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心应急能力问卷进行调查,分析629名临床医务人员2019-nCoV核心应急能力现状。结果医务人员2019-nCoV核心应急能力得分为(135.60±21.73)分,得分率为73.3%;预防能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全国蔓延,病例数仍在攀升。综合性医院门诊是开展救治的一线战场,但因病源复杂,人员密集,门诊也是病毒防控的重点及难点区域。该院为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疫情流行期间,医院门诊启动了"关隘式"患者筛查流程和一系列应急管理措施,通过强化内部组织管理,规范医务人员个人防护,严格患者筛查梳理,实时管控诊区秩序及患者就诊过程等措施,旨在切实把好门诊防护关,避免门诊交叉感染,确保医
2019年底以来,我国暴发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CoV)引起的肺炎疫情,这种病毒的迅速传播和高度的传染性已引起了全球的关注。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是此次感染的易感人群,已有报道新生儿感染了2019 nCoV。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新生儿2019 nCoV感染,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儿科学专业委员会及时提出了防控策略,本文就以上三大防控共识与方案要点进行解析。
母乳喂养是儿童生存、营养、发展及产妇健康的基石。然而,随着2019年12月始发于湖北省武汉市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迅速流行,儿童和产妇是其易感人群,给母乳喂养带来了巨大挑战。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的母乳喂养管理,可避免不必要的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确保母乳喂养对产妇及婴儿的长期益处。因此,该文结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有关法规、科学研究数据等对母乳喂养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疫情不断蔓延,重庆市毗邻湖北省,成为湖北省以外NCP确诊病例较多的地区,首例确诊NCP患者为重症病例。该患者女,44岁,因"反复发热、咳嗽10 d"由外院转至重庆三峡中心医院重症肺炎应急病区治疗,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显示总T淋巴细胞(包括CD4+T细胞、CD8+T细胞)、总B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呈均衡性显著下降,经过呼吸支持、抗病毒、抗感染等治疗后,各种细胞随病情
期刊
目的探讨妊娠期胃食管反流病(GERD)症状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就诊的120例孕妇设定为研究组,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纵向队列研究,通过GerdQ问卷调查妊娠期GERD的患病率。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40例非怀孕妇女作为对照组。2组每3个月均记录反流症状的频率和严重程度。结果妊娠(早、中、晚期)和非孕妇GERD问卷调查结果表示,妊娠晚期的评分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相对罕见的原发性运动食管疾病,其特征是食管下括约肌松弛和食管蠕动缺失。患者通常出现吞咽困难、反流和胸痛,并伴有肺部并发症和营养不良。最近已将新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技术应用于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中。为了向临床医师和患者提供最新的框架,以便对该疾病的管理作出明智的决定,国际食管疾病协会指南提出并批准了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指南(I-GOAL)。该指南是根据NICE UK指导生产的“研究和指南评估”
肥胖是引起胃食管反流病(GERD)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肥胖和GERD的发病率近年来同步增长,而且肥胖患者绝大多数合并GERD。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LSG)和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RYGB)是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减重术式。然而,两者在治疗合并GERD的肥胖患者长期抗返流疗效方面存在争议。腹腔镜胃底折叠术联合胃袖状切除术(LFDSG)是一种新型手术技术,能将胃底折叠术的抗反流作用和胃
目的探讨生物补片在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治疗食管裂孔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14年5月至2017年3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并使用生物补片行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患者12例临床资料,总结上述患者术前及术后12个月反流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12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无中转术式等情况,术后患者反流症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前反流时间、反流次数、DeMeester评分、GERD-Q量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以及咽喉,气道等而出现症状,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腹腔镜抗反流手术(LARS)是治疗GERD的标准术式,然而,LARS仍有不可避免的手术相关并发症,其可能显著地影响手术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本文通过描述抗反流手术中或术后可能发生的不同类型的并发症,将对及并发症诊断、预防、处理措施等相关问题及国内外最新进展进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