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学通:中美进入“新冷战”的可能性很小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dd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和2019年的国际局势会有何区别?对于这一问题,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专访。
  虽然经济的下行态势有产生新一轮全球经济危机的危险,但阎学通指出,“中美竞争加剧与世界经济下行并没有必然的关联,很可能两者只是碰巧发生在同一时期。”

特朗普是一类,美国的其他总统是另一类


  中国新闻周刊:最近这十多年来,每年在盘点全球局势的时候,都常出现“大变局”这样的提法,这是因为世界秩序的重组、交替到了一个关键节点吗?
  阎学通:我们目前面临的世界政治变化可能大于前几年,但明显还达不到一战或二战时期的程度。是否能达到冷战结束时期的国际政治变化程度,也都还是个问题。判断国际政治变化的大小需要有明确的参照事件。
  中国新闻周刊:现在人们有一个比较普遍的感觉,这个世界变化得太快了,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大家形成了这样的印象?
  阎学通:大家之所以感觉这两年国际秩序变化快,我觉得主要是有两个因素:首要因素是占据着主导地位的西方世界在思想观念上发生了重大改变,自由主义思想的主流地位在衰弱。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英国公投脱欧以后,美国的反建制主义思潮、欧洲右翼势力都在上升,最近的一个比较受关注的典型事件就是法国的“黄马甲运动”。
  西方国家开始不按自由主义的价值规范来行事,特别是美国自己带头不执行,比如放弃多边主义,推崇单边主义。其实像非洲、拉美等所谓的边缘社会也出现了很多变化,只是没有受到太多关注而已。
  第二个因素是中美之间的摩擦和冲突变得更加激烈,但这是第二位的,不是首要的。中美战略冲突加剧并不是这两年才发生的,而是好多年了。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西方对于中国崛起的担忧就开始加重;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年奥巴马政府出台了“亚太再平衡”战略。
  中美战略冲突在2018年突显出来,并不是说在这两年里中美双方的实力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是特朗普采取的对华政策比奥巴马时期粗鲁。如今的国际秩序变化也不是从量变发展到了质变,而是因为美国不再按自由主义规范行事了。
  中国新闻周刊:现在的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上,经常出现“特朗普刷屏”的情形,这会导致国际秩序渐进性、延续性转变的一面被忽略和淡化了吗?
  阎学通:“刷屏”是特朗普自己采取的一个策略,他的目的就是要尽可能保持自己每天都占据媒体的头条,每天想办法给媒体制造些冲突性、戏剧性的“热点”话题。总的来讲,特朗普“刷屏”主要是因为他提供的话题内容,策略则是第二位的。
  在美国,很多人认为如果将美国总统分两类的话,特朗普是一类,美国的其他总统是另一类。当世界上最强大、最有影响力的国家的领导层发生了质变,全世界大众感觉世界突然变了,这其实是非常合理的。
  我们很少看到以往的美国领导人做出决策是去疏远和盟友关系的。而如今,特朗普却经常制定一些绝无仅有的政策。
  中国新闻周刊:美国的权力制衡体系,在特朗普身上是否约束力“失灵”了?
  阎学通:现在还不能说“失灵”,但至少是制度的约束效力没有过去所想象的那么强。也许美国的制度对决策者的约束力比其他国家的大,对特朗普构成了一定的制约,但显然并不能够完全将他制约住。
  目前,他在共和党内得到的支持率比他刚上台时还高点儿,他在美国大众中得到的支持也总体是稳定的。中期选举之后,民主党控制了众议院,这给特朗普造成一些困难,例如众议院不通过他在美墨边界修隔离墙的预算。于是,特朗普以关闭政府的方式进行对抗。最后何方妥协还难确定。
  中国新闻周刊:这样来看,作为美国总统的特朗普算得上是“前无古人”。现在人们可能更关心的是,特朗普会“后有来者”吗?
  阎学通:后面会有来者,其实已经有跟上的了。道义现实主义理论认为东施效颦是一种社会机制。
  特朗普这种和以前不一样的非传统的领导方式,被很多人认为是他的优点,给全世界提供了一个领导样板。根据东施效颦原理,很多国家的领导人会模仿特朗普执政方式,甚至改变自己原有的执政风格。

自由主义影响力下降是全球性现象


  中国新闻周刊: 当前,自由主义、理想主义色彩的黯淡是特朗普政府的一个特点,还是美国甚至世界范围内的一种趋势?
  阎学通:自由主义影响力下降是全球性现象,不是美国所独有的。欧洲和拉美的极右势力上升,中东地区的阿拉伯之春导致新的集权统治出现,极端民族主义和穆斯林原教旨主义的兴起,都表明自由主义的影响力下降。
  我认为,这是由自由主义的政治正确极端化导致的。自由主义原本是强调保护少数,包容不同意识形态的。
  冷战后,自由主义成为世界主流价值观,自由主义者渐渐认为自己是绝对正确,不再包容其他的意识形态了。凡与自由主义观念不符合的,都被视作是“政治不正确”。
  在语言习惯上,以“他”作为抽象第三人称都不能容忍,必须改成“他/她”以表示没有性别歧视。任何意识形态走向极端都会过分强调政治正确,从而也必然会遭到大众的反对。
  中国新闻周刊:你一直称自己属于现实主义学派。在如今的国际关系领域,理想主义注定不断“贬值”吗?
  阎学通:从学术角度讲,国际关系的理想主义只在一战之后有过较大影响,二战前其影响力就下降了,二战之后理想主义就再没有恢复过主流地位。
  冷战时期是现实主义理论主导,冷战后是自由主义主导,理想主义都不是主流理论思想。现在主权规范的影响力开始上升,理想主义更没有机会获得发展了。
  在中国,有人继续提出一些理想主义的口号和目标,这都属于政治正确。然而,这些口号和目标无法指导具体的对外政策,因为具体的对外政策需要维护国家利益,而理想主义的思想和理论是无法用于维护国家利益的。
  中国新闻周刊:特朗普的上台,当时就让不少人看不懂,包括一些国际关系领域的学者。他上来之后,这世界似乎越来越让人看不懂。
  特别是朝鲜半岛局势发生的变化,一年前,很少有人能预料到特朗普和金正恩能坐到同一张谈判桌前,但为什么最后特朗普做到了他的前任们都没有做到的事?
  阎学通:特朗普并不了解国际军事安全问题。他原本想对朝进行军事打击,但后来才知道对朝进行军事打击是非常危险的事,于是改变了策略,转向谈判。
  恰巧朝鲜的核试验已经能满足朝鲜的最低核威慑需求,于是美朝就找到了一个可以谈判的共同点,即朝鲜停止核試验和洲际弹道导弹的研发,美国放弃对朝进行军事打击的计划。
  这两点不是短期考虑的政策调整,而是美朝双方可能长期执行的战略,于是双方达成了共识。但在达成这一共识之后,美朝双方都不再对对方抱有更高的期待,这就陷入了维持现状的状态。(摘自《中国新闻周刊》)
其他文献
公司开早会,领导在长篇大论,我昏昏欲睡。突然,旁邊的女同事用手指猛戳我。我一惊:“干嘛?”  女同事:“看你进入待机状态了,我触一下屏。”
中国面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时代。这一发展需要重新划分行政机构的改革,适度改革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同时“要坚决破除制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弊端”。中国已第七次尝试精简机构。中共将再次尝试改革——并在决议中明确指出机构改革關系到提高政府效能。决议说:“加强党对各领域各方面工作领导,是
日光之下无新事,即使是拥有超过百年底蕴的欣杜贾家族也不免因为争夺财富而落入俗套。  一直以来,这个印度版“罗斯柴尔德”家族给外界留下的印象除了横跨38个国家的商业帝国,就是兄弟一心,团结和睦,直到今年6月,一份法官的裁决令才彻底撕开了豪门温情脉脉的面纱。  起因是六年前兄弟四人签订的协议——每名家族成员的资产归整个家族所有,即兄弟四人共同持有,且每个人都有权指定其他人作为这项遗嘱的执行人。2016
特朗普先废除伊核协议,再重启对伊朗的制裁,对伊朗步步紧逼,这背后到底是为什么?面对美国金融封锁、石油禁运、军事威胁等手段,伊朗能否承受得住呢?  地缘考量  特朗普在伊核问题上的行为看似任性,其实透着地缘政治的考量。  伊朗是欧亚十字路口的重要交通枢纽,一直令外来者觊觎。马其顿人、阿拉伯人、蒙古人先后入侵并统治这里,近代伊朗独立后,沙俄及其后的苏联对伊朗领土虎视眈眈。冷战开始后,联美制苏成为伊朗的
2020年3月2日,通用电气(GE)前董事长兼CEO杰克·韦尔奇去世,这位商业传奇人物不仅是无数企业家的偶像,他的管理哲学也经常被人津津乐道。韦尔奇最令人称道的地方,在于他善于调动手下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他认为,激励有时比獎励更管用。  1968年5月,33岁的杰克·韦尔奇成为通用电气公司最年轻的总经理。在他还没有上任之前的半个月,公司曾接到一批订单,要生产一批照明器材。合同里白纸黑字写着,甲方必须
当地时间2017年12月18日,特朗普政府对外公布其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报告甫一出台,立即引发外界高度关注。  “有原则的现实主义”  一般来说,一个成熟的战略主要包括目标、威胁、利益和手段四大要素。特朗普的新《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正文部分洋洋洒洒长达55页,对这些要素均做出了明确界定。  关于战略目标,简言之,就是推行“美国优先”。关于威胁,新战略延续了以往美国政府的做法,将威胁主要分为大
[美]布鲁斯·马兹利什著 汪辉译  商务印书馆 2017年3月出版  文明的话题既令人着迷,又充满争议。全球史学家布鲁斯·马兹利什将人类文明演进置于全球化的背景下,追溯了“文明”一词的起源和旨趣,并追踪考察了文明概念在西方以外地区的传播。作者提议,最好能够抛弃“文明”这一名称,聚焦于对文明化进程的全新理解。  《20世纪全球史》  [美]理查德·W.布利特等著 陈祖洲等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
哲理的故事:  在美国芝加哥市的贝斯卡(Basecamp)网络应用公司上班的员工,享有各种各样的顶级福利。像可在地球的任意地方工作,想移民也沒问题;每年的5月至8月底,员工仅需周一到周四工作;每三年就有一个月的长假等等。  因此,贝斯卡公司被称为是“一家享有业界顶级员工福利的公司”。不过,它享有这个盛誉的关键原因,是贝斯卡公司创始人之一、首席执行官贾森·弗莱德建议开办的“产品吐槽大会”。  其实很
王莽于公元8年篡位做了皇帝,建立“新朝”。王莽是想做一番大事业的人,要对社会来一番彻底的改造,而非仅仅做皇帝就心满意足了。他的政策不切实际,这是古往今来所有的人都公认的。他也做了许多表面文章,而为后人所耻笑。  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对王莽是很有同情的。他认为:“在前汉之世,政治家的眼光,看了天下,认为不该就这么苟安下去的”,王莽“只是代表时代潮流,出来实行改革的人”;而王莽改制的失败,遂使后来的
河东有个村子,河西也有个村子。  河东村民种植黏玉米,收成蛮不错。河西有家村民也学着种,但产量上不来。同样大小的地,河东能产2000斤,而河西这户人家,只能产出1800斤,但收入比河东高出好多。  產量低,收入高,而且外边来的客户都奔着河西这户人家,争相购买,导致河西黏玉米价格不断拉高。  为什么会这样呢?  河东人困惑,不解。为了弄清原因,河东人派出间谍。终于弄明白了。  原来,河西的玉米产量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