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1-152-01
望子成龙,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尤其是当今,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竟争的日趋激烈,家长对孩子关心程度更高,对学校教育更加期待和重视。目前,学校通过家访、电话、学校短信、网上家长学校和学期结束时的评语等与家长沟通的机会、方式方法更多。如何对孩子评价,显得越来越重要。
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对孩子一段时期的思想表现,学习情况等各方面作出科学评价,能给学生及家长以教益、以启迪、以鼓舞。要科学评价学生应把握好几个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对学生评价的评语,所评价的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如果老师对学生评价的评语不能体现学生的各自特点,那就不能被学生和家长所接受。因此,对学生的评价要力求“准”。“准”就是以事实为依据,客观评价学生。客观性是整个评价的基础,这就对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学校目标管理的落实者,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又是联络各学科教师的纽带。班主任平时要留心观察学生的言行,深入到任课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中去,广泛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情况,辩证地分析,抓住实质,把握学生的特征,这样才能客观地评价学生。
二、全面性原则。党的教育方针确定了我们培养的学生应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要全面发展。小学是基础教育,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发展智力,养成良好习惯的关健时期,必须重视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所以,评价学生必须从多方面全面评价。有的班主任与家长沟通,只谈学生的学习成绩的优与劣,学习态度的好与差,向家长询问的是学生在家是否按时完成作。家长最关心的也是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希望教师更多的是对孩子学习上的关心。学习方面固然要评价,但我们不能只固及智育,而丢弃其他方面,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性向我们提出了评价学生应涉及的范围要体现全面,就要教师重视校内外的观察、调查,如:在校遵守纪律,与同学相处,行为习惯,自理能力,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全面搜取学生的素材,尤其是校内外活动中取得的成绩,(哪怕是点滴进步),存要的问题,需要教师家长共同关心的地方,应多角度思考,多方位、多层面反映。
三、教育性原则。在与家长沟通时,对学生情况的反映和评价,对每一个学生来说,具有不可低估的教育作用。教师对学生评价时,对孩子典型事例的概括,提出的是与非,取得的成绩,存在的弱点,以及教师语重心长的教诲,满怀激情的期望.......学生和家长都会深思,反省。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应学会与家长一起分享孩子在学校内外取得的点滴进步,对孩子而言是比表扬和物质奖励更好的激励,当孩子感受到教师为他而快乐、自豪时,会受到巨大鼓舞,他会暗下决心,今后要做得更好。同时,家长也会感到高兴,会更好地配合学校、老师承担起共同教育子女的重任,使孩子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奋向前。随着网上家长学校的开通,评价形式的多途径,方式、方法的多样化,评语的开放性日益增强,同学之间可以从评语中,学到别人的长处,学会欣赏他人,从别人身上受到教育,从而正确评价自己。
四、发展性原则。对学生评价的确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学生的评价,使学生看到自己取得的成绩,知到自己存在的不足,今后如何努力。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特别是对暂时后进生的评价,要以发展的眼光全面地看待,要看到他们的长处,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如:我校六年级学生戴鑫,一直被各科任老师认为是头疼的学生,他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差,又不守纪律,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爹爹奶奶年老多病,又管不了他,戴鑫放学后,经常在外游荡打游戏。六年级又面临毕业,教师压力很大,多次向校长反映该生的情況,请求帮助。我根据老师反映的情况,深入课堂听课调研,观察戴鑫同学课堂表现和课间活动情况,从其他同学中了解到戴鑫同学乒乓球打得不错,喜欢和李鹏伟同学一起下棋。于是我建议班主任利用大课间活动,在班级开展乒乓球和象棋比赛。我找到戴鑫同学问他是否报名参加,开始他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看得出他有一种械备心理。我以平等的方式与他交谈,我说:“你们班要举行乒乓球比赛了,你报名了吗?课间我想与你一起打球怎样?”过了半天,他终于点了点头。在打球时,我时常向他投去赞许的目光,敬佩的手势,他有的球打得也很票亮受到同学们的称赞。通过几次打球,我和戴鑫同学的距离拉近了。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尊重取决于民主平等的沟通。比赛结束后,他直奔我的办公室,笑眯眯地告诉我,他得了第三名。我借此大好时机激励他,你是一个有潜能的好孩子,干任何事情,只要象打乒乓球一样去努力,你一定会成功。他的眼睛湿润了,于是,我们又聊起了学习,我向他承诺学习上遇到困难我全力帮助你,并要求各科科任教师在班上为戴鑫同学建立互帮对子。经过一年的努力,戴鑫同学有了明显进步。
我认为,对学生的评价 ,要以发展的眼光进行评价,不能一棍子打死。学校要多开展活动,多一次活动,就会多一个学生自我展示的平台,就会多一批优秀的学生。评价学生的目的,就是唤起学生的自信、自尊、自强,使学校、老师对学生的期望成为现实,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人成材。
五、社会性原则。对学生评价的评语,愈来愈显示出要适应社会,一是,学生对社会的适应。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学生的活动范围增大,这些对学生都有很大影响;二是,家庭的关注。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两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庭条件又好,家长对孩子格外关怀,对孩子的评价更为重视。还有与家庭相连的亲戚的关心;三是,社会的关注。邻里之间的相互了解,朋友、单位同事之间的相互关心。学生受社会影响力愈来愈大,因此,教师对学生评价一定要客观真实、科学,要有利于激励学生成长。
望子成龙,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尤其是当今,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竟争的日趋激烈,家长对孩子关心程度更高,对学校教育更加期待和重视。目前,学校通过家访、电话、学校短信、网上家长学校和学期结束时的评语等与家长沟通的机会、方式方法更多。如何对孩子评价,显得越来越重要。
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对孩子一段时期的思想表现,学习情况等各方面作出科学评价,能给学生及家长以教益、以启迪、以鼓舞。要科学评价学生应把握好几个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对学生评价的评语,所评价的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如果老师对学生评价的评语不能体现学生的各自特点,那就不能被学生和家长所接受。因此,对学生的评价要力求“准”。“准”就是以事实为依据,客观评价学生。客观性是整个评价的基础,这就对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学校目标管理的落实者,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又是联络各学科教师的纽带。班主任平时要留心观察学生的言行,深入到任课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中去,广泛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情况,辩证地分析,抓住实质,把握学生的特征,这样才能客观地评价学生。
二、全面性原则。党的教育方针确定了我们培养的学生应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要全面发展。小学是基础教育,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发展智力,养成良好习惯的关健时期,必须重视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所以,评价学生必须从多方面全面评价。有的班主任与家长沟通,只谈学生的学习成绩的优与劣,学习态度的好与差,向家长询问的是学生在家是否按时完成作。家长最关心的也是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希望教师更多的是对孩子学习上的关心。学习方面固然要评价,但我们不能只固及智育,而丢弃其他方面,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性向我们提出了评价学生应涉及的范围要体现全面,就要教师重视校内外的观察、调查,如:在校遵守纪律,与同学相处,行为习惯,自理能力,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全面搜取学生的素材,尤其是校内外活动中取得的成绩,(哪怕是点滴进步),存要的问题,需要教师家长共同关心的地方,应多角度思考,多方位、多层面反映。
三、教育性原则。在与家长沟通时,对学生情况的反映和评价,对每一个学生来说,具有不可低估的教育作用。教师对学生评价时,对孩子典型事例的概括,提出的是与非,取得的成绩,存在的弱点,以及教师语重心长的教诲,满怀激情的期望.......学生和家长都会深思,反省。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应学会与家长一起分享孩子在学校内外取得的点滴进步,对孩子而言是比表扬和物质奖励更好的激励,当孩子感受到教师为他而快乐、自豪时,会受到巨大鼓舞,他会暗下决心,今后要做得更好。同时,家长也会感到高兴,会更好地配合学校、老师承担起共同教育子女的重任,使孩子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奋向前。随着网上家长学校的开通,评价形式的多途径,方式、方法的多样化,评语的开放性日益增强,同学之间可以从评语中,学到别人的长处,学会欣赏他人,从别人身上受到教育,从而正确评价自己。
四、发展性原则。对学生评价的确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学生的评价,使学生看到自己取得的成绩,知到自己存在的不足,今后如何努力。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特别是对暂时后进生的评价,要以发展的眼光全面地看待,要看到他们的长处,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如:我校六年级学生戴鑫,一直被各科任老师认为是头疼的学生,他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差,又不守纪律,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爹爹奶奶年老多病,又管不了他,戴鑫放学后,经常在外游荡打游戏。六年级又面临毕业,教师压力很大,多次向校长反映该生的情況,请求帮助。我根据老师反映的情况,深入课堂听课调研,观察戴鑫同学课堂表现和课间活动情况,从其他同学中了解到戴鑫同学乒乓球打得不错,喜欢和李鹏伟同学一起下棋。于是我建议班主任利用大课间活动,在班级开展乒乓球和象棋比赛。我找到戴鑫同学问他是否报名参加,开始他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看得出他有一种械备心理。我以平等的方式与他交谈,我说:“你们班要举行乒乓球比赛了,你报名了吗?课间我想与你一起打球怎样?”过了半天,他终于点了点头。在打球时,我时常向他投去赞许的目光,敬佩的手势,他有的球打得也很票亮受到同学们的称赞。通过几次打球,我和戴鑫同学的距离拉近了。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尊重取决于民主平等的沟通。比赛结束后,他直奔我的办公室,笑眯眯地告诉我,他得了第三名。我借此大好时机激励他,你是一个有潜能的好孩子,干任何事情,只要象打乒乓球一样去努力,你一定会成功。他的眼睛湿润了,于是,我们又聊起了学习,我向他承诺学习上遇到困难我全力帮助你,并要求各科科任教师在班上为戴鑫同学建立互帮对子。经过一年的努力,戴鑫同学有了明显进步。
我认为,对学生的评价 ,要以发展的眼光进行评价,不能一棍子打死。学校要多开展活动,多一次活动,就会多一个学生自我展示的平台,就会多一批优秀的学生。评价学生的目的,就是唤起学生的自信、自尊、自强,使学校、老师对学生的期望成为现实,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人成材。
五、社会性原则。对学生评价的评语,愈来愈显示出要适应社会,一是,学生对社会的适应。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学生的活动范围增大,这些对学生都有很大影响;二是,家庭的关注。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两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庭条件又好,家长对孩子格外关怀,对孩子的评价更为重视。还有与家庭相连的亲戚的关心;三是,社会的关注。邻里之间的相互了解,朋友、单位同事之间的相互关心。学生受社会影响力愈来愈大,因此,教师对学生评价一定要客观真实、科学,要有利于激励学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