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和开放手术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来源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z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微创与开放手术治疗食管癌的近远期疗效,分析影响并发症和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6年2月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205例接受微创食管癌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和生存资料,并与同期247例行开放食管癌手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对比,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因素,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微创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胸管引流时间等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微创McKeown组与开放组手术时间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微创Ivor-Lewis组手术时间长于开放组.两组R0切除率、双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以及淋巴结清扫总数无明显差异.微创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放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y,ASA)分级、不同术者、手术方式、FEV1%FVC是影响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因素.微创组术后1、3、5年生存率与常规组无明显差异(86.3%,58.5%,44.4%vs 85.8%,53.4%,39.2%;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TNM分期、分化程度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微创食管癌手术较开放手术可减少术中出血、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术后并发症,远期疗效与常规手术相当.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改良型经阴道植入网片(transvaginal mesh,TVM)盆底重建术治疗60岁以上复合型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患者的效果.方法 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61例60岁以上行TVM手术的复合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其中29例行标准TVM术,32例行改良TVM术.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前术后的POP-Q评分改善情况,统计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elvic floor distress i
目的 通过经会阴盆底超声及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观察产后女性康复治疗前后盆底前腔室及耻骨直肠肌弹性的变化,探讨不同治疗方式对产后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来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进行产后复查,盆底超声提示膀胱脱垂(Ⅱ型)的女性共120例,并同时进行耻骨直肠肌弹性分析,根据患者是否进行盆底康复治疗的意愿,随机分为二组:康复治疗组和功能锻炼组.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静息与Valsava状态下膀胱颈到耻骨联合后下缘的距离(B
目的 探讨常规超声联合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ABVS)在乳腺BI-RADS 4类小结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门诊常规超声普查筛查出的BI-RADS 4A类及以上,且结节最大径≤1 cm共102个乳腺小结节,对其再进行常规超声联合ABVS检查,观察结节ABVS冠状面成像特征,根据检查结果对乳腺小结节的BI-RADS分类进行调整,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良恶性小结节的声像图特征差异;分析调整前后BI-RADS分类及其对恶性小结节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常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冠状动脉突发的、持续性缺血缺氧导致的心肌损伤过程,众多证据表明外泌体在AMI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外泌体作为细胞外囊泡的一员,通过多种信息分子传递细胞间信号,从而介导多种病理生理过程.本文以外泌体内不同种信号传递物质作为切入点,探讨外泌体在对AMI诊治过程中的影响,并讨论其在AMI诊疗过程中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