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从主角走向配角

来源 :班主任之友·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0283999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少能够看到这么真实的案例,先对陈老师能把班主任与科任老师之间的小矛盾原原本本陈述出来的勇气赞一个。
  班主任和科任老师,是班级的两大舵手,掌握着班级的行驶方向。在这其中,又以班主任的决策为先。科任老师如果是在自己的课堂上实行一些新的政策,可以自己做主,可以不与班主任通气,但是如果牵扯到班级的其他方方面面,还是需要与班主任商量,以定出一个大家都认可的规定。
  本案例中,班主任胡老师是一位数学老师,虽然不是很支持班级的阅读活动,但她的做法还是在进步的。从刚开始让学生“中午开展室内活动和室外活动,周一到周四进行排练,周五表演”到后来的“周一和周二看书,周三室内活动,周四室外活动,周五自由活动”,胡老师慢慢地把阅读的位置摆正,虽然是被语文老师给“逼”的,但只要有进步的意识,就会做得越来越好。
  语文老师陈老师是一个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一直是一个主角,从没尝过配角的滋味。作为语文老师,陈老师相当的尽职,想方设法把中午时间抽出来让学生阅读。如果说班主任胡老师是不怎么在乎阅读,那陈老师则是完全以阅读为天。每个中午让学生玩耍,固然不好,但天天中午让学生呆在教室里阅读,又何尝不让人担忧?想引导学生走上阅读之路,应该一步一步慢慢前行,不能操之过急,让学生一口吃成大胖子。另外,作为语文老师,陈老师的做法太强势,不是班主任却胜似班主任,导致许多做法半路难产。
  很凑巧的是,看到这则案例时,我刚做完20年的班主任,上一年,又卸下班主任的头衔,做了一名普通的语文老师。
  与陈老师处于同一个位置,刚开始不做班主任时,我还真有些不习惯。望学生的眼光还是班主任的眼光,对学生说的话也是用班主任的口吻,甚至我多年来养成的“一上班必先到教室”的习惯都一如既往。后来慢慢地明白:我不是班主任,我要做的是,协助班主任管好班级,需要班主任配合的事与班主任商量——我不再是主角。
  有了明确的角色意识后,很多事情就好办了。作为一名科任教师,除了我们的主战场——上课时间外,需要搞的活动,需要阅读时间,都要与班主任商量,并拟出详细的具体的方案。方案定出后,科任教师要严格执行,如在执行过程中发现有不妥当的,不擅自修改,而是先与班主任协调,取得修改意见后,再告知于学生。千万不能还未与班主任通气,就私自在学生面前宣布,给自己的工作和学生带来困扰。如果目前在执行的方案与班级的工作暂时发生冲突,科任教师要懂得做出让步,以眼前利益为重,等班级紧急的工作尘埃落定,再继续自己的工作。科任老师要学会争取,同时也要学会让步。
  好关系是要沟通、协调的,只要我们每一位科任老师都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懂得配合、协调的重要性,那么我们扮演的角色会与班主任一样出色。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