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市持续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

来源 :吉林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松原市应用新型农业种植养殖技术,强化土壤环境治理,有效遏制了农业面源污染蔓延趋势。
  1.重点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松原市为保护黑土地、遏制因盲目施肥、过量施肥造成的土壤板结、盐碱化蔓延趋势,加大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力度,引导农民增施有机肥、农家肥,减少化肥使用,提高耕地有机质量。目前,全市每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约达320万亩,每年可减少化肥投入近2万吨。据检测,测土配方施肥地块的肥料利用率达到43%,明显高于普通地块肥料利用率不足40%的水平。
  2.积极采用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松原市依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对病虫草害优先采用农业和生物措施防治,全市每年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面积达40万亩。
  3.利用降解膜取代传统塑料农膜。近几年,松原市一直试图利用易降解膜(液态地膜)取代传统塑料农膜,彻底消除田间“白色污染”。2015年,松原易降解膜示范面积达到5000公顷。
  4.合理开发利用地表、地下水源。利用好“三江一河一湖”及自然泡塘,建设堤水排灌系统,提高地表水的利用率,减少受污染地表水残留。同时,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按照800~1000米的井距布局,打深、浅机电井,扩大地下水灌溉面积。
  5.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松原市以农田防护林为重点,切实加快造林綠化步伐。目前,在严重干旱地区、一般地区的农田防护林网格密度分别达到12.5公顷和25公顷的规定标准。
  6.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松原市通过推广使用大型联合收割机,实现秸秆粉碎直接还田。2015年,松原市秸秆还田量约为173万吨,其中玉米秸秆还田量约为100万吨、水稻秸秆还田量约为73万吨,占全市年度秸秆总量的19%。
  7.加快推进标准化农业进程。松原市现已发展有机农产品面积达19.5万亩,绿色农产品基地48 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基地82.5 万亩。
  8.强化规模化畜禽养殖治理。“十二五”期间,松原市累计上报规模化畜禽养殖减排项目234个。全市畜禽规模化养殖污染物产生量为COD39300.826吨、氨氮733.32036吨,经过治理污染物削减为COD36581.214吨、氨氮558.69416吨,分别下降了6.9%和23.8%。
  (松原市政府 供稿)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红蓝光交替照射联合药物治疗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18例轻、中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红蓝光交替照射联合本院自制的痤疮灵洗剂治疗;对照组仅用痤疮灵洗剂治疗。采用痤疮综合分级系统评价治疗前后疗效,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3.05%和44.07%,两组有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χ2=4.476,P=0.000);治疗结束时两组痤疮综合
夏季,农用车的使用相对比较频繁,这就要求对农用车辆进行必要的维护。1.选用高质量的合成型制动液,避免使用醇型和矿油型制动液。合成型制动液不但在高温情况下不容易产生气阻。
种植青贮玉米调制青贮饲料,是草食家畜不可缺少的青绿多汁饲料。目前,辽西地区养殖户主要是收籽实后的玉米秸作青贮饲料,在生产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畜牧业发展的需要,
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当前,农业存在着结构难调、收入难增、技术难到户等诸多问题。其中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黔江区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已经市发改委、市农委、市财政局、是国土房管局、是水利局和农综办联合下文批准。如何做好这项工程,笔者浅谈个人拙识,旨在抛砖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