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例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浅析

来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h_l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EDTA—K2抗凝血时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现象的原因。方法对采用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低于100×10^9/L的标本,进行涂片镜检,如镜下血小板分布与仪器计数不符,则重新抽枸橼酸钠抗凝血进行血小板计数及手工血小板计数进行复检,并涂片镜检观察血小板分布情况。结果32名患者复检及手工计数结果与使用EDTA—K2抗凝血血小板计数结果明显不同。结论EDTA—K2抗凝血偶尔可导致血小板聚集,引起血小板检测结果假性减少,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应引起重视并加强镜检复核。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中青年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和误诊原因,提高对青中年颈性眩晕的认识,减少误诊率。方法收集我院2003年2月-2008年2月住院的中青年颈性眩晕误诊病例39例,对其病因、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误诊为梅尼尔氏综合征16例,前庭神经元炎8例,血管性头痛5例,脑外伤后遗症6例,神经官能症4例,最后经颈椎检查试验、X线和CT、MR检查等明确诊断并予修正诊断。结论对中青年颈性眩晕的诊断关
目的 探讨老年上腹部手术后自控镇痛用成人剂量时存在的潜在风险及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上腹部手术的患者,分老年组与成人组,根据镇痛药的不同,每组以住院号的尾数单双再分为吗啡组与芬太尼组,观察镇痛总药量、镇痛、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镇痛总药量、镇痛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镇静(Ramesay)效果老年组的吗啡组高于芬太尼组(P<0.05);吗啡组的老年组高于成人组,差异均有统
灯盏花素注射液是纯中药针剂,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笔者自2001年~2005年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轴向控制动力性锁钉两种方法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56例胫骨骨折进行手术治疗,32例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24例采用轴向控制动力性锁钉固定。结果随访6~1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9年1月来我院住院治疗的62例SAP的早期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手术治疗组28例和非手术治疗组34例.对两组的平均病程、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非手术组的平均病程及死亡率显著低于手术组(P<0.01,P<0.05).结论 重症急性
目的 优化清咽口含片的处方设计.方法 以体外溶出度及外观、硬度、片重差异的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处方.结果 口含片最佳处方为甘露醇125g、木糖醇125g、乳糖90g.结论 清咽口含片的处方设计和制备工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