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正义视域下邻避运动的本质、成因与治理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iguaiwda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正义理论源自对邻避运动的研究,是认识邻避的根本视角。从邻避于与环境正义关系入手,将邻避运动的本质界定为居民争取环境平等权的环境正义的运动,分析其合理性来源即居民基本环境权并藉由此批判极端环保主义与极端个人主义邻避理论。将邻避运动的成因归纳为居民环境权利的界定不清、认同缺失致使承认不正义问题出现;成本与收益分配不平衡致使分配不正义问题出现与决策模式黑箱化致使程序不正义问题出现,进而从明确居民环境权边界,实现承认正义;引入多元化补偿手段,实现分配正义;重视邻避设施建设各阶段,实现程序正义这三个维度探讨邻避
其他文献
现代工业文明模式的内在局限性加剧了生态系统的破坏,全球环境形势日益严峻。要想发展生态文明,必须从现在起就抓好少儿环保启蒙教育。在网络数字媒体时代,人们已习惯于方便
潘玉良(195—1977)是我国早期赴西洋学习绘画的艺术家之一。她一生勤奋绘画,不断探索新的风格。潘玉良虽旅居法国多年,但作品中的中国意味是其独特艺术风貌的重要成因。中国
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对实施美育有着重要影响,教师结合小学美术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审美能力,营造意境,熏陶情感,可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在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教师
中国传统文化是凝聚着中华民族特点、历史悠久的文化宝库,具有鲜明的特点,但是在全球化趋势快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文化相互碰撞,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受到冲击而面临一定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