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生”的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Do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越来越大,能放在家庭和孩子身上的时间越来越少,同时孩子接触社会的途径也越来越多,电视、媒体、网络……导致如今的“问题生”越来越多,教育工作也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有难度。
  著名的心理学教授王小纯给“问题生”下了一个最新定义:品德、学习态度、心理、行为习惯等方面中的任何一个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而且用一般方法无法加以解决的学生。作为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我们应该怎样去看待这些学生?应该如何想办法去转化他们,引导他们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呢?
  一、理解“问题生”
  所有的学生都渴望被人理解,初中阶段的学生尤其明显。心理学告诉我们,初中阶段是少年期,也称为心理断乳期,这阶段的学生极其容易冲动,非常渴望获得同伴或者老师的理解。
  对“问题生”,我们要根据不同的类型给予更多的理解。对于那些比较有个性甚至有反抗精神的学生,我们应该辩证地看他们,他们有缺点,但是也有一般学生没有的创造力,我们尤其要尊重他们的人格。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这样深情地告诫师范生:“未来的先生们!忘了你们的年纪,变个十足的小孩子,加入小孩子的队伍里去吧!”针对那些无视学生创造力,甚至用粗暴手段压制学生创造力的教师,他这样愤慨地抨击道:“你这糊涂的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得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一个伟大的教育者,对儿童的心灵世界竟有如此细腻的感受和深刻的理解,我们只能说,陶行知先生的真诚博大的爱心同时又是一颗纯洁无瑕的童心。著名教育专家把这种精神称为今天教师必须安装的“精神软件”,之所以要安装这个“软件”,是不是因为我们缺乏呢?
  二、我们要关爱“问题生”
  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爱孩子。爱心是做好班级工作的基础,很难想象,一个失去关爱的孩子身心能健康地成长。学生在家庭中需要父母之爱,在学校里也需要老师之爱。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能得到老师的关注,因此,教师都应以慈母般的爱心去关心学生的生活、身体和学习。
  我教过的学生中有几个人,他们经常违反课堂纪律,学习成绩较差,上课顶撞老师,并且在班里形成小团体,这些孩子因学习不好失去了上进心,同学们瞧不起,各科老师对他们也漠不关心,结果整天不学习,以破坏班级纪律为能事。只要班上没有老师在,他们几个就唯恐天下不乱,乱起哄;有时甚至课堂上也不安分,弄得老师们都很头痛。
  经过深入了解,我从关心他们的思想,辅导他们的学习入手,让他们参与我的课堂教学,让他们感觉到他们在我心目中还是有地位的。在课堂上,我通过正常的课堂提问,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终于,他们在我的课堂上能遵守纪律了,什么都听我的了,师生关系融洽了。这使我体会到了关爱的力量。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反之,则会使人自暴自弃,放弃努力。皮格马利翁效应在学校教育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受老师喜爱或关注的学生,一段时间内学习成绩和其他方面都有很大进步,而受老师漠视甚至是歧视的学生就有可能从此一蹶不振。
  三、尽量把一碗水端平
  “问题生”最大的特点是有个性,不守规矩。有个性的人,最要求公平,最追求民主。“一碗水端不平”的现象是他们所鄙视的,他们私下里经常讨论老师的不公平,说某某老师偏向成绩好的,看不起成绩差的,久而久之,这种议论会影响更多的人,对班级舆论造成不好的影响,甚至会造成“问题生”队伍扩大的现象。这是很可怕的。民主管理是针对问题生的一味良药,有了它,他们才会信服你,对你言听计从,不会和你做对,我们的工作就会顺利多了。有很多老师经常发牢骚,说学生越来越不好管了,归根结底,是他们没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问题生”最大的内心需求就是渴望受到像优等生的一样的民主待遇。
  我每年接班的时候,一开始并不了解学生,学生们之间也不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我都会指定一个人作为代班长来暂时管理班级,待到大家都熟悉之后,再另行选举班长,采用民主投票的方式。这其中包括科代表乃至组长,统统民主选举,并且规定每个人都要轮流做值日班长,体会做班长的滋味。一位学生在日记中写道:“班长真不容易啊,要负责纪律卫生,还要做好班级日志的记录,更重要的是还要关心大家的学习,一天班长做下来,我真的收获很大,班长的工作不是我原来以为的那样风光,而是那样的繁杂!”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民主管理班级的模式有利于学生思想的统一,有利于班主任工作的上传下达,有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我所带的班级,管理起来很轻松,同时学生的各项考核成绩都很好。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纷繁芜杂、劳心费力,班级管理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如何提高班级管理效益,使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有机地统一起来,是所有班主任必须深思的重大课题。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已经越来越成为各位教师教学研究的中心。“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是新课标要求下教师努力的方向。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学案导学式教学法”,既可以发挥老师的引领作用,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等。  关键词: 学案导学 有效课堂 实施过程 实施误区    课堂
摘 要: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提高教学质量,进行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在德育教学中,陈旧的教学形式依然存在,这不利于教学的发展,因而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别是加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培养尤其重要,是新时代发展中新教学理论的必然要求,这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反思和突破。  关键词: 德育教学 主动参与意识 学生主体地位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学生是构成教育的最
摘 要: 作者结合高三音乐教育教学实践,就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三个方面对高三年级的音乐欣赏教学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高三音乐欣赏教学 情感需求 人文内涵 教学方式    高三年级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升学压力巨大,因此产生的情绪及心理问题值得学校、教师及家长共同关注。针对上述情况,我校自2007年9月起在高三年级增设了音乐欣赏课程,以期通过音乐这一特殊的载体,帮助学生释放学习压力,缓解烦
摘 要: 要突破传统教育束缚,寻求新的教育契合点,尽可能塑造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对创造性思维的呼唤,已成为时代的强音。中学语文教育应着眼创新教育的发展,优化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心理环境,激发学生的主体创造意识。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育 创造性思维 创造心理    现代素质教育理论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力时,要突破传统教育束缚,寻求新的教育契合点,尽可能地塑造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对创造性思维的呼唤,已成为时代的
摘 要: 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更是一门以“听”为本的艺术,这是由音乐的本质所决定的。声乐课的主要特点是从听觉世界来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音乐鉴赏力和技艺精湛的歌唱能力。因此,训练学生感受音乐的耳朵,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是音乐审美教育的基础课题。  关键词: 声乐教学 倾听 重要性    在传统的声乐教学中,学生学习声乐基本采用“一唱一评,一评一唱”的示范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只注重歌唱技能、技巧的训
摘 要: 《机械制图》是一门既有抽象理论,又有很强实践性的专业基础课程,区别于其他学科。针对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教学实际情况,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重点对机械制图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所要遵循的教学原则作了探讨。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机械制图》 教学方法 教学原则    《机械制图》是机械专业中最为基本,也最为重要的课程,对每个初学的学生尤为重要。《机械制图》是一门既有抽象理论,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