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在思想品德讨论课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ruiwang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这样课堂讨论便成为教师们转变教学方式普遍采用的重要课堂组织形式。所谓课堂讨论,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对某一理论问题或某一实际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相互启发,取长补短,从而很好地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等方面的教学目标。它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教师;主导作用;思想品德;讨论课
  在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开展民主化的讨论,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还课堂给学生,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认知水平,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道德价值感观,更能促进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开展信息多向传递,形式多元互动,用智慧启迪智慧,集思广益,共同发展。 怎样才能组织有效的课堂讨论,在教学实践中,我作了一些探索。
  一、必须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
  1.教师要精心选择具有讨论价值的难易适度问题,难度要适中
  具有讨论价值的问题,才会促使学生积极去思考,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乐意自主探究。教师要认真钻研和熟悉课标、教材,把握好重难点,精心策划要讨论的问题。选择的讨论题要有开放性的特点,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十分关注的问题,即问题答案的多样性、发散性与辐射性,才会使学生有话可说,讨论气氛活跃。如,我在指导学生学习“可持续发展与基本国策”内容时,设计了“如何保护资源和环境”讨论题,分组讨论如何保护我国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生活环境。讨论“如何保护土地资源”的这一组学生,通过讨论提出了很多新的建議;人死后土葬建坟改变为把骨灰埋葬在树下,农村发展以楼房为主的社区住宅区等。选择的问题要富有知识结构和思维内涵,不能或浅或深。讨论题的确定主要从三方面来思考:①学生的认知方面。教师要善于寻找从学生的疑点、盲点、模糊点、发散点处巧设问题,让学生形成认知冲突。②学生的情感方面。巧设的问题既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要创设积极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在富有情趣而强烈的气氛中进行课堂讨论。③议题的难易度。要以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识水平为主要依据来把握好议题的难易度。提出的问题要略高于全班的中等平均水平,难度太高会造成“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尴尬局面;难度太低,会造成课堂教学的虚假繁荣,学生不进行深层次思考,使讨论没有价值。
  2.教师要精心组织和引导课堂讨论,不要放任自流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控制课堂气氛的能力。①合理组建学习小组,创设良好探究氛围。讨论时,可以相邻两排座位为准分成四人或六人一组,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知识水平、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自觉性、自控能力的个性差异来均衡分组,小组成员进行明确分工。教师要给学生积极营造一个民主、和谐、轻松、愉快的环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主动参与,积极交流。②合理安排讨论时间,灵活把握讨论动向。讨论时间过长会使课堂松散,过短会使讨论流于形式无法深入,讨论时间的长短,教师应视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教师既要放手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又要及时给予引导、启发、点拨,保证讨论话题始终绕着主题,使讨论有个结果,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综合整理,得出结论,形成共识。
  3.教师要在讨论结束时,及时对讨论过程和结果进行真实评价
  教师对讨论过程的评价,应以正面激励为主,只要学生有较好的参与兴趣,积极思维,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强烈的探究意识,都应给予肯定与表扬,多角度地进行综合评价,要寻之以思,受之以理,归纳总结,让学生更好地把握问题的实质。
  二、必须充分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
  1.学生是课堂讨论的主体,全体学生都应参与讨论
  讨论时,要防止只是胆大、性格外向、学习成绩好的少数学生参与,尤其是好学生经常代表小组发言;要防止性格内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扮演群众演员的角色,一言不发,等着听别人得出的答案。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时,要千方百计地调动起全班学生都行动起来,主动积极参与到讨论活动中,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动手、动口、动脑的思维过程,让每个学生真正成为课堂讨论的主人。
  2.采取多种讨论方式,创造良好的讨论氛围
  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课本的要求,采取多种灵活的讨论方式,避免讨论采取某种固定的方式,使学生乏味,运用争论、质疑、答辩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学生在各种思想的碰撞中,闪现思维的灵性,在相互启迪中,达到对问题的深刻领会,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课堂讨论成功的关键所在。课堂讨论是学生参与教学并实现自我教育的好方法,教师要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不断探索课堂讨论的新形式、新思路,充分发挥课堂讨论的独特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生语文学习是掌握语言、提高交往能力和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而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又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新课改的实施,对语文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转变观念,因势利导,采用多样化式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培养;提高  一、 教师应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1.转变传统观念,形成全新思维  传统观念认为,小学生阅读水平只要达到识字词、流畅读完全文
摘 要:德育能净化学生心灵、健全学生人格、增强学生人格魅力等,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素质教育的重要窗口是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在中职校园内要加强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班主任应该充分发挥其作用,对学生开展思想德育教育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素质,以此来实现中职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班主任  班主任是班级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纽带和桥梁,是教育过程的直接实施者。
摘 要:高一年级学生在人际关系上常感到困惑,合理情绪疗法从不合理信念角度,帮助高中生走出人际困扰,更快适应高中生活。  关键词:高中生;人际关系;合理情绪疗法  一、求助者一般资料  (一)一般情况  小萌(化名),女,15岁,无重大躯体疾病病史,咨询时在读高一年级下半学期,就读重点班。来自农村,高中以前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家中两个弟弟学习的榜样,家中成员无精神病史。她对自己要求平时比较高,性
摘 要:新的计算教学理念提倡算法多样化。理解小数乘法中多样化的算法对小学生来说是一种挑战。研究发现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抽象的演绎推理法比直观的几何模型法更易于接受与理解。教师应引导学生沟通与理解各种算法,真正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小数乘法;运算定律;几何模型;演绎推理  一、前言  计算教学一直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随着时代的变迁,尤其是在计算机的普及之后,计算器的认识
摘 要:当前,在国内外的研讨当中,将后进生归类为在思想品德及学习成绩方面具有严重不足、表现十分不佳的学生。后进生的问题长期影响着辅导员,对于中职后进生的个体来讲,能力无法获得提升,总体素质无法获得培养。对于学校来讲,后进生群体逐渐扩大,严重影响到学校推动素质教育的问题。  关键词:中职;后进生;原因;教育对策  后进生指的是班级里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中某些方面过差,或两方面均较差的学生。后进生作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