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砖混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措施

来源 :科学时代·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m5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多层砖混砌体房屋由于组成的基本材料和连接方式决定了其脆性性质,变形能力小,导致房屋的抗震性能较差。本文从科学布局建筑平面和立面、限值房屋高度和层数、合理布置纵墙和横墙、提高砂浆强度等七个方面探讨了砖混房屋抗震设计措施
  【关键词】砖混结构;抗震设计;构造措施
  砖混结构由于选材方便、施工简单、工期短、造价低等特点,多年来砖混房屋是我国当前建筑中使用最广范的一种建筑形式,其中民用住宅建筑中约占90% 以上。砖混结构多采用粘土砖和混合砂浆砌筑,通过内外砖墙的咬砌达到具有一定整体连接性的目的。在地震设防地区,多层砖混砌体房屋由于组成的基本材料和连接方式决定了其脆性性质,变形能力小,导致房屋的抗震性能较差,因此改善砌体结构延性,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具有极其重要意义。根据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结合自身设计的实践经验,我认为,在多层砖混房屋抗震设计上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科学布局建筑平面和立面
  建筑平面和立面的规整性是整个结构设计中一个十分基础、重要的内容。抗震设计中,建筑平面、立面宜尽可能简洁、规则,结构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相一致。对于结构平面布置不规则的房屋质心与刚度中心往往不容易重合,在地震作用下会产生扭转效应,大大加剧地震的破坏力度,对体型不规则的房屋应注意偏离结构刚心远端墙段的抗震验算。建筑立面应避免头重脚轻,房屋重心尽可能降低,避免采用错落的立面,突出屋面建筑部分的高度不应过高,以免地震时发生鞭梢效应,同时应控制好结构竖向强度和刚度的均匀性。
  建筑设计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即使不可避免时,也应尽量在适当部位设置防震缝,将体型复杂,平面特别不规则的建筑布局分割成几个相对规则的独立单元。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应尽可能兼顾建筑造型,又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将平面布置、立面外观造型设计得较为规整、简洁、美观大方,同时又能有效地提高工程的抗震性能。
  2、房屋的总层数及总高度不应该超限值
  历次震害证明,砌体房屋的层数越多,高度越高,它的地震破坏程度越大,所以控制砖砌体房屋的总高度及总层数对减少地震时带来的震害有很大的作用。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对多层砌体房屋的总高度和总层数有了强制性规定,在设计中房屋总高度及总层数应满足上标的限值,因为楼盖重量占房屋总重的一半左右,房屋总高度相同,多一层楼盖就意味着增加半层楼的侧向地震作用,同时加大对底部的倾覆力矩。在中、强地震作用下,因倾覆力矩过大,使得底部墙体产生过大的压力或剪刀而被破坏,故此减轻自重、减少层数、降低层高是削弱地震影响的有效途径之一。
  3、增强房屋的刚度及整体性
  房屋是纵、横向承重构件和楼盖组成的一个具有空间刚度的结构体系,其抗震能力的强弱取决于结构的空间整体刚度和整体稳定性。刚性楼盖是各抗侧力构件按各自侧移刚度分配地震作用的保证。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及屋盖具有整体性好、水平刚度大的优点,是较理想的抗震构件,不但可消除滑移、散落问题,增加房屋的整体性,增大楼板的刚度,而且对平面上墙体对齐的要求也可予以适当放宽,因作为以剪切变形为主的砌体结构,层间变形是可控制的。较强的楼板及屋盖水平刚度使荷载传递具有良好的条件,平面上,当上下墙体不对齐时,现浇楼板及屋盖能起到一定的传递水平力的作用,同时楼、屋盖现浇增加了楼板对墙体的约束。因此,采现浇楼、屋盖是一种较好的增强楼房结构空间刚度和整体稳定性的方法,在适当的部位增设构造柱,并配置些构造钢筋,也能达到增强结构整体性的作用。另外,设置配筋圈梁可限制散落问题,增强空间刚度,提高结构整体稳定性,从而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
  4、合理布置纵墙和横墙
  多层砖混房屋的主要承重构件是纵、横墙体,在地震中主要由于承重纵、横墙在地震力作用下产生裂缝,严重者会出现倾斜、错动、倒塌等现象,进而使房屋造到破坏,所以合理布置纵、横墙对提高房屋抗震性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多层砖混房屋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纵、横墙的布置宜均匀对称,沿平面内宜对齐,沿竖向应上下连续,同时一轴线上的窗间墙宽度宜均匀。房屋的空间整体刚度和整体稳定性决定着房屋抗震能力的高低,多层砖混房屋一般采用纵墙或横墙承重,由于非承重方向的约束墙体少,间距大,因而房屋该方向刚度较弱,空间刚度和整体性均较差,拉震能力低。在高烈度地区,墙体由于平面外的失稳而先行破坏,进而引起整个房屋倒塌。而在两个方向适当布置纵横、墙混合承重的房屋,由于其限制了纵、横墙的侧向变形,增强了空间刚度和整体性,对承受纵、横两个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及抗弯、抗剪都非常有利。墙体布置时,应尽量采用纵墙贯通的平面布置,当纵墙不能贯通布置时,可在纵横墙交接处采取加强措施,也可在纵、横墙交接处增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并适当加强构造配筋;必要时还可以每隔一定高度放置水平拉结构筋,以加强房屋整体性,防止纵、横墙交接处被拉开。
  5、适当增加墙体面积与合理提高砂浆强度
  历次震害表明,多层砖混房屋的抗震能力与墙体面积大小,及砂浆强度等级高低成正比,提高墙体面积、砂浆强度等级能有效地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是减轻震害的有效途径之一。在6层砖混房屋的抗震验算中,上面几层的地震作用较小,容易满足抗震承载力的要求,而底部一、二层,特别是第一层的地震作用力较大,是薄弱层,往往不容易满足要求。但若改变部分墙体的承载面积或适当提高砂浆的强度等级,如将部分240mm宽的承重墙改为360mm宽的墙,或将砂浆强度等级由M5体高到M10,则在抗震结果中显示满足抗震要求。可见在进行6层砖混房屋的抗震验算时,适当增加底部1~2层墙体面积或提高砂浆强度能有效地提高房屋的整体抗震能力。
  6、有效设置房屋圈梁和构造柱
  多次震害调查表明,圈梁是多层砖房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措施,可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减轻震害。在多层砖混房屋中设置沿楼板标高的水平圈梁,可加强内外墙的连接,增强房屋的整体性。由于圈梁的约束作用使楼盖与纵、横墙构成整体的箱形结构,能有效地约束预制板的散落,使砖墙平面倒塌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以充分发挥各片墙体的抗震能力。圈梁作为边缘构件,对装配式楼、屋盖在水平面内进行约束,可提高楼盖,屋盖的水平刚度,同时能保证楼盖起一整体横隔板的作用。圈梁与构造柱一起对墙体在竖向平面内进行约束,限制墙体裂缝的开展,且不沿伸超出两道圈梁之间的墙体,并减小裂缝与水平面的夹角,保证墙体的整体性和变形能力,提高墙体的抗剪能力。设置圈梁还可以减轻地震时地基不均匀沉陷与地表裂缝对房屋的影响,特别是屋盖和基础顶面处的圈梁,具有提高房屋的竖向刚度和抗御不均匀沉陷的能力。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的设置应符合 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应闭合,遇有洞口应上下搭接,圈梁宜与预制板设在同一标高处或紧靠板底;圈梁的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20mm。多次实验表明,砖墙增设构造柱后能提高砖混房屋的延性,发挥防止砖砌体侧向挤出塌落的约束作用。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能使砌体的抗剪承载力提高10~30%,提高砌体的变形能力,是有效的抗倒塌措施。另外,在多层砖混房屋中合理地设置构造柱,能起到增强房屋整体性的作用,还可以利用其塑性变形和滑移摩擦来消耗地震能量,从而大大提高抗震能力。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的设置部位应符合建筑抗震规范的要求。构造柱最小截面可采取240×180mm,8度超过5层时,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4Ф14,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且在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房屋四角的构造可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构造柱与墙体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Ф6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
  7、结束语
  多层砖混结构房屋可以通过建筑上的合理布局,结构上的构造措施等多种方法来弥补砌体房屋脆性材料在抗震方面的不足,从而满足抗震要求。在抗震设计时体现以预防为主的设计思想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对于建设工程只有在抗震设防、抗震设计和施工质量这三方面都符合要求,才能确保建筑工程具备合理的抗御地震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宋天齐.关于8度区多层砖房最多层数的商榷[J].工程抗震,1998,(1).
  [2]高小旺.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理解与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其他文献
【摘 要】银川市加快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力度,覆盖全体城乡居民的保障体系初步建立,要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不断扩大参保覆盖面,逐步实现全覆盖,逐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使参保群众分享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关键词】基本养老保险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思路  近五年来,银川市加快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力度,覆盖全体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基本实现了
【摘 要】中国与塔吉克斯坦建交20年以来,在中塔两国政府的推动下,中国有40多家企业参与了塔吉克斯坦50个具有地区及国家级意义的联合项目的投资和实施。其中新疆的塔城国际、新疆特变电工等中国新疆一批有实力的企业进入塔吉克斯坦,参与塔吉克斯坦电力、交通、能源现代化方面的开发建设,使中国新疆成为推动中国与塔吉克斯坦经贸等领域关系发展的非常直接、重要和巨大的力量。在2005年至2011年7年间,中国(新疆
【摘 要】安健环管理是企业现代管理的重要内容,各电力企业相继通过了包括OHSAS18000、ISO9000、ISO14000等多个系列的认证标准,随着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在南方电网公司范围的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全面推行,安风体系与EMS、OHSMS等原有体系的有效融合变得非常有必要,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将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与现有正在运行的EMS、OHSMS进行融合,帮助企业切实提高安健环及风险管理水
【摘 要】对于矿山企业来说,全员参与安全管理是保证企业安全生产得以安全、平稳、有序进行的最有效途径,文章以司家营铁矿为例,对其安全管理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合理改进措施,为基建期及生产平稳期的矿山企业提供有效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思路。  【关键词】安全管理;全员参与;管理方法;管理理念  1.概述  河北钢铁集团滦县司家营铁矿有限公司是河北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控股的大型矿山采选联合企业,位于河北省唐山
【摘 要】大体积混凝土广泛应用在的工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了裂缝的产生,这些裂缝对结构的功能和外观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对大体积混凝裂缝的防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防治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防治技术  在一些大型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得到广泛应用,如大型桥梁、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然而在施工养护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极易产生裂缝,
【摘 要】本文先对不规则矿块的加压进行了探讨,得出测定结果与实际岩矿有较大的差别原因分析,另通过对对杜儿坪煤矿抽取一定数量的煤、矸石样品,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对其进行初步的压力实验,通过实验机对煤矸石选择性破碎分选进行初步实验,得到煤、矸选择性破碎压力分布曲线, 再利用其数值分布绘制分布曲线,这样绘制出的两条曲线放置于同一坐标之上,利用图中概率值做出煤矸分选的优化控制,找到一个合理的压力分界值,从而说
【摘 要】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更加注重废气废水的处理。针对石油化工废气成分相对复杂的情况,本文从污染源及其种类入手分析石油化工废气处理的主要方法并总结其在应用中的有益经验和取得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石油化工;废气;处理技术;经验  一、石油废气中的污染源及种类  石油化工
【摘 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基建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建筑可用地也变得越来越紧张,原来很多不适合建筑要求的场地也越来越多地被征用为建筑场地。因此地基处理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地基处理对象和地基处理方法来讨论。  【关键词】地基;处理对象;处理方法  所有支承在地基上的结构物,包括房屋、桥梁堤坝等都由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组成,承担建筑物荷载的地层称为地基,介于上部结构和地基之间的部分,即建筑
【摘 要】热带钢轧制的冷却系统对带钢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层流冷却越来越受到重视。层流冷却自动控制系统采用完全自适应方式,具有响应时间短,控制精度高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层流冷却系统;电动调节阀;电磁流量计;PLC  0.前言  近年来随着产品品种的增多和轧钢工艺的要求,需对整条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提高要求,为了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必须对影响钢品品质的设
【摘 要】GSM移动通信的话务掉话问题给用户造成了诸多不便,在移动通信发展的今天,如何降低话务掉话的发生就成为移动通信网络运营商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主要从GSM移动通信话务掉话产生的原因和对策措施加以阐述,以便降低掉话率和提高移动通信质量。  【关键词】GSM;掉话;原因;对策措施  近年来,移动通信规模得到了不断扩大,网络维护工作的重点已逐渐转移到网络优化方面上来。网络优化中较为突出的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