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政治”提速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hiqing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生问题在“两会”上被提升为“重大政治问题”,对中国未来影响深远
  
  “经济越发展,越要重视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一身西服的温家宝在发言中再次强调中央政府的“民生理念”。
  这已是温家宝作为中国总理第八次将民生作为政府工作报告的“重中之中”,用他的话说,“解决13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把稳物价作为宏观调控首要任务。”“各级政府一定要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3月3日,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政协开幕大会上点出,“民生问题不仅是重要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
  从非典之后的民生反思到“民生也是重大政治问题”,民生问题被一步步推上政治高度的背后,是执政党的政治自觉,社会建设的现实需要以及危机事件倒逼的三方“合力”。
  
  发于“危难”?
  
  2003年,一场突出其来的非典疫情,不仅考验了中国的社会管理能力,也暴露了中国民生领域里的年久积弊。
  “所谓‘民生财政’,可以说从2003年起日渐明显。”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2003年非典疫情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财政支出结构的问题。
  这一年,正是温家宝执政的中央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非典之后的反思,促使公共财政增加了对社会事业的投入规模。
  2004年3月5日,温家宝第一次以国务院总理的身份向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就说,“非典疫情蔓延,集中暴露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政府工作的着力点和财政投入将开始倾向于解决民生问题,倾向于推动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上来。”
  他在报告中说,中央财政2003年全年用于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体育事业的支出达到855亿,比上年增长12.4%。
  “增加的不仅仅有中央财政,还有各级政府对于民生问题的认识。”在刘尚希看来,正是非典之后,中央和各级政府都大幅增加民生投入,此后公共财政也主要用于新农村建设、教育、科技、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
  据《2005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显示,2004年全国卫生总费用达7590.3亿元,比2003年增加1006.2亿元(未扣除物价因素影响)。
  到2005年,中央财政用于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的支出首次突破千亿元。2006年3月5日,中国政府宣布,在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不仅每年减轻农民负担约1250亿元,取而代之的是,每年对农业进行多种补贴。
  此后,民生问题一直占据了中国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并且在认识上不断得到强调。
  
  “五有”愿景
  
  2007年,十七大报告将民生描绘成“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五有”愿景。
  “胡锦涛穿着蓝西装系着红领带,在两个半小时的演讲中强调了‘科学发展观’,呼吁确保中国高速的经济发展惠及更多人。”美国《华盛顿邮报》2007年的这段报道,代表了当年西方媒体对中共十七大的“精确观察”。
  数以百计的海外媒体从胡锦涛的报告中解读出这样一个信息:中共十七大主打“民生牌”,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将加速解决人民的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化解社会矛盾。
  一个标志性的细节是,中共十七大报告首次安排了社会建设的部分,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布局由“三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提升为“四位一体”,即“四个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
  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民生保障开始出现在执政党的政治蓝图里。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专章论述中,中央在首次将民生描绘成一幅“五有”愿景的同时,明确指出了发展教育、扩大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社保、医疗改革、完善社会管理等实现路径。
  细心的研究者发现,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GDP总量比2000年翻两番”;而十七大更进一步提出,到2020年“人均GDP要比2000年翻两番”。
  从“经济总量”转为“人均指标”,民生意味渐浓。分析人士评价,十七大报告对民生问题的阐释及政策安排,其实是明确了党中央的民生政治的执政方向与理念,描绘了实现民生政治的路线图。
  
  民生提速
  
  大事件催生民生改革的事例不仅发生在2003年,同样的情景在5年后再次出现,不同的是,这一次危机倒逼之下,中国民生改革开始走上“快车道”。
  风起于青萍之末。2008年6月,此时的中国,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刚刚一个月,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筹办工作正进入最紧张的阶段。
  此时的世界,美国次贷危机正在不断加剧,巨大的阴影正在世界的另一端聚集……
  进入9月,国际经济形势急转直下。
  9月15日,有着158年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金融危机集中爆发并迅速向全球蔓延,世界经济陷入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衰退。
  起始于太平洋对岸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中国经济面临一浪高过一浪的巨大冲击,中国经济增长下滑态势越来越明显。外贸出口增速大幅回落,月度统计甚至连续出现负增长;订单减少、工厂停产,许多工人失去工作,大批农民工不得不提前返乡。
  为应对金融危机,当年11月6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实施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10项措施,大规模增加政府投资,带动实施总额达4万亿元人民币的两年投资计划,在稳定外需的同时大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
  扩大内需,投资固然重要,还得让老百姓手里有钱。当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这一政策方向指引之下,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大规模结构性减税,科技、民生领域投入不断加大,重大工程相继开工
其他文献
在第十二届北京论坛的与会经济学家眼里,中国要在短期内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非易事。  年底将至,正逢会议扎堆时。最近关于经济下滑,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成为各种会议论坛的议题之一。  11月6日~8日,第十二届北京论坛上,“中等收入陷阱”话题成为各国学者讨论的焦点。北京论坛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总主题,来自数十个国家的学者、政界商界精英600余人汇聚一堂,探讨不同文明在和平环境中的交汇以及
大蒜是一种神奇而古老的药食两用珍品,常被称作“健康保护神”。大蒜含有400多种有益身体健康的物质,主要营养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以及粗纤维、钙、磷、铁和微量元素锌、铜、镁、钴、硒等,而且含有大蒜素、蒜辣素等。长期坚持食用大蒜,有八大防治疾病的功效。  抗菌消炎 大蒜一般约含2%大蒜素。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大蒜素是一种植物性广谱抗菌药,对痢疾杆菌、大
不管是无奈选择还是心头之好,租赁已经成为中国年轻人的普遍生活方式。在满足基本生存发展需要之后,他们通过租赁来实践自己的梦想,拓展着自己的生活    一位年轻的上海私企老板,正在憧憬着他的清明之旅。先行至中国的美丽乡村婺源,转而欣赏皖南村落的黑瓦白墙、江城武汉的樱花缤纷,最后回到家乡南京尽孝祭祖。和往年一样,他会租一台吉普,完成这一悠游计划。  一位毕业四年的北京女大学生,合租房子时租电视,旅行时租
近日,脈脉发布《职场人别慌——中国职场生存压力详解2018》报告。
位于与缅甸相邻的泰国北部清迈,据传是邓丽君经典名曲“小城故事”所唱的城市,是泰国第二大城市,但并无旅游热点曼谷和普吉的喧嚣,依然古朴而安详。  泰国现任女总理英拉就出生并成长在这座被称为“泰国玫瑰”的城市。10月12日,英拉回到了家乡。这次她是为了陪伴一位重要的客人一起重游故里。  李克强此访泰国约两天的行程中,有近一半的时间在清迈。几乎全程陪同李克强在泰行程的英拉,在自己的家乡,用当地别具特色的
一篇题为《网络上一天到晚骂爹骂娘骂政府的都是些什么人呢》的网文说,“据本人长时间的观察,一天到晚骂爹骂娘骂政府的人,除了白皮猪、倭狒猴等外来杂种外,国内主要是这么一群人:JY、轮子、运运和一群社会最底层的穷鬼……”指责人家骂不对,自己却开口就骂,且用混名、绰号、脏字油里油气地“笑骂”,这在网上时常可以看见。  在中国,“笑骂”似乎并没有贬义。笑骂的人自以为有说笑的本事,所以觉得挺能耐,挺“幽默”。
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实现了历史性的握手。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虽然没有出现在镜头之内,但是马英九仍然在脸书上表示感谢。  李显龙则以英文回复,“新加坡很高兴扮演了适当的角色,提供了会面场地,就像1993年的汪辜会谈一样。”这样的回复非常具有新加坡式的风格,有存在感,但含蓄、适度。重要时刻的华丽动作  严格来说,新加坡与大陆的关系、新加坡与台湾的关系,以及新加坡与两岸的关
东边日出西边雨。延绵十余年的火爆楼市,终于进入了分化时代。  一方面,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房价坚挺依旧,地王频出;另一方面,二三线城市的楼市供过于求,地产风险渐行渐近。  人口的流动,是造成这一分化格局的主因。据统计,仅北京一地,每年涌入的新增常住人口多达60万。供地未见明显提升,需求却不断扩容,集聚效应使得房价居高不下。反观三线城市,由于有质量的就业机会匮乏,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短缺,人口不断
“抱歉,能不能不要举起手机”“谁会日语,跟前面的日本人说下,让他们把架高的机器降一点”。2015年11月7日下午,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会见大厅,“新闻战”在媒体区提前打响,能容纳500人的地方挤得满满当当,秩序一度稍显混乱,主辦方人士也不得不出面协调。  媒体区架起的一排摄像机的对面,是会见大厅的前方中央。没有任何字样标识的巨幅黄色背景墙下,摆放了一排由棕榈树和兰花组成的植物景观。《中国新闻周刊》
作为《绿野仙踪》的“脑残粉”,导演山姆·雷米明言《魔境仙踪》就是“写给《绿野仙踪》的一封情书”。剧情故事也是以“前传”的方式直接建构在《绿野仙踪》的基础之上,足见两片勾连之紧密——所以,要看“懂”《魔境仙踪》,还得从《绿野仙踪》谈起。  《绿野仙踪》最早是美国作家弗兰克·鲍姆1900年出版的童话,讲一个堪萨斯小女孩桃乐丝被龙卷风卷到“奥兹国”以后与一头狮子、一个稻草人和一个铁皮人的历险故事,童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