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也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素质教育的提高和环境问题的恶化,化学教育中的环境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绿色化学是为适应环境保护的需要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化学理念,是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化学,已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并大力提倡。绿色化学是化学健康发展的主要方向,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树立牢固的绿色化学观,使学生成为本世纪既有环境意识和环保技能的高素质新型人才。面对绿色化学新理念、新要求,我们全体化学教育工作者如何结合当前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把绿色化学教育思想贯穿于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 高中化学 绿色环保 实验理念 培养
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而这些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化学实验。作为建立在以实验基础上的化学学科教育,化学实验教学占据了整个化学教学工作的重要位置。然而,大部分的化学实验都带有一定的污染性,可以说,每一个实验室都是一个污染源,而全国大大小小的实验室所造成的污染是非常可观的。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改变传统的实验格局,培养学生的绿色环保实验理念,不仅有利于减少化学实验所导致的污染,同时,通过改进的化学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可以说是一个一举多得的良举。
一、以课堂教学为阵地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首先,在高中化学教材中,有许多的知识与环境保护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环境的污染、酸雨的侵害、光化学烟雾的危害、重金属污染等。教师可以将这些知识与生产生活的实际联系起来,以此为契机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走绿色化学之路的迫切性与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环保的积极性。其次,结合绿色化工的原理,通过正反对比的结论,使学生领会“绿色化学理念”的重要意义。化学教师应该是“绿色化学理念”教育的引领者与播种者,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可以选取某个目标物质在化工生产中所发挥的某种作用,作为实施“绿色化学理念”渗透的结合点,通过实用替代物质,来做出比较,用此结论来证明绿色工艺所具有的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以课外实践为平台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化学来源于生活,与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融入到实际生活中来,以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使他们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多种问题。因此,以课外活动实践为平台,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是值得我们认真实践的。在专题活动中,我们可以邀请环境保护、化学教育等相关的专业人士到学校开展绿色化学的知识座谈和讲座,利用多媒体进行绿色化学的科普宣传,运用绿色化学知识大赛、绿色化学知识有奖竞答等,加深学生对绿色化学的认识,也可以组织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对生活中的污染问题进行调查。比如,随着工厂的不断创建,“三废”的排放量也日益增加;随着家庭轿车等数量的急剧增多,对大气污染也愈加严重。因此,在我们的周围形成了一团团厚重的雾霾,影响了人们的健康,也导致惨重的交通事故等。如何来改变这一现状呢?学生在经过自己的分析和研究后一致认为,首先要减少污染源,实行尾气的达标排放;其次要大量植树造林,充分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改善大气质量。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课堂学习的化学知识得到了运用与深化,激发了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绿色化学理念”也得到了很好的渗透。
三、适当开展多媒体模拟实验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普及,以该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工具开始越来越频繁地走进化学课堂。通过多媒体工具,可以改变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其中就包括实验教学。在化学实验中,有相当一部分实验不但造成的污染大,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很多原本应当做的实验,由于课堂环境下不具备条件,从而只能用讲实验的方式来替代。很明显,通过讲实验的方式当然无法起到真实的实验教学的效果。而有了多媒体工具以后,一些不具备实验条件的化学实验就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模拟实验。教师可以从网络上下载一些视频,把他们同Flash动画结合起来,这样,通过计算机技术,就可以给学生模拟出整个实验过程,使得学生通过多媒体工具来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规律、了解实验原理。这样一种依赖多媒体工具的模拟实验不但是一种零污染的绿色实验,同时,这种模拟实验相较于传统实验还有很多自身的优势。这样,相对于传统化学实验,模拟实验有利于学生观察实验过程,又实现对环境的保护。虽然模拟实验有很多的优点,但是,我们也不能用模拟实验完全取代传统的实验,毕竟,很多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在亲自动手的传统实验中才能够获得。
总之,在化学实验中树立环保理念,推动实验的绿色化,不但是化学教学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也是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因此,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在实验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绿色环保理念。绿色化学是未来化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们人类生存、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保证,而高中教育是围绕全民族素质提高进行的教育,使学生了解绿色化学的理念,培养学生树立防治污染、创造美好明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我们化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对于中华民族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高中化学 绿色环保 实验理念 培养
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而这些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化学实验。作为建立在以实验基础上的化学学科教育,化学实验教学占据了整个化学教学工作的重要位置。然而,大部分的化学实验都带有一定的污染性,可以说,每一个实验室都是一个污染源,而全国大大小小的实验室所造成的污染是非常可观的。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改变传统的实验格局,培养学生的绿色环保实验理念,不仅有利于减少化学实验所导致的污染,同时,通过改进的化学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可以说是一个一举多得的良举。
一、以课堂教学为阵地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首先,在高中化学教材中,有许多的知识与环境保护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环境的污染、酸雨的侵害、光化学烟雾的危害、重金属污染等。教师可以将这些知识与生产生活的实际联系起来,以此为契机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走绿色化学之路的迫切性与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环保的积极性。其次,结合绿色化工的原理,通过正反对比的结论,使学生领会“绿色化学理念”的重要意义。化学教师应该是“绿色化学理念”教育的引领者与播种者,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可以选取某个目标物质在化工生产中所发挥的某种作用,作为实施“绿色化学理念”渗透的结合点,通过实用替代物质,来做出比较,用此结论来证明绿色工艺所具有的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以课外实践为平台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化学来源于生活,与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融入到实际生活中来,以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使他们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多种问题。因此,以课外活动实践为平台,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是值得我们认真实践的。在专题活动中,我们可以邀请环境保护、化学教育等相关的专业人士到学校开展绿色化学的知识座谈和讲座,利用多媒体进行绿色化学的科普宣传,运用绿色化学知识大赛、绿色化学知识有奖竞答等,加深学生对绿色化学的认识,也可以组织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对生活中的污染问题进行调查。比如,随着工厂的不断创建,“三废”的排放量也日益增加;随着家庭轿车等数量的急剧增多,对大气污染也愈加严重。因此,在我们的周围形成了一团团厚重的雾霾,影响了人们的健康,也导致惨重的交通事故等。如何来改变这一现状呢?学生在经过自己的分析和研究后一致认为,首先要减少污染源,实行尾气的达标排放;其次要大量植树造林,充分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改善大气质量。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课堂学习的化学知识得到了运用与深化,激发了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绿色化学理念”也得到了很好的渗透。
三、适当开展多媒体模拟实验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普及,以该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工具开始越来越频繁地走进化学课堂。通过多媒体工具,可以改变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其中就包括实验教学。在化学实验中,有相当一部分实验不但造成的污染大,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很多原本应当做的实验,由于课堂环境下不具备条件,从而只能用讲实验的方式来替代。很明显,通过讲实验的方式当然无法起到真实的实验教学的效果。而有了多媒体工具以后,一些不具备实验条件的化学实验就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模拟实验。教师可以从网络上下载一些视频,把他们同Flash动画结合起来,这样,通过计算机技术,就可以给学生模拟出整个实验过程,使得学生通过多媒体工具来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规律、了解实验原理。这样一种依赖多媒体工具的模拟实验不但是一种零污染的绿色实验,同时,这种模拟实验相较于传统实验还有很多自身的优势。这样,相对于传统化学实验,模拟实验有利于学生观察实验过程,又实现对环境的保护。虽然模拟实验有很多的优点,但是,我们也不能用模拟实验完全取代传统的实验,毕竟,很多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在亲自动手的传统实验中才能够获得。
总之,在化学实验中树立环保理念,推动实验的绿色化,不但是化学教学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也是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因此,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在实验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绿色环保理念。绿色化学是未来化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们人类生存、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保证,而高中教育是围绕全民族素质提高进行的教育,使学生了解绿色化学的理念,培养学生树立防治污染、创造美好明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我们化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对于中华民族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