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r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尼·克拉格绘画与雕塑展
  此次展览不仅能欣赏到托尼·克拉格Tony Cragg大体量雕塑作品,还能看到其大量的绘画作品,有其雕塑作品的草图,以及水彩、石版画等。展品包括50件雕塑作品和127件绘画作品,总计177件。托尼·克拉格早期作品主要以回收废弃物为原料,比如他在上世纪80年代创作的《大教堂》(钢)、《非洲文化传奇》(塑料);后期则多采用传统原料,如木材、青铜及大理石等为媒介,表达人类身体的抽象之美,《禀赋》(青铜)、《木质水晶》(木头)、《伙伴》(玻璃纤维)都是近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此次展览主要展示他近二十年来的艺术创作。
  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第五届北京双年展以“未来与现实”为主题,把未来的精神追求与现实的人文关怀相结合,通过艺术共同构筑一个超越现实、走向未来的异彩纷呈的艺术世界。不仅记录当代人类为了走出现实的困境、创造美好未来而艰辛跋涉的足迹,也寄托着亘古人类永远的梦想,展览涵盖来自世界84个国家的500余件作品,此外,还包括墨西哥艺术、亚美尼亚当代艺术、印度当代艺术和弗朗西斯科·戈雅版画等四个特展。
  重新发电——2012第九届上海双年展
  “重新发电”是本届双年展的主题。这个主题的形成和上海双年展的迁址、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创建息息相关,它天然地对应着对原南市发电厂、世博会“城市未来馆”的改造和重启。“重新发电”并不只是把发电厂搬到远离城市的地方,也不只是简单地关于思想能源的诗性阐发,而是对于我们的生存方式的资源性因素的反思。主题展将由“溯源”、“复兴”、“造化”和“共和”四个板块组成。这四个板块分别关注作为社会动员者的艺术,作为历史的重访者与重写者的艺术,作为能量的变压器与转换者的艺术,以及作为社会组织者的对话和交往的艺术,以此形成一条主题链。
  乌托邦、波普与个人神学——王广义艺术回顾展
  王广义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主义艺术史中最重要的代表性艺术家之一,他的艺术经历凸现了中国当代艺术由启蒙时代到现代先锋主义、后现代主义、消费主义的过程中复杂的悖论性逻辑,但长期以来,对他的批评和研究一直被“政治波普”这类冷战性的批评话语和商业资本解说所误读与限制。“政治、艺术与神学:王广义艺术研究计划”将以“自在之物”这一主题系统展开对王广义艺术中理性与信仰、世俗世界与超验世界、政治与神学内容的历史辩证性质的深度学术研究。它的学术目标是为全球当代艺术理论阐释系统中增添一个汉语批评的案例。
  大型舞剧《孔雀》
  舞剧《孔雀》汇集了杨丽萍四十年舞蹈艺术的精粹和一代舞神传奇艺术生涯的提炼汇结。舞剧的故事围绕生命和爱这两个永恒的主题展开,用舞台形式演绎人类共同的情怀,向观众传递着艺术家个人成长过程中对艺术和生命的思考和感悟。剧中的“孔雀”,是乌,也是人,是有情世界的芸芸众生。孔雀早已成为杨丽萍的舞台化身,早在1979年她就跳过舞剧《孔雀公主》,如果说当年的《孔雀公主》更多地是在演绎古老神话,而如今的《孔雀》则更像一个现代人的寓言;如果说以前的《雀之灵》,以及在今年春晚轰动一时的《雀之恋》只是作为单个舞蹈作品展示了极致的美,那么《孔雀》作为叙事完整的舞剧所表达的则是生命的哲学,直抵人类共通的灵魂家园。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