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奇金淋巴瘤免疫逃逸机制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来源 :中华肿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431294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霍奇金淋巴瘤(HL)是一种病理类型独特的恶性肿瘤,HL组织中里德-斯特恩伯格(HRS)细胞数量少,HRS细胞散在分布于炎症细胞丰富的微环境中,广泛但无效的炎性细胞浸润表明HRS细胞已发展出逃避免疫监视的机制,同时依靠微环境信号存活和生长。了解HL的免疫逃逸机制对理解肿瘤进展、寻找预后标志物及研发新药尤为重要。HL实现免疫逃逸的机制包括下调HRS细胞表面人类白细胞抗原的表达,影响T细胞第一活化信号;负性协同信号抑制T细胞活化;HRS细胞通过上调表面分子的表达抵抗凋亡或杀伤;HRS细胞通过对微环境调控形成免疫抑制网络。HRS细胞和微环境免疫逃逸相关的分子标志物及外周血细胞因子可辅助判断患者预后。免疫逃逸机制为新药开发提供了新的靶点。新药开发策略包括针对HRS细胞本身的药物和针对微环境的药物。

其他文献
自体肋软骨因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和组织相容性,是目前耳廓再造术的最佳材料,但采集肋软骨会对供区产生损伤。通过检索相关文献资料,现就自体肋软骨耳再造的供区并发症进行综述,内容主要包括胸廓畸形、气胸、胸壁瘢痕和术区疼痛,并总结其预防和治疗手段,希望为自体肋软骨耳再造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肿瘤规范化诊疗和抗肿瘤药物的合理使用是医药领域和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医疗质量控制的难点。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行)》,笔者联合相关专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德尔菲法及多轮专家研讨,对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工作中广泛关注的问题提出推荐建议,形成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指导路线和管理要点的专家共识,为医疗机构做好抗肿瘤药物的分级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目的分析孕产妇和新生儿梅毒抗体分布的现状以及探讨如何通过设置检测灰区优化现有的孕产妇和新生儿梅毒筛查流程。方法对2015至2018年就诊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的119 531例孕产妇和21 275例新生儿的血清标本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TPAb)的初筛结果及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诊断试验(RPR)的复检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数据分析采用χ²检验、Fis
填充剂致脱发(FIA)是一种于2013年首次报道的较为罕见的注射相关并发症,该并发症将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区域性脱发,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该文通过回顾既往文献,就FIA的临床表现、致病原因、病理结果、治疗方法、病程进展进行深入分析,以帮助广大医疗美容从业者更好地了解FIA。同时结合颞部解剖学特点对颞部注射层次进行简单阐述,以助尽可能规避相关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