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学生育成新时期的孔乙己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epwq0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是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文学大师,为中国现代文学的艺术殿堂塑造了一批典型的人物形象。在中学语文课本《孔乙己》一文中,鲁迅成功塑造了科举制度下知识分子的形象,深刻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和病态社会的冷酷。教学之余,反思社会,今天我们的社会也塑造了各种各样的孔乙己,其中一种,就是把学生育成了孔乙己。这样的例子很多,举一个最新的版本:王远。
  王远何许人也?9月7日《广州日报》报道说,王远本是一个读书“料子”,湖北阳新县昔日的高考状元,因差两分未能进清华,被中南工业大学录取,当他发现在班里自己的高考分数最高,而且比同学普遍高出70分左右后,大约是越想越不甘心,读到大二竟放弃学业,现在以捡垃圾为生。
  我本不该在王远的伤口上再撒盐巴,一个高考状元“沦落”为“破烂王”已经够可怜的了,再拿人家来说三道四很不仁道。不过,我并不是要拿王远寻开心,我只是拿王远来做个例子,说出我对把学生育成孔乙己的一些看法。
  王远显然要比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强得多,考了“状元”,上了大学。孔乙己只是“读过书”,“写得一笔好字”,没有捞到“半个秀才”。但是我丝毫没有觉得王远跟孔乙己有多大的区别,或者说就是现代的孔乙己。
  两者最大的相同之处,就是以读书人自居,血管里携带着旧读书人的病菌,有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潜意识,放不下读书人的面子。孔乙己虽然穷困潦倒,却死活要“穿长衫”,“长衫”就是他的面子。王远捡垃圾有两个时间,别人还没起床上班和晚上十点以后,而且装破烂还用一个文件袋(就是那种文化人开会时常拎的挺体面的那种),免得熟人看见,怀疑他在捡破烂。这个文件袋跟孔乙己身上的“长衫”具有同样的功效——撑面子。
  但这毕竟是一个自欺欺人的假面子,谁都看得到他们的里子——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是无业游民,只能靠抄书、捡垃圾糊口。可是对于孔乙己和王远们来说,这是必要的,失去了这个东西,他们恐怕就彻底垮下去了。
  小小年纪的王远们竟成了老朽不堪的孔乙己,真是让人悲从中来!照说,读书只会让人变得更聪明,而不是变得更愚笨,越读越傻的读法,只能读出个孔乙己。
  王远们为什么会越读越“傻”呢?这是一个太过复杂的问题,有待考究。我只能说,是因为他们“走不进去”,又“走不出来”,就站在那个尴尬的地方,构成一幅荒谬的风景,演绎成一个悲剧的角色。
  “走不进去”,就难以像那些极具应试能力的读书匠那样,一个猛子扎进去,经过一番机械化的加工后,合格地出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王远弃学本身说明他“走不进去”)。“走不出来”,是指他们想要,或迫不得已地要依附于读书考试,觉得这是唯一的希望,唯一的寄托,唯一的途径,是人生努力的唯一方向。离开了它,自己的人生就“迷失了方向”,自己的价值得不到很好的评价。所以虽然“走不出来”,但还是极度迷恋着它,无法走出来。
  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也是这样的:孔乙己是清末一个下层知识分子,他热衷功名,一心向上爬,在八股文中耗尽了自己的年华,落到即将求乞的境地。他不肯脱下那件象征读书人身份的、又脏又破的长衫,说起话来满口之乎者也,时刻不忘显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读书人。只有当人们触及他灵魂深处的伤疤——“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他才立刻颓唐不安。在长期的封建教育思想的毒害下,他鄙视体力劳动,养成好喝懒做的恶习。他以“君子固穷”安慰自己,却免不了偶尔做些偷窃的事,最后落到被打折腿的惨境。在《孔乙己》这篇小说中,作者将孔乙己的容貌、服饰、姿态、语言、行动诸方面交织在一起,使这个被科举制度欺骗愚弄了一辈子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富有立体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功名不就,却自命清高;四体不勤,却好吃懒做;贫困潦倒,却死爱面子;受尽摧残,却麻木不仁。在风烛残年之际,这个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封建思想毒害的孔乙己爬着离开了人世。他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是为“走不进去”,可是又留恋“读书人”、“君子”、“治国平天下”……走不出城墙一样坚固的一整套价值体系,是为“走不出来”,变成了一个不在里面,也不在外面的“零余者”,即我们现在常说的“多余的人”。这一切都是封建教育制度和教育者“育”成的。
  在现实面前,“走不进去”,使他们地位失落,“走不出来”,又让他们人格变形,失落与变形的读书人,只好“站着喝酒而穿长衫”,这就是孔乙己与王远们最真实的写照。王远弃学后三年闭门不出,继续翻阅高中时的学习资料,就如孔乙己跑到酒店去喝酒,是逃避也是自慰,映照出悲剧的深度。然而,这又是什么造成的呢?就像孔乙己绝不只是孔乙己一手造成的一样,王远们也绝不只是王远们自己造成的。一个本来好好的孩子读书读成这个样子,是社会的悲哀。因为社会是人的生存环境,正如孕育人的“子宫”,教养孩子的“家庭”,病态的社会,造就病态的人。
  当然,对于个人,我只想说一句,在读书时,一定要“留个醒”,不要读着读着,自己的灵魂就被掏空了。灵魂尚在,一切皆有希望。而对于担当培养人才,造就国家栋梁的各级教师,也希望大家以大局为重,站在民族振兴、国家发展的高度上,实施素质教育,为社会培育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而奋斗。而对于社会,也希望全面改革我们的教育制度,改变择才观念,摈弃唯分数论,为各种人才的孕育创造更好的条件。
  (责编 雷 艳)
其他文献
宇宙植树节活动拉开帷幕了。江小川所在的调查局的四个班组要在河岸、路边、公园、山坡这四个地点,分别种植桃树、杨树、杏树、松树这四种树。已知他们的安排如下:  ①一班种桃树;  ②二班的植树地点在公园;  ③四班的种植品种不是杨树;  ④山坡上种松树或杨树;  ⑤楊树不种在河岸,也不种在公园;  ⑥路边种的是杏树。  你能推理出这四个班组分别要在哪里种什么树吗?  由线索①和线索②可知,一班种____
小军、小丽和小明三人去逛庙会,他们在一个烧烤摊上每人买了5串烧烤。其中有5串烤羊肉、4串烤玉米、3串烤鸡翅、2串烤牛肉和1串烤鱼,而且他们每个人都吃了至少两种烧烤。  已知:  ①三人都买了烤羊肉;  ②只有小丽买了烤牛肉,而且她买的烤羊肉最多;  ③有两人买了同样数量的烤玉米;  ④买烤鱼的人只买了1串烤鸡翅;  ⑤小军没有买烤鱼。  你能推理出他们三人各买了哪些烧烤吗?  根据线索②可知,__
传说在一处世外桃源,有一位旷世奇才,他不仅懂得治理国家,而且精通军法谋略,据说还能掐会算,通晓天文地理。他厌倦了各国之间的阴谋和争斗,于是不去做官,隐居在清溪旁的山谷里。许多青年才俊都跑来要拜他为师,不过他挑选弟子的标准十分严格,只有天资聪慧、性格纯良的人才能通过考验,成为他的学生。  一日,幽静的山谷中来了两位年轻人:其中一位身材修长,面部棱角分明,叫孙生;另一位身材略矮,脸上圆润丰满,叫庞生。
一、要点聚焦    [重点、难点、考点]  议论文阅读能力常见的考查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感知文章观点;②评价、补充论据;③辨析议论的语言;④论证方法及其作用;⑤议论文的结构分析;⑥联系生活,发表见解。    [误区警示]  在解答议论文阅读类试题时,考生常见的错误有以下几种:  1.不能完整地概括文章的观点,也就是观点的表述不够全面,没有一定的针对性。特别是分论点的分析概括不够全面。如200
不要只根据事物的来源去判断事物的好坏。  阿基里斯问三月兔:“你为什么总戴着帽子?”三月兔得意地回答道:“这是我们部落的传统。”阿基里斯向三月兔推荐自己的墨镜,说:“我这有个墨镜,你戴上肯定特别帅,试试吧。”三月兔连忙摆手拒绝道:“我才不要你的墨镜呢。”  戴帽子是我们部落的传统。所以我肯定要戴帽子,我还要在森林里推广戴帽子,让所有人都戴帽子。  戴帽子是你们部落的传统,就该让所有人都戴帽子吗?墨
春秋时期,秦穆公派秦国大将孟明视率大军偷袭郑国。秦国派出精锐队伍千里奔袭,悄悄接近了郑国,郑国却一无所知。  郑国有个商人叫弦高,是个牛贩子,正赶着一群牛去做生意。他在路上无意间看到了秦国的军队,心想:咦,为什么会有秦国的人马出现在我国边界呢?最近并未听闻两国要交战啊!  弦高再仔细一想,大惊失色:“不好,秦国一定是要偷袭我们郑国!”  于是弦高慌忙叫来随从:“快!你快赶回郑国报信!”  随从也紧
肖肖、薇薇、妮妮、玥玥、涛涛五人各买来一本新书。他们约定读完后互相交换,进行一个五人的图书漂流。  经过数次交换后,他们五人每人都读完了这五本书。现已知:  (1)肖肖最后读的书是薇薇读的第二本;  (2)妮妮最后读的书是薇薇读的第四本;  (3)妮妮读的第二本书是肖肖读的第一本;  (4)玥玥最后读的书是妮妮读的第三本;  (5)薇薇读的第四本书是涛涛读的第三本;  (6)玥玥读的第三本书是妮妮
听说小黄鸭搬进了奇妙泡泡屋。奇怪 ,别人一碰泡泡屋,泡泡屋就破了,小黃鸭是怎么搬进泡泡屋的呢?我们一起来动手试试吧!  实验步骤  首先,拿出水盆,往水盆中倒入清水,再倒入洗洁精或洗衣液。然后,请使出你的“洪荒之力”——把它们搅拌均匀,直到看到水里出现小泡泡为止哟!这样,我们的泡泡水就做好了!  双手浸入水盆中,像洗手一样,让双手裹满泡泡水。  此时,你需要先做一个小实验,看看泡泡水是否已经调制成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五月是个美好的季节,作为旅游爱好者的小雨当然不会辜负这好时光,背起行囊,出门去看大好河山了。  当小雨带着旅途的疲惫到达酒店时,办理入住手续的柜台已排满了人。突然,一伙人在前台吵了起来。小雨打听后才知道,原来四位外国游客都订了酒店第33层的房间,但是前台负责登记的人犯迷糊,把房间弄混了,现在只能让他们重新选择自己喜欢的房间,因为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无法正常交流,
你还在为“炸厨房”而苦恼吗?那就快来看看本期特别策划——美食的奥秘,一起来探秘姜撞奶和炒酸奶制作背后的奥秘吧!  广州特色小吃姜撞奶想必很多人都很熟悉,可能不少小伙伴还有过制作失败的经历。这道看起来简单,实际操作却时常遇到“滑铁卢”的美食隐藏着什么奥秘呢?跟我一起来动手做一做就知道啦!  姜、全脂牛奶、水、白糖、榨汁机或刨刀、纱布、碗、锅、食品温度计  1.制作姜撞奶,首先当然要有姜!我们要先把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