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医学研究生的核心竞争力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p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让核心竞争力逐渐成为人才竞争的一大优势,本文阐述了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构建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以就业作为核心竞争力构建的导向,提出医学研究生核心竞争力的构建策略,以期促进医学研究生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发展,帮助其顺利就业。
  关键词:就业;医学研究生;核心竞争力
  一、前言
  高等教育的普及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发展,但同时也使得大学生、甚至研究生都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高校培养的人才数量不断增多,社会上逐渐呈现出饱和的状态,提高核心竞争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医学类研究生的培养也是如此。本文将在就业为导向的基础上针对构建医学类研究生核心竞争力的问题展开讨论。
  二、构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
  核心竞争力也可称为战略能力、核心能力,是一种就业能力,这种能力作为就业的优势资源,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得,通常是他人所不具有的能力,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和就业产生影响。研究生的学历比起本科生来说更高,能力也相对较强,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本科生通过努力获得了继续深造的机会,这使得我国的研究生数量不断增多,研究生之间的竞争也日渐激烈。为了在结束学业后得到一份好工作,获得自身在职场上的发展,研究生必须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
  医学专业具有其他专业所不具备的特殊性,其毕业生多半会在完成学业后进入医疗单位工作,或选择其他相关的工作。但是正如前文所说,当前社会上的人才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具备专业医学知识的人不在少数,在知识结构相同、水平相当的情况下,医学专业的研究生必须构建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有可能凭借有别于他人的实力赢得竞争。
  三、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医学研究生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构建医学类研究生的核心竞争力应该从多个方面入手,一方面需要对其个体的优势进行构建,另一方面则应当构建整个专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样,学生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构建、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个人核心竞争力构建方面,应做到两点。首先,注重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医学相对其它职业而言具有特殊性,作为一名医生不单要具备专业专业知识和临床能力,同时还需要具备与同患者及患者家属沟通交流的能力。但是目前许多研究生都缺乏与患者沟通的能力,这种现象在实习期间就有所表现。研究生培养是学生逐渐向社会化转变的一个重要阶段,大学时期是学生社会化的初期,研究生阶段作为这一变化的继续,可以让学生向适应职业需求的独立的社会人发展,因此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要使医学类研究生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有效提高,学校需要在保证学生掌握临床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对他们沟通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辅导员的建设工作也是培养研究生沟通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研究生有别于大学生,他们的思想观念相对来说更为成熟,知识能力也在学习后大大提高,沟通能力也比一般的本科生较强。传统的大学辅导员辅导沟通模式已不适用于他们,所以必须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沟通建设工作。辅导员的思想观点要和研究生的思想一致甚至高于研究生,这样才能更好的与研究生进行沟通,并逐步培养研究生的沟通能力。辅导员作为一个影响和培养研究生沟通能力的外因,所以要把负责思想政治工作的辅导员作为建设队伍的重点之一,督促这些辅导员进行学习,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和提高培养研究生沟通能力的水平。
  建立健全沟通技能培训体系也是一个培养研究生沟通能力的途径。学校可以安排主讲教员或者教授对研究生进行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全程指导,目的是在教学中促进研究生和导师的沟通。此外,还可以安排其它博士生与研究生对一个主题进行探讨和交流,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语言的作用,达到对研究生沟通能力的实际训练和培养。
  为了更好的增强研究生与指导者的直接交流和学习效率。导师可以组织本科生和研究生一起进行学习和讨论,并设计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当堂意见交流和实践结果的讨论与分析两部分内容。这样做的目的是训练和提高研究生和本科生之间的不同的沟通技巧,同时两者都可以得到更多的练习和掌握更多更好的沟通技能。研究生和本科生交流结果后得出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报告还可以通过与导师的反复审阅及讨论得到进一步的反馈,研究生向导师表达自己对课题的研究,在这表达的过程中,学会沟通,克服沟通交流的障碍,从而间接对研究生的沟通能力进行了更具体性的培养。
  导师的鼓励也是培养和提高研究生沟通能力的一种方法。导师在教育和培养研究生学习中,要对他们表示关心,表示肯定,鼓励他们突破自己,独立完成相关的任务。当研究生在努力学习沟通的技能的时候,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和挫折,但是。在他们坚持的同时更需要旁人的鼓励,导师的鼓励在这里面就作为一个研究生学习和提升沟通能力的动力。
  加强综合能力培训,开拓研究生的视野。临床能力训练是培养研究生沟通能力的核心。在引导研究生在各个科室和岗位转换的过程中,让他们掌握与不同病情的患者进行沟通的技巧和学习,并且有意识的提出自己对患者病情的分析和看法,与患者进行病情上的沟通。学会关心患者,乐于同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最终使研究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改变和提高。
  提倡换位思考,提高医学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更好的达到培养研究生沟通能力的目的。医生与患者两者之间需要沟通,在沟通当中,提倡“换位思考”,这是生命伦理的体现,是尊重患者的体现,更是研究生人文素质的体现。换位思考有利于研究生从病人的角度出发,给予病人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同情,真诚对待患者,赢得患者的信赖与支持,达到患者与研究生更好的交流与沟通的目的,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沟通交流技巧是当前我国医学研究生的必备素养。研究生需要通过多种途径自觉提高沟通交流的知识和能力,建议参加有关于沟通交流的讲座以及培训协会等。具有专业的医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医学研究生生还应掌握心理学、交流学、社会学、为人处事之道等知识。善于利用这些语言的技巧,从这些学习当中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和技巧,使自己得到真正的沟通能力上的全方面的进步与提升。
  四、结语
  总之,对于医学研究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问题,高校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以就业为导向,从实际出发,根据社会的需求和研究生自身的情况,积极做出调整,并培养出更具竞争力的优秀医学人才,构建并提升医学研究生的核心竞争力,以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作者单位:包头医学院研究生学院)
  参考文献:
  [1]顾舒静;姜宇;徐惠红.浅论医学研究生以就业为导向的核心竞争力的构建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3(03):83-84.
  [2]高欣.高等院校在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对策[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03):34-36.
  [3]鲍琳辉;张健;张文娟.医学研究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5(02):144-146.
其他文献
近年来,在属地化管理的总体趋势下,社区党组织规模不断增大,资源也越来越多,如何形成一个好的机制,对社区党建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已经成为加强社区党建的一项重要任务。(一)我
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地位的根本性措施,是改革和完善党对司法工作领导方式 Establishing a just, eff
中共八大是在中共已有七年全国执政实践,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开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情况下召开的。这使得中共八大肩负着重大历史任务: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继续保持党的正确领导,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这些任务也是当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任务。本文仅就中共八大对执政党建设任务的判断与应对措施作一概述。  对于执政党建设的
摘要:近年来,为适应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性经济”的产业结构的转变和调整,国家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行业,提高其在产业布局中的比重,从而促进经济快速、持续的发展。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学生不仅要加强专业技能学习,同时还要积极培养自己的职业操守和道德,从而成为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需要的复合型技术人才。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基本职业素质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职业素养
2018年1月11日,在海南博鳌举办的第十五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CEFCO 2019)上,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权威发布了《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18年)》(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西麦克展览公司2018年组展项目114个,实际展出面积53142平方米,参办展企业3860家,连续第7年排名全国第1位!如下表所示。  据中国贸促会贸易投资促进部部长冯耀祥介绍,《报告》涵盖中国展
期刊
中国核电从这里起步.rn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以下简称:“上海核工院”)诞生于1970年2月8日,是在党中央第一代领导核心的关心下建立起来的.原属中国核工业集团总公司,2007年5
3月26日至31日,上海市社会工作党委与中央党校培训中心在北京中央党校校园内联合举办首期上海“两新”组织高层次人士研修班。参加本次研修班的48名学员,都是上海知名民营企
第20届SIAL China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以下简称“SIAL China中食展”)正式定档2019年5月14~16日。往届的成功经验和深入行业的探究,使SIAL China中食展再一次站上新的巅峰。本届SIAL China中食展将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17个馆满馆之势,迈上全新的征程!  自2000年首次在华成功举办以来,SIAL China中食展屡次刷新行业纪录,谱写新章,更将在201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