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fcyw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门德育教育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关键词: 初中语文 阅读 能力培养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门德育教育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所以作为初语文老师,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加强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
  阅读教学应在教师的引领指导下,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线,以发展语文综合阅读能力为主旨,在整体感悟、理清思路、体验情境、把握意蕴、品味语言、鉴赏评价等具有显性标志的实践环节上,借助各种常用的阅读技能来展开。具体要求是:①美文美读,要在朗读中体验抒情性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②通过略读、速读的技能实践,通读课文,大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提取和筛选信息。③通过精读、默读的技能实践,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学习从多角度深入解读课文,并进行鉴赏性、研究性阅读。同时,要在“三个维度”有效结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创设学习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展开个性化阅读。
  二、教会学生善于读书
  1、与文本对话:如“文章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文中有哪些语言含义深刻? 我是这样理解文章的;我理解的理由有这些”等等;
  2、与作者对话:如“为什么要这样写?写作意图是什么?写作意图是否体现得很清楚?”等等;
  3、与编者对话:如“为什么将这一篇课文组织在这一单元?为什么要涉及这道题?‘研讨与练习’与‘读一读,写一写’有什么区别?编者的意图是什么”等等。
  课堂教学的顺序上,应遵循“先学后讲”的原则。课堂教学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学生带着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对课文的初步理解与自己的感受走向教师,向教师求教,而不应该是教师带着已经准备好的、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走向学生,把结果讲给学生听。
  三、提倡“自主阅读—合作研讨—个性创新”的教学模式
  在阅读教学中,应倡导“自主阅读—合作研讨—个性创新”式学习。这一方式的理念和做法是:学生阅读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是个人独立研读、理解、把握文章的过程。要让学生反复阅读原文,要边读边想,要圈点勾画,并在阅读笔记上写出感受、欣赏、评价之类的内容。研讨要在自读的基础上进行,通过相互交流,质疑启发,深化理解。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起好组织、指导的作用,而且还要适时、适度地参与研讨,不能把学生的思路往既定的框子和结论上“靠”,而要鼓励思维的多向性和结论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创新”是在自读研讨的基础上,各人把文章内容或形式的某方面和自己的某些生活经验、文化内存、思想情感等联系起来思考,通过比较延伸、联想和推测,提炼出某种和“教参”不尽相同的内容,并用简要的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这个环节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还要运用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这一环节作为高层次的目标要求,教学中可视教材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应注意的是:在研讨、创新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引领作用,对学生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阅读体验等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必要时进行科学合理的纠正和引导,决不能无原则地对学生的思路、认识或见解等一概予以肯定或否定。
  四、提高学生阅读中的迁移能力
   迁移,是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已有知识结构的概括水平决定了问题的最初映象,也就是说,概括的知识结构为新的问题的嵌入提供了一个框架,所以,对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不同,其迁移程度也不同;概括水平高者,其迁移过程较压缩,迁移速度就快;相反,概括水平低者,其迁移较迂回,迁移速度也就较慢,这一理论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主要表现为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概括和对生活经验的总结,进而达到独立写作的迁移,不断用原有知识解决新课题的迁移,等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五、注重朗读
  朗读可以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口读耳听,口耳并用,增加了向大脑传输信息的渠道。这不仅使阅读真正活起来,而且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和理解。还可以一边缓缓朗读,一边慢慢思考,将“读”与“思”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加深对读物的理解,对那些优秀篇章、名言佳句,反复诵读,做到“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味”,乃至愈读愈有味,趣味无穷。指导学生诵读优美词句章段,使学生在有意识的积累、感悟理解和运用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当然诵读内容宜参照课标及教材推荐的篇目做出量的规定和质的选择。
  六、广泛开展课外阅读
   广泛开展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7—9年级),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有条件的学校应尽可能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同时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室)、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阅读教学直接关系到各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逐渐领会、理解课文及其他阅读材料的意义,进而去学习写作技能及加深对其他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必要的语文阅读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建构中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结构体系的设想 陈良启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01期
  [2]邓占云;运用比较阅读 培养学生思维品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8期
  [3]张一波;关注语文能力发展的深层制约因素[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张慧芳;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其他文献
由鲁奇炉产出的粗煤气中煤尘含量很大程度的影响后续工段对粗煤气的净化处理与再加工,如何预防粗煤气中煤尘含量增加及煤尘含量增加后应如何采取解决措施,是使用鲁奇炉生产粗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随着油田的不断开发,油井重复措施越来越多,常规措施挖潜手段效果不甚明显,而油井常规酸化后增油的同时含水大幅度上升问题也一直困扰着研究技术人员,面对这一现状,暂堵酸化
当前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rn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史上最难就业季”再创新高,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业能力不足是关键因素.就业能
期刊
摘 要:良好的记忆力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记忆能力的强与弱、好与坏直接决定一个人做事的功效。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做到了这三点则达到了“自能读书”的目的,学生也就能“自学、自求、自悟、自得”;在阅读中受到熏陶,在记忆中得到陶冶,学生吸收的效果也更好。  关键词:记忆能力 兴趣 理解    良好的记忆力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记忆能力的强与弱、好与坏直接决定一个人做事的功效。正
新课程的实施,使语文在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发生很大改变。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培养他们的语感,教师应该有效地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创设各种情景,灵活运用教法。语感培养有着丰富的内容,而朗读则是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要注重朗读指导,提倡、鼓励、引导质疑,创设成功机会,让学生主动求知,
化工行业的安全评价是保障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基于传统的安全评价方法多数依赖于人为主观因素和经验,评价结果往往有失偏颇。如何找到一种更加客观、理性的方法来
关键词:新理念 基础性 应用性 创新性 运动性 能力性    在2010年的中考试题中逐渐加大了对双基和思维能力考查的力度,这对于促进教育理念的更新,推动教学过程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都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一、人文性、和谐性、基础性  例1、至2009年末,杭州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约有3422000人,用科学记数法示应为人。(2010年浙江杭州市)  例2、小丽在清点本班为青海玉树地震灾区的捐款时发
自2007年中央财政启动“本科质量工程”以来,本科教育质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及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逐步进入了大家的视野.伴随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