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eesoft_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阶段,随着新课标的大力推行,教育改革已经成为趋势,对教育工作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关键时期,更应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将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作为教学中重要的科目来开展,不仅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乃至对今后的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将就如何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教育;思想品德;课堂效率
  传统的教育将学生成绩作为一切教学的根本目的,然而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在好奇心强,贪玩的阶段,对学习并没有具体的认识。强制性的教育并不能正确引导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尤其对于思想品德课程的教育,需要创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开展,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一、现阶段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问题所在
  (一)陈旧的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育考核标准仍然以教师的教学成果作为评判标准,限于这种狭隘性,教师仍然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主抓的重要方面,甚至是唯一的方面,完全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忽视对学生基本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基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提高学生分数上面,不仅与思想品德教育相违背,更容易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厌烦等不良情绪,影响了学生兴趣爱好的发展,制约了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教育。
  (二)不合理的课程安排
  长久以来,繁重的课业给小学生增加了极大的学习负担,各科老师为了完成本科目的教育任务,不惜经常占用思想品德课程,甚至在传统的观念中认为思想品德课程的设立毫无意义,完全形同虚设,从根本上就不予以重视。基于此类现象的时常发生,导致课程时间较短,自然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难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三)知识内容空泛
  课本固然是一切教育的根本,但是又不能局限在书本上,教材只能做为教育开展的大前提,从教材出发,将知识进行不断地扩展延伸,才能够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这一结论在小学生的思想教育中体现的更为明显。假设学生的思想教育只停留在课本上,老师照本宣科,如同走过场一样,学生左耳听右耳冒,并不能整整领悟其中的意义。不但学生的学习热情难以调动起来,对知识的学习也难与实践相结合。
  二、思想品德课程课堂效率提升的途径
  (一)从教材中来,到脱离教材
  思想品德教育可谓教育的基础,尤其要从小学阶段入手,培养其善良的品格和行为标准。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还处于比较低下的水平,急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树立积极向上的榜样,引导其正确的是非观,对于教材的讲解也要从课本中来,到脱离课本的过程。单纯的教授知识并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际操作方面来培养学生,例如在教育学生感恩方面,不能只单纯的停留在书本上的教条上,一味的讲父母多么不容易,学生对此并不能切身感受。所谓实践出真知,老师完全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项家庭作业,即给父母做顿饭或者给父母洗一次脚,并对此写一篇感悟,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体会到父母的不容易,父母的含辛茹苦,在今后的生活中懂得孝顺父母、尊重父母。
  (二)激发学生学习与实践的积极性
  小学生对于事物的看法和判断比较单纯,但是他们的表现欲望相对要强,老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特点组织一些相应的活动。例如在向学生灌输珍惜纸张,保护树木的概念上,完全可以组织一次集体植树活动,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任务的派分。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不仅能够体会集体合作的重要性和意义,更能深刻的懂得树木成长的不易,从而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纸张的来之不易,并在今后的學习生活中规范自身的行为。对于学生来说,此类的活动不仅能够调动参与的积极性,更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三)注重集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
  任何的教育都不能千篇一律,要注重个体的差异。由于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一样,学生的行为习惯以及观念都有所差别,对事物的判断标准和看法也不尽相同。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和判断能力,小学生的行为观念并未完全成型,都只是对周边人的模仿。加上小学生的好奇心较强,因此老师在认识到这一点后,可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进行就行知识的传授,既要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又要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对于个性较为活泼的的学生,可以多提供一些上台表演的机会,对于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多展开小组讨论学的模式,以此锻炼这类学生的表达能力,并在交流中相互学习。
  (四)榜样教学
  思想品德教育区别的其他科目,其表现形式相对抽象,是对人情感思想、道德标准的教育,因此需要更加注重引导的作用,老师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了解,以及通过课外活动发现那些对小动物富有爱心、善于帮助他人的学生,将其树立为学生的榜样,鼓励其他同学向这样的学生学习,以这样的同学为标兵典范。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感。
  结束语
  小学生作为一个整体素质相对薄弱的群体,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教育对小学阶段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对学习其他学科的影响。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一切素质教育的大前提和基础。新课标下的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角色,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国民素质。而老师的言传身教更是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不但要增强对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视度,还要不断摸索、总结具体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咸全.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37)
  [2]曾凡静.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J].俪人:教师,2015(5):63-63
  [3]吴素凤.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J].教书育人,2017(4):28-28
其他文献
专项审计调查是现代审计的一个重要手段,开展涉农资金专项审计调查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说非常必要。本文从分析专项审计调查的概念、特征入手,阐述了开展涉农资金专项审计
上海大都市圈的形成和构建,标志着长江三角洲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也标志着城市间以合作为主、竞争升级且立体复杂的新型合作-竞争关系成为主流。文章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城市竞
文章阐述了实施会计委派制的主要形式,总结并肯定了近几年推行会计委派制取得的成效,同时针对会计委派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人力资源是社会生产和企业发展最基本的要素,现代企业管理只有重视和关注人的发展,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实现企业管理的宏伟目标。因此,企业管理要坚持"
以网页设计课程教学为例,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采用分层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探讨分层教学的学生分组、教学目标分层、分层教学、分层考核的各环节具体实施。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的今天,办一流大学,培养一流的人才,应有一流的管理与之互动。向管理要质量,是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者提出的新要求。本文阐述了高等教育现阶段教学管理岗位
【摘 要】我国长久以来都以政治教育为中心,这是因为学习政治学科不仅可以使学生能够学习到马克思主义思想与精神,更能够促进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因此不管是中小学,还是大学,政治是一门必修的学科。初中的学生,都是正值青春期,在这个时期进行政治教育对他们的成长有非常好的帮助。对此,本文通过对初中政治促进学生社会适应力培养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初中政治;学生;社会适应力;培养;策略探讨  在我国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