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改进决策质量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3192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书是世界第一流经济学家的代表作。书中收录了1978年到2007年诺贝尔经济科学奖得主的讲演实录。通过本书能了解这些经济学大师的经验心得,学习他们如何对经济学的发展做出贡献。本文选编自第四版编译后记。
  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三位博弈论专家:约翰·纳希,约翰·哈山宜和莱因哈德·赛尔顿。理性行为是对经济人的基本假设。人在市场上会自求多福。如果他是一名消费者,将在预算约束下追求效用最大化。如果他是一名生产者,将追求利润最大化。理性行为是经济学的一块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博弈论探讨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企业之间,国家之间的策略互动关系,行为的相互作用。这是经济学的另一块基石。
  
  《孙子兵法》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军事家不能一厢情愿,只考虑己方,必须预测彼方作何反应,才能有的放矢,克敌制胜。例如孙膑围魏救赵是算定齐军攻打魏都大梁,远在赵国的魏军必返国救援。俟其远道前来疲于奔命,齐军以逸待劳,可一鼓而歼。古代虽无博弈论这门系统的学问,成功的军事家往往考虑策略互动问题。现在有了博弈论,许多人,许多企业,许多政府开始有意识地将博弈论应用于实际。它已被用于表决问题,垄断问题,寡头垄断问题,军事战术问题,布置兵力问题,导弹作战问题,威慑与冷战问题,市场均衡,产品质量、拍卖、保险、委托代理、公共财货、高等教育等。甚至被成功地用于生物学。在生物学中发现,自然选择和变异的长期过程必然收敛于纳希均衡。以下我们以囚徒两难问题为例介绍纳希均衡的概念。
  A、B两人因偷窃被捕,被怀疑有抢劫行为而证据不足。两人分别关押,分别审讯。检察官告诉他们,若两人都供认抢劫,每人将判徒刑2年。若都不供认,将因偷窃而各判半年。若只有一人供认,他将被判免于受罚而释放,另一个将被判5年徒刑。写成矩阵形式:
  囚犯B
  坦白 隐瞒
  囚犯A 坦白 2.2 0.5隐瞒 5.0 0.5,0.5
  A不知道B是否坦白。他想:如果B坦白而自己不坦白,将被判5年重刑;如果B隐瞒而自己坦白,可被释放;如果B坦白,自己也坦白将被判2年徒刑;如果B隐瞒,自己也隐瞒,将被判半年徒刑。对A而言坦白是优策略,坦白也是B的优策略,这就是纳希均衡。一旦达到纳希均衡,谁也不能从改变策略得到好处。但是就两人的共同利益而言,两人都隐瞒比两人都坦白更加有利。可以看出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的差别。
  用矩阵描述博弈是博弈的正规式,用博弈树描述博弈则为博弈的展开式。
  从1928年冯·诺伊曼发表第一篇博弈论文算起,迄今已70年。它的覆盖面很广,有人比作物理学中的统一场论。由于多少学者的努力,它已经发展为一门博大精深而应用广泛的学问。人们在许多领域中的决策得到博弈论的帮助。有如高明的围棋大师会算,也就是会研究我方的一手会引起对方的什么反应。而初学者往往即兴下子而不考虑对方的反应。不仅下棋,政府领袖若不考虑策略互动问题,亦将铸成大错。二战时东西法西斯主义者显然未深入考虑中国和许多民主国家对侵略者会采取什么对策。
  张维迎先生介绍博弈论的书籍在上海三联书店出版,今后我国有关博弈论的作品将逐渐增多。一批博弈论专家将在我国成长起来。博弈论是一种新的思想方法,即使不完全熟悉它的前沿成果,只要重视这种思想方法,写出一个矩阵来刻画待决策的问题,就能改进决策质量。例如冷战时期的美苏领导人未必学过多少博弈论,他们能组织博弈论专家帮助他们考虑核威慑和核裁军问题。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