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探讨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ke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分析学校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提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应从改进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引进计算机辅助教学,定期开放实验室,改进实验课成绩评定等方面进行改革,为提高学生实验素质和培养新创新型人才创造条件。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实验素质
  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基础,以其丰富的内涵在化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我校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了化学实验教学的几点改革措施,对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校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化学实验内容陈旧,教材老化,而且主要为验证、操作类型的实验,内容较为死板,缺乏创新意识,几乎不涉及当今化学学科最新领域的相关内容,导致学生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做实验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少部分学生认为“化学实验室有难闻的气味、易出事故”。即使是动手操作的学生,也只是机械地按照教材内容不加思考地重复,缺乏创新性和主动性。
  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往往以单纯的讲解、练习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通常是任课教师按照教材逐步讲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预期结果等,然后学生按照教师的讲解和教材的步骤按部就班来做,思维是固定不变的,很少主动思考问题,更谈不上自主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无法对创新能力进行很好的提升。
  2.师生比不达标,仪器设备陈旧。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制定的“化学专业实验教学基本内容”中提出,为保证教学质量,基础化学实验(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实验)中每个教师指导的学生不超过18人,仪器实验(如仪器分析、综合化学实验)中每个教师指导的学生不超过12人。每位教师原则上不得同时指导2个以上不同项目的实验。而我校化学专业的专兼职教师较少,学生人数却较多,实验课师生比无法达到上述要求。
  学生在平时的实验操作中,所用的主要是试管、烧杯、滴定管等基本仪器,对现代精密仪器设备,如液相色谱、原子分光光度仪、微波消解仪等,学生仅仅是在课堂上靠老师的讲解有着一丝半解的印象,没有条件和机会实际动手操作,而今后参加工作后,公司和企业使用的大多是这些现代仪器设备,这样就造成了学习和工作相脱节的现状。
  3.课程体系和内容设置不合理。课程体系的分割,致使同类型实验内容出现重复现象,不注重对学生整体动手能力的培养。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都自成体系,各自按着固有模式单独开设实验,造成同一实验方法和技能在不同课程的实验中重复出现。实验内容也大都是对已有理论的验证,属验证性实验,出现较多的低水平重复,各门实验课之间相互割裂,实验教学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化学实验教学的几点改革探讨
  1.改进实验教学内容,加强学生能力培养。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各学科间相互渗透和交叉越来越多,许多新兴领域相继出现,社会需要的是具有综合素质的新型人才,这应该在实验内容的选择上体现出来。除了继续强化基本操作和技能训练外,还应当引入设计性、综合性、探究性的实验,以及能反映化学实验新技术、新方法的实验项目,同时注意与时代接轨,选择一些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并与社会相适应的实验内容,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提高学生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2.改革实验课教学方法,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教师在实验课教学中依然需要对基本操作严格要求,督促学生做到规范、娴熟、冷静、沉着、精益求精。在实验方法上,教师要改变以往”讲解演练”的教学模式,转为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探索,鼓励学生在实验中与老师、同学一起进行探讨。对于设计性、综合性、研究性实验要求学生从各种渠道查阅相关的资料,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在这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学生实验动手能力。
  3.引进计算机辅助教学,提高现代化学实验水平。计算机能将声、形、文、动画融于一体,从而使得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更富有趣味性,这样就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特別是有些化学实验,反应速度过快,学生不易看清现象;而有的实验过慢,影响教学进度;还有的实验放出有毒气,或具有相当大的危险性,这些影响了学生进行实验的积极性。而计算机的运用,却能克服这些不足之处,使学生摆脱恐惧感,身临其中,能用鲜明的色彩模拟真实的实验,掌握所学知识。
  4.引进先进仪器设备,定期开放实验室。“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创新能力的提高,是需要培养和锻炼的,是建立在熟练的基本操作技能之上,而基本技能的培养离不开实验室这块基石,我校化学实验室先进的仪器较少,应当想方设法安排专项资金,补充实验设备,使学校的化学实验教学在硬件上得到改观。另外,实验室的现有仪器设备利用率不高,只有在学生集中上实验课时才进入,不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化学人才。对此,我们应尽快地开放化学实验室,把学生吸引进来,鼓励学生到实验室独立完成相关实验,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使学生可以自己动手操作,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独立的实验能力。
  5.改进实验成绩考核评定。改革实验教学中对学生的成绩合理评定标准非常必要,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在我校化学实验教学中,实验课一般不独立考核,不占学生的学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求严谨。对此,实验教学应设立学分制,提高实验成绩在学生总成绩中的权重,并占一定比例的学分,实行实验单独考核,建立以技能训练、科学研究思维与方法训练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相融合,多个环节相互补充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引起学生对实验课的足够重视。实验总成绩可由平时成绩(占总实验成绩的40%,包括实验预习、操作、实验报告等方面的内容),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成绩(占总实验成绩的60%)组成。通过这些方面的考核,不仅反映了学生的真实水平,更有利于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使化学实验教学更加规范有序,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实验报告方面,以往的化学实验教学要求是实验报告以严谨为第一要素,现在这方面改革也是以严谨为前提,但强调实验讨论方面的创意,很多学生写的讨论都是以老师在课堂上的板书或说过的注意点及课本上内容为主,很少有新意,其实初学者做实验只要用心观察必然会有与别人不同的经验,隔一段时间再做一遍也会有新的体验。实验总结一定要有活跃的思维和独立地思考问题能力,在老师的引导下,要积极激发学生潜能力,使其有自己的见解,包括对实验方案的改进,不要让学生养成思维惰性。
  参考文献:
  [1]饶红得.对实验教学的思考与建议[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06):109-111.
  [2]佘远斌,尹学琼.新世纪应用化学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6.26-27.
  [3]王瑛.开放实验室高效运行方法的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07):128-131.
其他文献
从立足校本教研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及贯彻课程改革精神,转变课堂教学观念两个方面,探讨了校本教研和课程改革。
很多研究证实,整体加工在面孔认知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个体的面孔再认能力与整体加工能力有关。但也有研究表明,特征信息在面孔加工中起重要作用,我们采用面孔
摘要:写作是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中一项重要的语言技能。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行大量的语言输入、由浅入深的语言输出训练,辅以有效的评价和反馈,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写作水平,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中职学生;英语写作;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4-0056-03  新英语考试大纲
摘要: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三观”内涵建设有板有眼。队伍建设、专业建设、教学科研、德育管理、校企合作等各项工作不断推进该校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对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内涵建设;职业教育;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3-0067-04  职业教育“三观”,即基于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的人本观、发展观和质
大学生就业问题,不只是大学生的个人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着大学生个人的生活和经济收入,还关系着大学的生存与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与繁荣昌盛。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精神风貌、办学品位的重要标志,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江苏省如皋中等专业学校将"正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龙头,努力构建学校"正文化"体系,用"
摘要: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理论研究,需要强调教育的育人作用,必须建立一种符合我国职业教育特点的个性化的职业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具有差异性、发展性、灵活性、平等性、适应性等基本特征。  关键词:职业学校;教育模式;基本特征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