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后的成长,不过是一条与父母和解的路

来源 :参花(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9yky2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父母用毕生的心血资助我和妻子在市区购置了几套价值不菲的房子,并主动为我们分担带孩子的压力,妻子在医院工作,平时工作虽忙,但家务活从不让我插手,儿子很调皮,却调皮得很可爱。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却常常被与母亲相处的问题困扰。
  很长时间以来,我无法理解我的母亲。
  我二十岁前,母亲在我心目中是个形象高大的女人。矮胖敦实的个头儿,方阔的脸庞,声如洪钟。八岁前,我的父亲在市区工作不常回家,母亲为了支持父亲的工作,独自一个人留在乡镇肩负起了抚养我的责任。母亲是个医生,早些年我和她住在单位分配的十四平方米的宿舍里,她下班回来先是做饭、洗衣,给我洗澡、讲故事。在我睡着后,她一个人悄悄地缝制一些纱布药袋补贴家用,每次忙完都凌晨时分。十岁左右,家里分得了一块宅基地,建屋、上梁、请匠,都是母亲一个人操办。十四岁开始,我进入叛逆期,时常不听话,母亲就用衣架或皮带抽我,高考前还罚我跪过搓衣板。十八岁上大学后,没了母亲的管束,放飞自我,结果英语多次挂科,没能保研留校,这期间父亲下岗、失业、创业、破产,一系列的磨难母亲都没有向我吐露半句,直到我大学毕业。在我人生的前二十年里,母亲是个权威,她个性强硬,雷厉风行,信守诺言,挑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以至于我们家族一有点儿什么大事,都要我母亲去主持。
  二十二岁后,我做了教师,踏入社会。陡然间发现母亲教会了我真诚,却没有教我对恶人必须狡诈;母亲教会了我勤奋,却没教我勤奋的方向往往比勤奋更重要;母亲教会了我善良,却没教我善良没有长出牙齿就是软弱;母亲时刻教育我要学会听话,却从不放心我自己做主勇敢试错。在工作的头几年里,我处处碰壁。从那时起,我开始怀疑我的母亲。我不知道她是不是一个强人,我开始质疑她教会我的一切,甚至有些怨恨,因为她遗传给我不高的个头儿,而让我找对象时四处受挫。我开始时而肯定她,又时而反叛她。当我三十岁的时候,一次幼稚的错误,把我打入人生的谷底。母亲一边抱怨我的懦弱,又一边不顾自己患着癌症的身体,再次扛起了家庭的重担。那时,我看见了她的倔强。“很多事情,是教不会的,要靠自己去悟!”当我质询母亲时,母亲就会这么厉声对我说。可是,一路包办的教育,她给了我自己去试错去领悟的机会吗?当时,我把我痛苦的原因归咎为母亲教育的失误。
  今年我三十六岁了,母亲给我的幸福和给我的困扰依旧像双生子一样缠绕着我。她为了这个家,癌症刚好就拖着病体坚持返聘去上班,虽然她早就退休,虽然我们全家都一致要求她不必这么去做;她为我的成长操劳、为我的婚事操劳、为我的家庭操劳、为我的事业操劳;她的爱和付出又总是带有一些不可名状的条件,比如买房付了首付,吵架时就会说房子都是她买的,我们没有权利住,比如装修时拿出了十五万,裝修买什么就一定要听她的,比如签了你的名字的房子,在出售时一定要经过她的同意,否则就会“上纲上线”说你不孝;同时,她似乎又总是家庭坏情绪的传染源。从我记事起,她就脾气火爆,她的火爆是定向的,从不对外人发火,而是随时把家人当作出气筒,父亲为家庭的默默付出她似乎看不到,时常会指责父亲没出息,做事没条理,我们给她买了东西孝顺她,还要被她说浪费钱,对她的孙儿,我的儿子也是溺爱起来像对小皇帝一般千依百顺,生起气来瞬间爆发。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因为这种被束缚的爱,而感到无法和她好好相处。
  前段时间,我曾妄想着改变她,为此我编了一本家庭教育的书,似乎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证明母亲之前处理家庭问题的种种不对。这两天,忽然觉得自己太幼稚可笑了。母亲三岁就没有了亲娘,六岁就要烧饭、养猪、照顾自己的弟弟,她的出身那么贫寒,她的一生那么辛苦,难道我有资格在她本该享受幸福晚年的时候,去指出她的不是,去改变她已经走了大半的人生吗?每个人的父母,都是把他们最好的爱给了子女吧!如果这份爱不那么完美。那并不是因为父母不够好,而是父母带着他们的遗憾与伤痕,带着他们的经验与局限,所以我们只能多些理解多些包容了。正如我们自己并不完美一般,我们的父母也并不完美。当我们感受到父母的负面影响时,我们不应该去责怪,因为爱比恨更自由,理解比对峙更广阔,成年后的孩子与父母,彼此终究要面对自己的难关与未来,那么作为子女,试着让自己更广阔些,接纳父母爱的同时也接纳他们的挑剔,慰藉他们满身的伤痕。
  当我们回首往事时,那个更完整的自己,其实一直都在。
  近来,我亦变得倔强了,如同我母亲的镜面。我隐隐感到,这种倔强中包含的力量,如同百折不挠的大江为了奔腾入海,需要裹挟砂砾、绕过山峦、润泽花树。
  心理学家李子勋说:“成年以后对父母的抱怨,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需要这种抱怨,这些抱怨可以使我们的某些问题合理化,轻而易举地把账记到父母的头上。”
  有时候,我们其实很残忍。直到此刻,我才明白,生命给予所有的光明与阴影,都是给予我们灵魂的洗礼,同时赋予你使命改写它们对于你的意义。
  今天,我也已经为人父母,成为桥梁,在上一代和下一代之间承上启下。如果我的胸怀没有对上一代足够的共情、谦卑、耐心与无私,我的脊梁又如何能承起下一代的幸福、阳光、开阔与未来?
其他文献
第一章  真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听完乌云的“伟大计划”,张桓白皙的脸庞毫不掩饰地开始泛红,浓眉下漂亮的大眼睛也愈加深邃起来,连那张唇形特别好看的嘴巴都不像平常闭得那么紧了,微微开启了一条小缝儿,似乎有无數缕贪婪的气息拼命向外挤,想拦都拦不住。  原来,乌云工作的银行保险柜里有一只客户以九千万贷款抵押的青花瓷瓶,市场估价约两亿人民币。还有一对玉佛,抵押价是五千万,市场估价约一亿一千万。这两件国宝级古
期刊
“脚气算病吗?算吗?”浩大声对着镜子吼道。镜子里映出了连浩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可怕狰狞的面孔。这一刻,如果戴上假发,他的形象就如一头发怒的狮子或狮子狗。  “我撒谎了吗?你他妈痛经是不是也是病?”浩两手撑在洗面台上,继续吼道。  可怡已经上班了,早早地就走了,根本听不到浩的吼叫。当然,怡在家的话,浩也不会这样吼,浩是个性格温和的人,从来没跟人红过脸,更别说跟怡了。但这次他实在是忍不住,怡昨晚嫌弃的语言
期刊
如今,不讲诚信已经成为某些人的生活常态。失信也就失信了,最关键的是那些失信的人还满身是理,常有理,把自己的失信罪责推诿到他人身上,令人啼笑皆非,难以理解。  借钱不还的人说:我没还你钱吗?我好像还你了吧?我怎么好像忘了是什么时候借过你的钱呢?是没还吗?如果真没还你的话,你放心,我瞎不了你的钱,你怎么这么小气呢?不就是借你点钱吗?你真小气,不仗义,等我有时间了,就还你,小气鬼!  不履行合同的人说:
期刊
又一个夜幕降临了,小伙伴们在父母的呼唤下,鸟儿归巢一般,纷纷回到了自己温暖的家,只留下小奇独自坐在木头门槛上啜泣。小奇的家孤零零地坐落在村寨对面的荒山山腰上,上面是一片片寒砖破瓦,四壁是发霉的竹篱木头,破破烂烂,早已不堪风雨,远远看上去像一处世外高人的避世之所,但现实却是,一家几口连同这一方陋室经年都过着动荡、飘摇、数米而炊的生活。  除了小奇之外,他还有两个身患脑瘫的弟弟。为了维持生计,小奇的父
期刊
一  陈大宝的父亲是陈家庄一带有名的木匠。一九四三年陈大宝十五岁,父亲逼着陈大宝学木匠,但陈大宝对木匠手艺没有兴趣。这天,父亲在家里又逼陈大宝,陈大宝就直接告诉父亲,即便父亲说破了嘴皮,他也不会去学木匠手艺。脾气暴躁的父亲一听恼羞成怒,怒气冲冲的脸色告诉陈大宝,父亲要揍他。父亲打人下手重,曾在打一个小偷时险些打断了棍子。好汉不吃眼前亏,陈大宝趁父亲寻火抽烟的时候跑出了家门。  这是三间陈旧的草房子
期刊
光头刘被警察带走了,杨老五怕光头刘把事情说漏了嘴,骑了个车也跟着去了派出所。  杨老五和光头刘是发小,从小学一直玩到初中。初中毕业俩人约好不再继续高中深造了,一起进了同一家国企工厂做了学徒工。俩人也差不多同时各自谈起了恋爱,到了结婚年龄,厂里分了一人一间平房,他们又做了隔壁邻居。  工厂效益不好,早就停产了。虽说厂子效益不好,但地段好,政府就把厂区改造成了科技孵化园,进行招商引资。招商得来的钱,用
期刊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唐代诗人贺知章这首《回乡偶书》,对于我这个卫国戍边、戎马一生的游子来说,可谓感同身受。近日回乡探亲访友,目睹故乡巨变,寻觅儿时的足迹,搜索童年的记忆,悲喜交加,感慨万千。  我的故乡在冀西北一个偏僻山村,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地里刨食维系生活。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村里的乡亲们吃的是窝头、红薯就咸菜;住的是低矮阴暗的土坯房;穿的
期刊
在我的家乡,说“澡洗”不全是洗澡的意思。  泛泛来讲,洗澡就是用水把身上的泥垢污秽冲掉,带来附加着的身体和灵魂的双重享受。  洗澡显然是必不可少的,有时又极富厚重的仪式感。古代的穷人家,人世一生只能洗三次澡:降生后洗净身上残留的母液和温存,好拥抱至亲和新世;成亲前洗净身体,好舒心地享受春宵快意;亡故后象征性地做一个天净的弥撒,洗尽终生的罪恶好清白上路。听政的慈禧太后再忙也要洗澡,要太监宫女一并上阵
期刊
昨晚临睡前,我对孙女说,天不早了,明天还要上学,睡觉吧,祝你做个好梦!  明天我生日,你忘了祝我生日快乐了,奶奶。宝贝躺在床上,提醒我。  哦,不好意思,我打开柔和的小夜灯,睡觉吧,明天早晨,我会第一个对你说生日快乐的。  今天早上,当我说出我的祝福时,宝贝笑了,谢谢奶奶,奶奶辛苦了!  你今天满五周岁了,你知道五年前的今天,谁最辛苦吗?听到宝贝说辛苦,看着她灿烂的笑脸,我问道。  谁呀?!  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