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如何把握好初中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能力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123_fami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不管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讲究打好基础,而学习更是一项需要学生打好基础的事情。初中阶段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化学实验,因此,正是从各个方面打好学生的化学实验基础的关键环节,教师要采取正确的策略对学生加以引导。
  【关键词】初中化学 化学实验 实验基础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1.098
  不管是简单的小实验,还是较为复杂的大型实验,考察的都是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而学生能否顺利的完成实验,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彰显。复杂实验的完成需要建立在简单的实验操作的基础之上,因此,通过研究初中阶段教师该如何打好学生的实验基础,进而为学生以后的实验学习做好准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一、耐心讲解与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
  提及化学实验,对于刚刚接触到化学学习的初中学生,大脑中可能还是一片空白,学生的心中更多是对化学实验的一种好奇。先对学生进行与化学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点讲解,然后再让学生实际操作,这是目前的化学实验一般教学步骤,只有学生先从理论上对化学实验有了一定的了解,实际的操作活动才能开展。而初中化学教师为刚刚接触到化学学习的学生讲解实验理论知识点,就要讲究方法性与技巧性。
  一些化学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点时总是难以静下心来,总是认为知识点简单,只要教师简单的讲解,学生就能够明白,其结果势必是学生难以理解。教师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讲解知识点,要明白学生是新学者,即使是再簡单的知识点,也需要通过教师做耐心的讲解与引导,学生才能把握。因此,培养初中学生良好化学实验基础的第一步,就是教师耐心的做与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点讲解。
  二、狠抓学生对实验器材的把握
  在学生初步对一些与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点有一定把握的情况下,我们要加强对学生做好培养工作,就是学生对实验器材的应用。做实验必须要有一定的硬件保障,这也是实验部分的学习与理论知识点学习最大的差异性。
  结合教学实践本人发现,一些学生在后续的化学实验中遇到一系列的困难与问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对实验器材的使用不过关。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时,一定不能忽视了实验器材这个关键的环节。初中阶段学生对实验器材的学习,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刚开始学生要学习一些较为简单的实验器材,逐渐随着学生学习的实验内容的增加,学生还要陆续的學习一些较为复杂的实验器材。因此,教师在学生刚刚接触到化学实验的时候,就要让学生对实验器材的使用有大概的了解。本人在实验教学中,就对学生掌握实验器材的情况提出了高要求,不管是对简单的试管的应用,还是对铁架台等较为复杂的实验器材的应用,本人都力求要求学生做到准确而熟练的操作,并且要求学生能够做到人人过关,任何学生都不留盲区。学生只有能够拿起实验器材就能够准确的操作,做化学实验才有可能,因此,对学生应用实验器材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过程中的一个不容小觑的一方面。
  三、鼓励学生对教师的实验操作进行认真观察
  模仿能力强、可塑性强是初中阶段学生的突出特点,聪明的教师在教学时,往往能够善于利用学生的特点,对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也需要教师把握好学生自身的特点。鉴于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模仿自己的实验。
  不管是多么简单的小实验,对于初中学生来讲都是十分新鲜的,同时也是陌生的。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的实验演示对学生初步的认识与了解实验就显得十分重要。当然,为了使学生很好的观察实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实验演示时,也要注意一些问题。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一些观察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尤其要指导学生把握一些有效的观察方法,让学生明白该如何把握教师演示的实验,而不是“看热闹”,这样对学生的培养效果才令人满意。另一方面,教师在演示实验时,也要注意节奏、对学生加以有效讲解等,使学生更容易通过观察明白一些问题。很多实验学生从未见过,更没有进行过实际的操作,而在课堂上对教师实际操作的观察,对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际的操作有很大帮助。因此,也是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时应该引起重视的。
  四、实验过程中的有效指导
  实验看似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操作性强的学习模块,而实际上想要顺利的做实验,却是一个较为不容易的过程,需要教师与学生在实验前、实验中、乃至实验后都做大量的工作,而实验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无疑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发挥着最为关键的作用。
  (一)鼓励学生按照正确的步骤操作
  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我们在培养其实验能力时,应该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而在培养初中阶段的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时,在学生做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验步骤问题引起重视。在学生的实际操作中,本人发现很多小学生都在实验步骤的掌握方面存在问题,实验步骤紊乱的现象较为突出。没有正确的实验步骤,自然整个实验就难以奏效。因此,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实验步骤的指导,并对学生严格的按照实验步骤做实验提出要求。
  (二)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的一些素质
  教师在对学生做与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点讲解时,就会提及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当然,理论的讲解知识在思想上给学生一种暗示,而究竟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具备哪些优良的素质,还需要通过实际的实践活动彰显出来。这就启发初中化学教师,在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例如实验过程中需要学生做得仔细观察、认真的思考等,都是实验所需要的优良品质,因此是教师在培养过程中要高度关注的。
  (三)鼓励学生通过个人的努力完成
  受初中学生综合实验素质的影响,即使初中阶段需要学生做的实验难度并不大,但是对学生而言,做每一个实验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无疑学生实验能力的每一步提升,多需要学生个人做出不懈的努力,尤其学生的实际操作与实践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教师要鼓励学生以坚强的意志力,积极的努力通过自己的努力战胜困难,将实验付诸实践。
  总之,初中化学教师对学生在实验能力方面进行的培养,要讲究方法与视角,这样既能够成效好,而且教师与学生都较为轻松。本文的一些观点希望能够对教师对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些借鉴与帮助。
其他文献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地基施工项目属于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地基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地基工程施工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建筑工程整体的质量。因此,我们要高
【摘 要】借助于良好的课堂导入功效,每一位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都能够在已有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的提升。为了最大程度发挥课堂导入的功效,教师要能够充分熟悉教材内容以及自身班级学生的特色,并结合此来选择最佳的导入模式。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导入 学习效率 学习质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6.102  “好的
液压系统以重量轻、体积小、反应速度快、方便灵活、可自动实现过载保护等优点,在工业中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但液压传动出故障时原因难找,因此也对技术人员有着很高的要求。
【摘 要】探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科学研究的方式去学习,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着重探讨了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探究性学习的优势。  【关键词】数学教学 能力 探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1.097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
在园林绿化工作中,其施工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能够直接决定园林绿化的最终效果。本文主要是根据实际的工作情况,并以园林绿化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来具体的分析一下此项工
现阶段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利益都与水利工程挂钩,伴随着经济与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现代化水利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其应用技术也得到了创新与更新。水利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
本文简要的从几个方面论述了输配电施工现场混凝土搅拌站的质量管理,从几个方面探讨了提高施工现场混凝土生产水平的途径及方法。
【摘 要】美术课程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基础的画画常识,让学生通过美术课程的教学之后能够对美术有一个简单的认识,同时这门课程在初中开始的目的也是对学生一个兴趣爱好的培养和一个自身潜力的开发,本文就初中美术课程整合和综合与人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美术 课程整合 综合育人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6.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