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农家特色的饭焖菜

来源 :烹调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love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饭焖菜是地地道道的农家菜,无论它的加工工艺、出品特点,带有鲜明的农家菜特点。一般的农家人做菜,因经验不足,不得要领,常常会做砸饭焖菜。故此,饭焖菜往往是经验丰富农家做菜人最值得骄傲的也颇具个性、特色的制作菜肴的方法之一。它反煲仔饭之道而行,将菜料置于米饭之下,在米饭覆盖的情况下加工成菜,要求饭菜同时成熟,这是饭焖菜的要点,也是最难点。米饭的覆盖,使菜肴在流动的热量、汽流的作用下,释放出各种原料的特殊气息,并浓缩精髓,存留于原料之中,形成突出的特色。
  饭焖菜的制作难点在于火候的控制上,要求饭、菜同时成熟,所需时间可以通过调整米饭的用料,改变菜肴原料烧制所需的时间(如将原料块型作变化、将原料制成半成品等方法),实现统一饭、菜同熟时间。
  由于受饭焖菜的制作工艺限制,适合做饭焖菜的菜肴,一般是烧、焖、炖、蒸等重火功类菜肴。科技进步促进厨房革命,一些新型烹调器具都能用于制作饭焖菜,如高压锅、电饭煲、烤箱、微波炉、电磁锅等。由于科技成分的支持,使饭焖菜的制作难度下降,更容易,更方便,出品更有保障,如电器的控时功能、自动控压功能等。
  对小时候乡下饭焖菜印象最深的是鲜蚕豆焖肉,将盖饭一拨开,一股香气冲出来。兄弟姐妹趴在灶台旁,伸颈咽津,好不期盼,直勾勾地盯着锅底的菜。菜一进口,那股鲜润滋味,那股持久厚浓的香味,让人不忍吞咽,吃菜变成咂菜。现介绍这款农家饭焖菜给大家。
  
  鲜蚕豆焖肉
  
  原料:鲜蚕豆350 g ,乡下猪五花肉100 g,姜米5 g,蒜米10 g,精盐4 g,味精3 g,黑胡椒粉1 g,酱油3 g,色拉油25 g,大米500 g。
  制法:①将五花肉切成比蚕豆粒略大的丁;砂锅上火,下入色拉油烧热,煸香姜片、蒜片,再下入肉丁煸炒至五花肉呈浅黄色,渗出部分油脂后,下入洗净的鲜蚕豆,加入酱油一同翻炒盛起。
  ②大米淘洗后,下入1.5倍重的水中,小火煮沸约8 分钟,米粒能捏碎有少许硬心,米汤浓白时捞出。
  ③将炒好的菜料置于锅底,加入约400 g的清水,浸没菜料,盖上蒸饭箅(带眼的不锈钢、陶制品、木制品,起隔离、透气的作用)。将煮好的米粒置于饭箅上,用筷子抹平,并刺插一些气眼。炒锅上火,蒸15 分钟左右,饭香、溢出水汽不多时即揭盖,盛饭,撒箅,盛出菜拌匀装盛即好。
  特点:菜香浓郁持久,鲜豆粉糯润口,肉丁鲜香软滑,菜肴整体纯朴而滋味独特。
  
  糯米蒸排骨
  
  原料:排骨300 g,糯米100 g,精盐4 g,味精2 g,黑胡椒粉2 g,姜片20 g,小葱10 g ,香油、小葱葱花各少许。
  制法:①将排骨斩成“曰”字形小件,用清水略漂;糯米用温水浸泡2 小时。
  ②用葱段、姜片、精盐、味精等调料,拌腌排骨,静置30 分钟。
  ③750 g的米饭初加工同上,锅底加水约750 g烧沸,蒸饭箅上铺一层纱布,将排骨散摆于纱布上,纱布拢起封包排骨,纱布上覆盖煮过的米粒,加锅盖,上中小火,蒸焖25分钟后,饭香、排骨香四溢即好。
  ④取出蒸好的排骨糯米饭,撒上葱花、黑胡椒粉,淋上香油,即可上桌。
  特点:排骨糯香浓郁,肉质滑软,较直接笼蒸香味更浓、更透,质感滋润鲜滑。
  最近,在一家农家饭菜馆吃过的一道饭焖菜是咸肉焖土豆,制作方法同第一道菜一样,只是菜肴要求土豆粘锅结壳似锅巴,吃口更香,更有风味,这只需蒸汽渐少后,再小火略炕即可。
其他文献
神仙蛋是江苏溧阳传统名菜,其起源还有一段传说。  相传溧阳城内有一绅士,经常邀请文人墨客谈诗论文,饮酒品菜。有一次,绅士令家厨在菜中每人要有1只熟鸡蛋。家厨煮蛋时疏忽大意,蛋煮炸了口。家厨惟恐主人怪罪,索性将破蛋扒开,取出蛋黄,灌入现成的猪肉茸,用粉团封好口,煮熟去壳,用油炸至蛋白起泡后上桌。  客人食蛋后都啧啧称赞,问主人这是何菜。主人招来家厨,家厨撒了个谎。说此乃神仙蛋,从前为八仙所食。  此
1、不冒热气    传说毕竟不是事实,不能全信。读一位作家的《中国人的吃》,说到林则徐与英国大臣斗法:英国人报复林则徐禁烟,便请他吃雪糕,让他出丑。林的回报是请他吃“老母鸡汤炖南豆腐”,让英国人烫晕了,知道中国饮食的“厉害”。据说,此菜传至“欧洲”,就叫“厉害”。据我所看到的传说,不是汤而是芋泥,用福建槟榔芋做的甜菜,色淡灰,略带暗红,表面不冒热气,里边烫得厉害。河南杞县也有芋泥,传说当地做好了,
故乡湖北素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美誉,那里的风味小吃——银丝鱼面更是驰名中外。在云梦县城西边的白合口的府河分流处盛产鱼虾,鱼是餐桌上的常菜;在白合口之处还有个桂花潭,潭内的水不仅深而且清澈;城西郊还有座凤凰台,其地势挺拔,自古相传的歌谣就有“白合分流的鱼,桂花潭里的水,凤凰台上的晒场”之称。如此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银丝鱼面的制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关于银丝鱼面的形  成,还有一段佳话呢!  相
一、家庭巧配组合菜    蔬菜混合炒。将烹炒时间相近、口味相似、能成互补的蔬菜,如胡萝卜、莴笋、西葫芦、土豆等各取一个,洗后切丁,加黄豆芽,配葱、姜、蒜适量,用色拉油及调味品炒成。这样的混合菜色彩鲜艳,富含多种营养,鲜嫩清淡,美味可口。  用蔬菜做冷拼盘。如选鲜生菜叶、黄瓜、番茄、小葱等原料,先将生菜叶彻底洗净,用开水稍烫,均匀对称地铺在一个大盘上;把黄瓜洗净削皮,切成片状放在生菜叶上;番茄洗净,
贵阳豆腐圆子  名吃欣赏:  “赢得芳香四方溢,白玉入油亮似金。煮豆烯萁千年事,隔桌呼酒忆古今。金豆入磨转蟹黄,坡仙知味流涎长。俯见维雉牵衣儿,指说雷家圆子香。”  这首名诗,对贵阳雷家豆腐圆子的赞誉可谓淋漓尽致。豆腐圆子最初由谁创制已难寻考,只知道其经雷家四代相传,工艺屡经改进,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贵州地方风味小吃,5年前曾被评为首届中华名小吃。  1960年,周总理夫妇视察贵阳时曾品尝过豆腐圆
居住在渝川滇黔的苗家人民族风情浓郁,一些风味食品也颇具特色。苗族同胞最擅长制作且十分喜好的腌酸鱼,迄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每年初秋,苗族同胞将从山溪里捕捞上来的鲜鱼去鳞洗净,剖腹除去内脏,加入适量的细盐、辣椒末、五香粉等调料,拌匀后腌渍2~3天,然后放进陶坛子内,一层鱼加一层糯米粉、包谷面,密封半个月左右,味美可口的酸鱼就腌制成熟了。有的苗家将鲜鱼用盐巴腌渍3~5日,摊在屋瓦或石板上晒干后,往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