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综合ICU院内感染患病率结果调查及预防对策

来源 :医药界·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a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2
  【摘要】目的:对综合 ICU 院内感染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588例患者的病例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588例患者中,共有32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感染发生率为5.44%,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切口、泌尿系统等,主要感染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结论:加强对综合ICU易感人群、好发部位进行调查和管理,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可有效促进院内感染发生率得到降低。
  【关键词】院内感染;调查;预防
  通常情况下,综合性ICU收治的患者均为病情严重、病种复杂、机体免疫力差的患者[1]。该类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均可能接受各种侵入性检查,并长期使用抗生素,因此其发生院内感染的可能性较大。对ICU院内感染病原学资料、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控制并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对综合ICU院内感染患病率结果调查及预防对策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4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588例患者的病历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1.2方法
  1.2.1数据调查
  研究调查人员逐份对患者病历资料进行查阅、登记、列表,并对调查所得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本次研究中使用的诊断标准主要参照国家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确定诊断。
  1.2.2预防措施
  ①严格按照相应要求,规范实施各侵入性操作。对患者实施侵入性操作时,需严格掌握相关适应证,同时在操作过程中需最大限度避免相关机械损伤发生,使病原菌没有环境存在和繁殖。在实施侵入性操作时,部分设备及器械的机构较为复杂,如清洗、消毒、灭菌缺乏彻底性会大大增加感染发生率[2]。在进行器械清洁灭菌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将各器械的关节打开,然后平放于专用筐内,摆放于洗涤架上,按照相关要求及流程对器械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具体清洗及消毒内容如下:首先,对医疗器材、布类的清洗、消毒、包装等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各操作流程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加强对清洗机进行维护,精密仪器必须通过手工进行清洗。有效区分已消毒灭菌区域及未消毒灭菌区域。②规范陪伴探视制度。严格实行定时探视,并对每次探视时间及探视人数进行严格控制。家属对患者进行探视时,须更换衣物、鞋子,戴好口罩和帽子,存在发热症状者不得探视。③提高抗生素适应的合理性。长时间不合理应用抗生素会导致菌群失调,进而引发真菌感染。因此在应用抗生素过程中,应严格根据药敏合理选择使用抗生素,并及时停止使用药物,避免耐药菌产生,引发二重感染。④加强营养补给。充分的营养补给可促进患者肠道功能得到良好维持,使患者营养状况得到改善,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因此,应积极对患者进行肠内或肠外营养补给,且补给营养应品种多样、营养成分丰富。进行肠外营养补给时,须保证营养配置所用器械及环境达到相应的卫生学标准。⑤加强对医务人员进行卫生培训,提高其院感防控意识。完善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在护理工作中加强对环境进行监测,空气培养进行2次/月。要求医务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规范性进行洗手,并及时佩戴和更换手套、鞋、衣服等。在各床单元均配备有快速洗手剂,预防患者与患者间、患者与医务人员间发生交叉感染。⑥积极进行目标监测及调查分析。积极对易感人群、危险因素进行严密监测,并实施预见性调查,及时发现潜在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进行控制和预防,降低医院内感染发生率。
  1.3统计学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相关数据均是使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
  在588例患者中,共有32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感染发生率为5.44%。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切口、泌尿系统、血液系统等,详见表1。感染病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详见表2。
  3.讨论
  患者在住院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一旦发生感染会对患者的健康状况产生严重影响,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增加,降低治疗效果,提高病死率[3]。這不仅会大大增加患者家庭的心理和经济负担,更会严重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因此,须不断加强对综合ICU院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易感人群、感染易发部位、主要感染病菌等进行调查和研究。然后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控制和预防院内感染。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患者在住院期间不发生院内感染,促进患者尽快得到康复。
  综上所述,积极对综合ICU院内感染相应因素及易感人群等进行调查,并研究有效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章小敏,叶爱菊,章丹洋.重症监护病房抗菌药物应用与细菌耐药性关系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11(8):215-216.
  [2]李宗麟,邓小虹.医院消毒效果动态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12(12):372-373.
  [3]丁月梅,陈梅.供应室如何把好预防院内感染关[J].医学信息,2012,8(35):188-199.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2  【摘 要】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难治病例中合并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病原菌分布。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难治病例中合并细菌感染(合并组)的病原菌分布,与39例非合并感染者(对照组)比较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及C反应蛋白(CRP)检测、病变累及部位、肺通气功能检测。结果:合并组中10例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2  【摘要】目的:探讨在无痛人流术中应用丙泊芬与芬太尼联合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接受无痛人流术患者中选取218例为观察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109例,对照组109例,对照组单用丙泊芬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芬太尼,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情况及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患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2  【摘要】目的:探究梗死后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为他们寻找最佳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6例梗死后心绞痛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3名患者,分别给与予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药物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一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2  【摘要】目的:对化疗治疗方法应用到肺癌脑转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随机的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4年12月收治的146例肺癌脑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均分成两组,每组73例患者,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于对照组的患者单纯的采用放疗方法治疗,对于观察组的患者采用放疗和化療综合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2  【摘要】目的 对执行卫生部关于消毒供应中心两个规范一个标准“简称两规一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方法 对云南省内的20家基层医院有关消毒供应室的现状进行调研。结果 存在对“两规一标”认识不足、宣传力度不够、人员培训不够、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设备投入少等问题。结论 领导要重视,加强宣传力度,培训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550-1868(2015)02  【摘要】目的:对经皮肝动脉栓塞术与手术切除术治疗小肝癌的效果进行对比,并对经皮肝动脉栓塞术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在我院2010年1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小肝癌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选取的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的25例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为经皮肝动脉栓塞;对照组的25例患者接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2  【摘要】目的:探讨空气灌肠复位在治疗小儿肠套叠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宁德市医院普外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7例肠套叠患儿进行空气灌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7例患儿均经空气灌肠复位,复位成功83例,成功率达95.0%,4例灌肠复位失败改为手术治疗。结论:空气灌肠复位是肠套叠治疗有效安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2  【摘要】目的:对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与讨论。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有计划的临床护理路径進行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以及对相关因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2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妇产科的治疗方法,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8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使用随机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使用中医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治疗可知,实验组患者治疗后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2  【摘要】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放射学已由过去单纯的辅助检查逐渐向造影诊疗与介入性治疗等领域扩展。护理工作在影像科室的作用和价值是不可或缺的。医学影像检查中的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操作护理两种不同的护理种类。  【关键词】医学影像;护理  医学影像学是当今临床医学领域中发展最迅速的学科之一,长期以来,人们对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