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中,人们有时只注重发展的速度,忽略了环境保护,虽然国家一直倡导可持续发展,然而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局面渐渐失去了控制,自然环境遭受了重创,使得保护的脚步永远也追赶不上破坏的速度,同时林业产出颇为可观,使有些人将森林当作摇钱树,向自然不断的伸手索取,想要改变现今的环境状态,就要做好林业规划,使得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不再冲突,谐调发展。
关键词:现代化;林业规划;管理;问题;方法措施
林业规划管理是营林工作管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林业规划做好了,就能够使林业资源可以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且生态环境也可以得到很好的保护。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大,森林面积庞大,造林地分布区域广泛等等,给我国的林业规划管理设置了障碍,我们要打破这些阻碍,做到制度政策及时落实、加强监督监管,不能再像从前一样先污染后治理,就当边发展边保护,做好林业规划,使得林业经济与环境保护谐调发展,实现共赢。因此,本文先对林业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后针对加强林业规划管理的措施进行分析讨论。
1 林业规划管理的基本原则
1.1 满足林业资源发展规律
林业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它的发展与分布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如地理因素、气象因素、水资源因素以及土壤条件因素等。所以,在对林业资源进行科学的规划与管理时,必须遵从自然,科学进行规划与管理,必须对当地的林业自然条件与林业的发展规律相适应,不能盲目管理,胡乱开发。
1.2 满足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所需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于林木的需求在逐渐的攀升,如果只注重保护,对现有树木进行全部封存,那么人的生产生活便无法进行,树木也就失去了使用价值。因此我们在进行环境保护时,即要注意生态环境的维护,制定出科学的管理模式,合理的安排植树造林,又要不影响人们的日常使,达到一个使两者达成一个和谐的统一,建立一个循环再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新秩序。
2 林业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 林权结构死板方面
这是由于我国采用单一公有制林权模式造成的,在这种模式下林业资源的所有权归国家或者集体所有,而缺乏其他林权的调控作用。这样就造成了部分管理规划无法从经济与环境的角度出发,造成了一定的不遵从以及不作为现象的出现。同时,我们认为单一的林权结构也是造成林权资源流失以及规划与管理监督不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2.2 在开发与培育不协调方面
为保障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根据林业资源的开发程度与效率制定相应的林业培育管理计划。根据我国林业资源人均占有量的现状来看,这种机制应该是偏向培育方向的。但是,从实际的操作与执行过程中我们发现,两者在一定程度出现了不协调现象。由于过度的开发而忽视了培育管理而导致了我国森林覆盖率的持续下降,而对于已经培育的次生林带则由于管理不善、技术落后等问题造成了一定的发育迟缓;林业资源开发效率不高,对已采伐的林资源对经济效益的转换率较低,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采伐与加工开发没有形成有效的规模化建设,进而降低了资源利用效率。
2.3 在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方面
林业资源既作为国有资源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生态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利用的过程中应该本着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进行有条件的开发。而从目前的法律与行政政策来看,其林业资源的利益属于企业与政府共同分享,而生态补偿投入则完全属于政府投资行为,这种补偿机制的方式造成了林业资源补偿能力即资金缺口较大,也容易造成机体资源的分配不均匀。
2.4 在监管、监督力度匮乏方面
此方面原因除了上文中提到的林权模式单一而造成的之外,还与监管落实不到位存在一定的关系。我国政府针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出台一整套监督与惩罚机制,但是这种机制在具体的执行层面并没有得到较好的落实。对于林业资源破坏与盗采等行为往往以单一的罚款形式进行,这种处罚力度与利益相比较而言存在较大的差异,林业规划管理还存在诸如管理体系落后、规划方案审批制度不健全、人力资源紧张等次要问题。
3 加强现代林业规划管理的几点对策
3.1 完善组织机构,做好宣传工作
首先,由于我国森业面积庞大,就建立专门的林业规划管理部门,拟用专人来从事这项工作,这是林业规划管理工作得以做好的基础,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及林业管理部门,应大力支持林业规划部门的工作,使得该工作做的细致、周全,并根据不同工作内容选派专人,并根据工作成果给予考核,奖优罚劣,做好半年及全年的工作总结,及时调整规划中不合理的部分。此外,要做好森林保护的宣传工作,对国家森林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大力宣传,使得林业工作者能够对相关规定相当熟悉,普通民众也能有所了解,提高全体人民的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3.2 做好林业管理监督工作
良好的监督是保证现代林业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在实际工作中, 首先要完善林业保护管护机制,权责分明,对森林资源来说,要推行采伐限额制度、凭证采伐制度,严格依法打击超采超伐、毁林开荒、非法占用林地等行为,成立专门的监督部门对林业管护人员的工作行为进行监督,防止人员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以确保林业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实施。
3.3 做好林业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
林业管理相关知识广泛,实用性强,对这部分知识进行培训,能使员工更好的了解营林工作流程,对森林防火、防治病虫害及对野生动物的保护等方面均有促进作用。同时也要进行现代化管理方式的培训,将现代的管理手段引入到林业工作当中来,如计算机、GPS等技术,使为林业管理工作带来便利。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培训,能够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业务技能,使他们能够更好的适应林业管理工作,并做得出色。
结束语
从上文的阐述中可以看出,加强现代化的林业规划管理,可以更好的发挥我国林业工作优势,避免不利因素发挥作用,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基础的保障。在世界环境逐渐恶化的今天,我们不能再只追求工业产值而忽略了环境,不能只注重经济效益而放弃了居住环境的舒适,我们要采取科学的、合理的方法方式来调节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国家政府部门也要做好宣传、倡导工作,使得环境保护深入人心,使其成为全民的共识,为我国林业规划管理提供民心基础,为工作的实施扫清障碍,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张广海.浅谈现代林业规划管理及可持续发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9,28.
[2]梁建光.现代林业规划管理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农业与技术, 2013,14,30.
关键词:现代化;林业规划;管理;问题;方法措施
林业规划管理是营林工作管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林业规划做好了,就能够使林业资源可以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且生态环境也可以得到很好的保护。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大,森林面积庞大,造林地分布区域广泛等等,给我国的林业规划管理设置了障碍,我们要打破这些阻碍,做到制度政策及时落实、加强监督监管,不能再像从前一样先污染后治理,就当边发展边保护,做好林业规划,使得林业经济与环境保护谐调发展,实现共赢。因此,本文先对林业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后针对加强林业规划管理的措施进行分析讨论。
1 林业规划管理的基本原则
1.1 满足林业资源发展规律
林业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它的发展与分布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如地理因素、气象因素、水资源因素以及土壤条件因素等。所以,在对林业资源进行科学的规划与管理时,必须遵从自然,科学进行规划与管理,必须对当地的林业自然条件与林业的发展规律相适应,不能盲目管理,胡乱开发。
1.2 满足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所需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于林木的需求在逐渐的攀升,如果只注重保护,对现有树木进行全部封存,那么人的生产生活便无法进行,树木也就失去了使用价值。因此我们在进行环境保护时,即要注意生态环境的维护,制定出科学的管理模式,合理的安排植树造林,又要不影响人们的日常使,达到一个使两者达成一个和谐的统一,建立一个循环再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新秩序。
2 林业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 林权结构死板方面
这是由于我国采用单一公有制林权模式造成的,在这种模式下林业资源的所有权归国家或者集体所有,而缺乏其他林权的调控作用。这样就造成了部分管理规划无法从经济与环境的角度出发,造成了一定的不遵从以及不作为现象的出现。同时,我们认为单一的林权结构也是造成林权资源流失以及规划与管理监督不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2.2 在开发与培育不协调方面
为保障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根据林业资源的开发程度与效率制定相应的林业培育管理计划。根据我国林业资源人均占有量的现状来看,这种机制应该是偏向培育方向的。但是,从实际的操作与执行过程中我们发现,两者在一定程度出现了不协调现象。由于过度的开发而忽视了培育管理而导致了我国森林覆盖率的持续下降,而对于已经培育的次生林带则由于管理不善、技术落后等问题造成了一定的发育迟缓;林业资源开发效率不高,对已采伐的林资源对经济效益的转换率较低,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采伐与加工开发没有形成有效的规模化建设,进而降低了资源利用效率。
2.3 在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方面
林业资源既作为国有资源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生态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利用的过程中应该本着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进行有条件的开发。而从目前的法律与行政政策来看,其林业资源的利益属于企业与政府共同分享,而生态补偿投入则完全属于政府投资行为,这种补偿机制的方式造成了林业资源补偿能力即资金缺口较大,也容易造成机体资源的分配不均匀。
2.4 在监管、监督力度匮乏方面
此方面原因除了上文中提到的林权模式单一而造成的之外,还与监管落实不到位存在一定的关系。我国政府针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出台一整套监督与惩罚机制,但是这种机制在具体的执行层面并没有得到较好的落实。对于林业资源破坏与盗采等行为往往以单一的罚款形式进行,这种处罚力度与利益相比较而言存在较大的差异,林业规划管理还存在诸如管理体系落后、规划方案审批制度不健全、人力资源紧张等次要问题。
3 加强现代林业规划管理的几点对策
3.1 完善组织机构,做好宣传工作
首先,由于我国森业面积庞大,就建立专门的林业规划管理部门,拟用专人来从事这项工作,这是林业规划管理工作得以做好的基础,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及林业管理部门,应大力支持林业规划部门的工作,使得该工作做的细致、周全,并根据不同工作内容选派专人,并根据工作成果给予考核,奖优罚劣,做好半年及全年的工作总结,及时调整规划中不合理的部分。此外,要做好森林保护的宣传工作,对国家森林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大力宣传,使得林业工作者能够对相关规定相当熟悉,普通民众也能有所了解,提高全体人民的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3.2 做好林业管理监督工作
良好的监督是保证现代林业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在实际工作中, 首先要完善林业保护管护机制,权责分明,对森林资源来说,要推行采伐限额制度、凭证采伐制度,严格依法打击超采超伐、毁林开荒、非法占用林地等行为,成立专门的监督部门对林业管护人员的工作行为进行监督,防止人员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以确保林业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实施。
3.3 做好林业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
林业管理相关知识广泛,实用性强,对这部分知识进行培训,能使员工更好的了解营林工作流程,对森林防火、防治病虫害及对野生动物的保护等方面均有促进作用。同时也要进行现代化管理方式的培训,将现代的管理手段引入到林业工作当中来,如计算机、GPS等技术,使为林业管理工作带来便利。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培训,能够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业务技能,使他们能够更好的适应林业管理工作,并做得出色。
结束语
从上文的阐述中可以看出,加强现代化的林业规划管理,可以更好的发挥我国林业工作优势,避免不利因素发挥作用,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基础的保障。在世界环境逐渐恶化的今天,我们不能再只追求工业产值而忽略了环境,不能只注重经济效益而放弃了居住环境的舒适,我们要采取科学的、合理的方法方式来调节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国家政府部门也要做好宣传、倡导工作,使得环境保护深入人心,使其成为全民的共识,为我国林业规划管理提供民心基础,为工作的实施扫清障碍,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张广海.浅谈现代林业规划管理及可持续发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9,28.
[2]梁建光.现代林业规划管理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农业与技术, 2013,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