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宣忠的创意工作室这天刚上班,一位蓬头垢面的老哥就堵上门来。
“我生意失败后现在只好以乞讨为生,不过乞讨这个行业,门槛太低,竞争太激烈。想让您帮我出出主意,提高一下我的乞讨业绩。”
“你都混成叫花子了,还讲究什么业绩。”
“人即使再落魄,也得追求卓越吧。”
“那好吧,就冲你这精神,我也接你这活了。”
宣忠思考了一下,说:“你要在乞讨业有所建树,就得先有个品牌。你贵姓?”
“姓李。”
“叫花李,你看这个名字还可以吧?”
“不错不错,挺好听。”
“你有没有固定经营场所?也就是你有没有固定乞讨的地方?”
“有啊,我一般上午在人民广场,那儿人多。下午我就去捡捡破烂。乞讨虽然被人瞧不起,但也属于自由职业者。”
“叫花李,我给你一个建议,你一定要走专业化道路,不要又乞讨又捡破烂,你只有把乞讨这个主业做大做强之后,才能多元化经营。”
“是,是,我以前的生意就是这样搞死的。”
“你呢,以后每天就在人民广场守着,立个牌子,上面写上‘叫花李’。这样你就有了自己的品牌。”
宣忠接着说:“有了自己的品牌这还不够,你必须在乞讨方式上与竞争者区别开来,也就是差异化经营。以后不管什么人给你钱,你只许收人家五毛。你还像过去一样,拿个碗,嘴里做着广告:行行好吧!我估计大多数人连看你一眼都不看,躲着就过去了。这是正常现象,不要奢望把所有的人都变成你的客户。我相信,肯定会有些人朝你碗里扔点钱的,这时候,你一定要看清楚是多少钱,如果是五毛,就对人家说声谢谢。如果比五毛多,例如一块,你不要见钱眼开,赶紧对人家说:‘谢谢,我这里只收五毛。’然后,你再找给人家五毛钱。如果人家给的不足五毛,比如两毛,你也把人家叫住,对人家说:‘谢谢您的好意,我这里最低消费就是五毛,这两毛您还是拿回去吧。’”
叫花李有点不明白:“人家给一块,找回五毛,人家给两毛还不要,我岂不要得更少?不行不行。”
宣忠说:“你想想,当你找五毛钱给人时,估计那人得愣好一会。回家他就会跟亲戚朋友说人民广场有个叫花子,我给了他一块,他还找我五毛。那个给你两毛的家伙就更惊诧了,估计当时他就得嚷有没有搞错?回去后,他肯定也要告诉别人。这些人都免费为你宣传,你的知名度增加了,无形资产就增加了。你只要聚集了人气,就不愁不来钱。”
“真的?那我就试试。”
过了两个星期,叫花李也没有再来,宣忠心里一直想知道策划的效果,于是去人民广场找叫花李。一进广场,老远就看到在广场一角围了一群人,挤进去一看,中间那人可不正是叫花李。
在他面前,立着一个牌子,上书:著名职业乞讨师叫花李。旁边还放着一本无家可归人员登记证。叫花李正忙着收钱找钱。
人群中有位中年妇女说:“嘿,人家这个乞讨还真够职业。”旁边一个小伙子气不过了,说:“我就不信有人会见钱不眼开。”
说着,小伙子走上前去,递给叫花李一张百元大票,说:“看你挺辛苦的,别找了。”叫花李忙把他拉住,一边数出一堆毛票塞给他,一边说:“谢谢大哥的好意,您也不容易,我就收您五毛,多了不收,欢迎您下次再来。”
围观的人见到这场景,竟然鼓起掌来。宣忠觉得相当满意。
过了几天,宣忠在当地的一份小报看到了一篇报道,题目是《一个具有职业道德的叫花子》。他心想,这个叫花李现在已经出名了,我应该找他收点策划费。于是宣忠就到人民广场去找他,谁知地上放的牌子虽还是叫花李,可已经换了一个人。“叫花李呢?”宣忠问道。
“你问我老板啊?他在百货大楼门口开了个分店。我是他雇来的,在这看着老店……”
“我生意失败后现在只好以乞讨为生,不过乞讨这个行业,门槛太低,竞争太激烈。想让您帮我出出主意,提高一下我的乞讨业绩。”
“你都混成叫花子了,还讲究什么业绩。”
“人即使再落魄,也得追求卓越吧。”
“那好吧,就冲你这精神,我也接你这活了。”
宣忠思考了一下,说:“你要在乞讨业有所建树,就得先有个品牌。你贵姓?”
“姓李。”
“叫花李,你看这个名字还可以吧?”
“不错不错,挺好听。”
“你有没有固定经营场所?也就是你有没有固定乞讨的地方?”
“有啊,我一般上午在人民广场,那儿人多。下午我就去捡捡破烂。乞讨虽然被人瞧不起,但也属于自由职业者。”
“叫花李,我给你一个建议,你一定要走专业化道路,不要又乞讨又捡破烂,你只有把乞讨这个主业做大做强之后,才能多元化经营。”
“是,是,我以前的生意就是这样搞死的。”
“你呢,以后每天就在人民广场守着,立个牌子,上面写上‘叫花李’。这样你就有了自己的品牌。”
宣忠接着说:“有了自己的品牌这还不够,你必须在乞讨方式上与竞争者区别开来,也就是差异化经营。以后不管什么人给你钱,你只许收人家五毛。你还像过去一样,拿个碗,嘴里做着广告:行行好吧!我估计大多数人连看你一眼都不看,躲着就过去了。这是正常现象,不要奢望把所有的人都变成你的客户。我相信,肯定会有些人朝你碗里扔点钱的,这时候,你一定要看清楚是多少钱,如果是五毛,就对人家说声谢谢。如果比五毛多,例如一块,你不要见钱眼开,赶紧对人家说:‘谢谢,我这里只收五毛。’然后,你再找给人家五毛钱。如果人家给的不足五毛,比如两毛,你也把人家叫住,对人家说:‘谢谢您的好意,我这里最低消费就是五毛,这两毛您还是拿回去吧。’”
叫花李有点不明白:“人家给一块,找回五毛,人家给两毛还不要,我岂不要得更少?不行不行。”
宣忠说:“你想想,当你找五毛钱给人时,估计那人得愣好一会。回家他就会跟亲戚朋友说人民广场有个叫花子,我给了他一块,他还找我五毛。那个给你两毛的家伙就更惊诧了,估计当时他就得嚷有没有搞错?回去后,他肯定也要告诉别人。这些人都免费为你宣传,你的知名度增加了,无形资产就增加了。你只要聚集了人气,就不愁不来钱。”
“真的?那我就试试。”
过了两个星期,叫花李也没有再来,宣忠心里一直想知道策划的效果,于是去人民广场找叫花李。一进广场,老远就看到在广场一角围了一群人,挤进去一看,中间那人可不正是叫花李。
在他面前,立着一个牌子,上书:著名职业乞讨师叫花李。旁边还放着一本无家可归人员登记证。叫花李正忙着收钱找钱。
人群中有位中年妇女说:“嘿,人家这个乞讨还真够职业。”旁边一个小伙子气不过了,说:“我就不信有人会见钱不眼开。”
说着,小伙子走上前去,递给叫花李一张百元大票,说:“看你挺辛苦的,别找了。”叫花李忙把他拉住,一边数出一堆毛票塞给他,一边说:“谢谢大哥的好意,您也不容易,我就收您五毛,多了不收,欢迎您下次再来。”
围观的人见到这场景,竟然鼓起掌来。宣忠觉得相当满意。
过了几天,宣忠在当地的一份小报看到了一篇报道,题目是《一个具有职业道德的叫花子》。他心想,这个叫花李现在已经出名了,我应该找他收点策划费。于是宣忠就到人民广场去找他,谁知地上放的牌子虽还是叫花李,可已经换了一个人。“叫花李呢?”宣忠问道。
“你问我老板啊?他在百货大楼门口开了个分店。我是他雇来的,在这看着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