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MM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部分之一,也是学生在学习中需要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从小学时期开始培养。本文就具体实例谈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
  语文教学中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内容。其中,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对于打好学生的语文基础,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阅读文本的过程上是三者之间进行对话和交流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体现在:老师在给学生讲文本的时候,实际上是老师在给学生宣传自己阅读文本之后的心得,这是老师和学生之间对话的过程,而学生在阅读了文本的时候,又是学生和文本在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是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方式。那么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有什么特点以及应该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
  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对于老师来说,教学的难度更大,因为学生在之前对于阅读教学接触较少,但是教学任务是更加繁重,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都要接触到阅读,因此小学阶段阅读基础的好坏会影响到学生之后的学习和发展。除此之外,阅读教学不仅仅是跟语文学科有关,而且是跟其他学科有关,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的时候,对于一些相关的定律和一些文字资料,都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只有理解了这些内容,才能更好地学习这些学科。因此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有研究发现,对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非常关键的,只有学生对阅读感兴趣了,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阅读。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说预测策略,预测策略的灵感来源于小学低年级的绘本教学,就是老师在开始教学之前,先让学生根据绘本上的题目和图片,猜测一下这个故事大概讲的是什么内容,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猜测结果,为了验证自己猜得是否正确,学生就会比较认真地去阅读文本。在阅读教学中,老师也可以采取这种方法,也就是预测策略,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开始阅读之前,老师可以让学生先根据文章的标题,猜测一下它可能会讲什么内容,然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猜测结果去阅读文本,看自己猜得是否正确。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小学阶段的学生空闲时间相对较多,这就是他们广泛阅读,积累知识拓宽视野的关键时期,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广泛阅读,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阅读书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自己想读的书,以更好地增加自己的见解。比如说,对于冒险类的书籍,可以推荐《鲁冰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童话故事类可以推荐《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此外,还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承载着我国优秀传统的书籍,如《三字经》《唐诗三百首》等等,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些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 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阅读教学的目的除了让学生获得一定的审美体验之外,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内容就是要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需要注意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只有学生真正理解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领悟到了这篇文章的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那么阅读教学的目的才真正达到了。在培养学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来理解文章。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许多文学作品中的人物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但是它又对这些人物进行一定的加工和创造,因此理解文学作品的时候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比如说,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中的文本《幸福是什么》,在进行这篇文章的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回想一下自己生活中,觉得幸福的经历,可以让学生对比“自己回家看到吃到热腾腾的饭菜”的幸福和“帮助父母做了一件事情”时获得的幸福,哪一种更加让人记忆深刻。这个时候学生就会发现,自己“从劳动中获得幸福”更加让人记忆犹新。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学生会发现,不劳而获的幸福,只是短暂的,但是如果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的幸福,才是更加真实,更加令人记忆深刻的。而这篇文章也是要告诉我们这个道理,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获得更大的幸福。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这篇文本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 引导学生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
  阅读能力是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培养的,需要有大量阅读的积累,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可以给学生规定每天要有40分钟左右的阅读时间,把它布置成固定的家庭作业,并且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做好批注,让家长做好监督,让阅读成为学生每天必须要完成的一项任务。
  三、 结语
  总之,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更是对学生之后的学习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中需要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引导学生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汤锦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7(6):54.
  [2]蒙汉德.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學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J].小作家选刊,2017(12):135.
  [3]郑丽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浅谈[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8):90.
  [4]曾燕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8(26):266-267.
  作者简介:
  胡建全,四川省达州市,四川省渠县报恩乡第二中心学校。
其他文献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是由镰刀菌属产生的次生代谢物,是极易污染粮食作物的真菌毒素之一。ZEN具有强烈的雌激素样效应及致癌性,给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巨大威胁。本
燕麦营养均衡,具有调脂降糖等生理功效,受到消费者青睐,然而,由于燕麦的加工适应性差,限制了其在食品中的应用。本研究以生制燕麦全粉(ROF)为原料,通过蒸制、挤压膨化和滚筒
在我国网球运动发展阶段高校网球逐渐成为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必然能够为网球运动的普及提供积极有效的助推力。在以往的高校网球教学中,由于受到相应因素的直接限制,
针对黑米蒸煮难、口感差、需提前浸泡的问题,采用高温流化技术处理黑米,以改善黑米蒸煮品质。研究了流化温度、流化时间和进料速度对黑米蒸煮品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
以小麦蛋白为原料,研究不同食品添加剂对双螺杆挤压组织化小麦蛋白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聚磷酸钠对组织化小麦蛋白的黏着性、弹性有着显著性影响(P<0.05);L-抗坏血酸
卵菌(Oomycete)是一类与真菌在形态上相似,但亲缘关系甚远的一类真核生物。疫霉属(Phytophthora)作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类病原卵菌,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内对经济作物和装饰作物等
摘要:目前,我国的新课改在不断地施行,逻辑思维能力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注重对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从小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中研究了如何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一、 引言  数学是一门综合性、逻辑性学科。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
囊肿性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其皮疹深部往往形成巨大的脓肿或结节,有的有较大的黑头粉刺,好发于青春期男女,容易在皮脂腺分布较多的颜面,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发生率在国内报道为0.3%~7.2%,而其并发症发生率高达109/6~309/6,由肌瘤导致的并发症有时必须手术治疗。为评价中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有效性、安全性,现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