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至爱,润物无声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归有光《项脊轩志》中“兰桂竹木”“门”“亭亭如盖”的枇杷树等喻象都是作者情感思绪的寄托与象征;而朱自清笔下的“背影”,既是父爱的浓缩,又是作者对父亲认识感悟、情感体验的转折和升华。
  关键词:喻象 门 象征 背影 父爱 认知 体验
  一、《项脊轩志》的喻象与精神原型
  《项脊轩志》是一篇叙写伦理亲情的巅峰之作,其朴质无华的真情实感、丰富蕴蓄的内涵和纯熟自然的语言,的确是散文的佳构与精品,成为上承唐宋古文运动、下启清朝桐城派的散文里程碑。不过,作者从唐宋八大家“文以载道”的宏大叙事系统中跳出来,进入“文以缘情”的家庭伦理视域,以琐事真情为主,更加感人至深。黄宗羲推举作者为“明文第一人”,一是凭实力定评,二是褒奖他在文风改革上的杰出贡献。读者较多关注于文中的事与情,而忽略文中的喻象,其实那更是作者情感思绪的寄托与象征。
  作者随意种植的“兰桂竹木”,在古代往往成为文人雅士之精神寄寓,成为高雅情操之文化原型。诗人们多有题咏,宋代杨万里咏兰花“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王维的诗句更为静雅,“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因此,才构成了“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的天然景致。若以结构主义的“二元结构”视角来观赏《项脊轩志》里的物象,那么,这些“非人”的自然景物反而更具有内在的人性、人格。无怪乎苏东坡在《御史台竹
其他文献
摘 要:村上春树从登上文坛开始就备受关注,他的作品也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并且拥有众多忠实的读者。本文以《舞!舞!舞!》这部作品为例,从表现社会黑暗和对人生无意义的主题内容、语言新奇、构思奇特以及后现代主义特色等几个方面,分析村上春树作品的艺魅力。  关键词:村上春树 艺术魅力 主题 艺术特色  一、主题内容  1.后工业时代的日本社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受到美国的帮助,日本的经济在一片废墟中逐步成长
带小朋友们到北京天文馆研学时,老纪总会讲1582年10月的故事。并不是这一年有什么大事发生,只不过,如果把手机日历调到1582年10月,会发现这个月只有21天,没有5—14日,而是从4日直接跳到了15日。   怎么回事?其实,这桩历法的“公案”也涉及天文学的范畴。古时候,人类曾遭遇洪水泛滥,又有耕种的需要,就得观察星象位置,这才有了天文学。从斗转星移到四季变化,年月日天的长度都和天象分不开,
【摘 要】引导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这是社会各界共同的使命,更是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要立足于时代发展、国家进步、民族振兴的宏观角度,积极践行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充分发挥教育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充分利用新时代的教育资源和有利条件,在每个学生的心灵中埋下爱国报国的种子。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渗透;爱国主义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
摘 要:《上海赋》对老上海的历史、人物、风情等的描摹,体现了木心独特的现实主义手法。“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细节的真实”等都可以从木心所刻画的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上海人,以及生动形象、如临其境的生活场景中窥见。木心对中国古典文学的造诣又让他善于运用传统文学形式结构散文,《上海赋》用赋体做整体框架,用白话来添砖加瓦,方言作调味佐料,采用了多样化的写作技巧。  关键词:老上海 赋 现实主义 忧思情怀  
摘要:《全宋诗》由于体量巨大,且出于众手,因此不免存在一些重出问题。近来通过研读发现,胡伸弓名下也有一些诗歌与他人重出,故有必要对其归属加以考证。关键词:《全宋诗》胡仲弓重出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纂的《全宋诗》在收录诗人之众、诗作量之大等方面均可谓规模空前,但因其体量巨大且出自众手,以至于难免存在误收、重出等问题。笔者在研读南宋江湖诗人胡仲弓诗歌的过程中,发现其名下诗歌也存在重出现象,今对之考
摘 要:《心灵史》是张承志是继《黑骏马》《北方的河》中精神追寻之后的灵魂皈依之作,是他的生命之作。然而在众说纷纭、哗然喧嚣的评述声音中,却很少把《心灵史》文本归于一种情感和心灵的维度,本文尝试以叙述者“我”作为切入点,从历史评述、宗教情感、“我”的联结等角度解读《心灵史》心灵维度的意义。  关键词:《心灵史》 叙述者 “我” 心灵  若提张承志,《心灵史》是绕不开的文本与话题,继《黑骏马》《金牧场
摘 要:杨宪益、戴乃迭是中国最早译介《史记》的翻译名家。学界长期以来对他们翻译的《史记》选译本关注不够,鲜有文章论及这两位翻译大师的《史记》译本。本文梳理了杨氏夫妇出版的各种《史记选》英译本,期待译界能进一步关注和研究这两位大师的《史记》英译。  关键词:杨宪益 戴乃迭 《史记选》 英译本  中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英译的《史记》(Records of the Historian)选译本于19
摘 要: 作为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Wallace Chafe(Уоллес Чейф,华莱士·切夫) 在语篇的话语认知分析领域頗有作为。对他的语言学研究成果理论及方法作深入探讨实属必要,以期对普通语言学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起到理论方面的积聚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华莱士·切夫 话语认知 思维流与信息流 言语化过程  Wallace Chafe Уоллес Чейф(华莱士·切夫),美国著名语言学
摘 要:“父亲”一直是许多文学作品乐于探讨的话题,父亲与子女的关系更是意蕴丰富的主题。论文分别从“无父”“审父”“弑父”的叙事语言、爱与恨裹挟的父子关系形态、互相伤害的父子伦理关系这三部分浅谈邵丽小说中的父子关系。  关键词: 父权 父爱 审父 父子关系  邵丽创作的小说散文诗歌数百万字,作品发表于《人民文学》《当代》《十月》《作家》等全国大型刊物,作品多次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 《新华文摘》
摘要:本次调查以华东理工大学为重点,围绕“大学生对昆曲传播的认知”主题,就大学生对昆曲的了解程度和途径、对昆曲的看法和认识、昆曲进校园三个方面展开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对昆曲的了解程度普遍不高;多数大学生对昆曲艺术表示认可,但是对昆曲感兴趣的大学生屈指可数,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昆曲进校园”的想法得到普遍支持和赞赏。基于对本次调查的分析和思考,我们探索出昆曲传播的新途径——昆曲“四化”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