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阅读,开阔学生大视野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anli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钱梦龙曾说:“语文,老老实实地教会学生读书。”的确,语文教学就应该多引导、帮助学生认认真真、扎扎实实、老老实实地读书。只有多读,才能引领学生走向大课堂,开阔视野,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提高语文素养。
  微阅读,是现代快节奏生活的阅读方式,是阅读领域的快餐,就如微信、微博、口袋书一样,随时随地在快节奏生活的缝隙中,有效推动阅读动机,激发阅读动力,方便、快捷地汲取知识,省时、灵活地提取信息,删繁就简地即时性自由阅读,从而形成阅读习惯,提高生活品味。
  一、微阅读,生活相伴
  初中语文新课标要求“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扩展自己的视野。”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在日常生活中,充分利用时间进行精准快速微阅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指导学生快速提炼主旨,准确捕捉基本信息,引导学生吸收积累。要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默读、朗读、浏览、略读、跳读、思读、回读、品读等多种阅读习惯,有效利用圈点勾画、摘抄批注等方式,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地去读去品,充分激发阅读兴趣,调动阅读积极性,力求达到课标要求。可将文章重点分解分散,将精彩语段制成卡片,随身携带,在课余的时间缝隙自由阅读。如学习了《春》,将五幅图的内容分别制成小卡片,随时翻阅,加强积累,加深印象。
  生活处处有语文,要多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微阅读,学语文。可让学生随身携带纸笔,将见闻感受及时记录,定期分类收集。如标语画幅、厨窗招牌,甚至人们闲言碎语,尽收眼底笔下,再选择性收藏阅读。也可以开展饭前一首诗,睡前一成语,一路一片断,课前一故事等常规性自由阅读,让学生在自由的生活空间灵活阅读,随时积累。
  二、微阅读,删繁就简
  不论是诗歌还是散文,无论是浅故事还是小品文,不管是长篇还是短论,都应选择适当的读法,找准切入点,抓住要点,删繁就简,或浏览、跳读、略读,或精读、细品、揣摩,要读出要点,吸取精髓。《孔乙己》可微读他的“手”,《杨修之死》可只读杨修死因的“话”,《我的小桃树》读“我”的“梦”,《紫藤萝瀑布》仅读藤萝的“盛”,《皇帝的新装》就读“骗”,《背影》读父子之“怜”,等等。
  现代生活信息量大,节奏快,没有更多的时间读长文长篇。要读长篇只能是“长文短读”式的微阅读。《红楼梦》可精读前五回,浏览后四十回,其余的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性地阅读。《三国演义》可跳读,跳过人物的外貌描写,跳过前面、中间的诗词,跳过插入语、结尾语等不太重要的部分,既省时增效,又便于更好地把握内容。
  微阅读,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内掌握多种微阅读方法,删繁就简,学会快速捕捉信息,迅速提炼要旨,理思路,明線索,知重点,懂紧要,析感隋,探心志……以此达到课标要求每分钟500字的阅读目标,提高阅读能力。课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课外阅读才能更有效。只要读之有法,读思结合,以读的厚度,成就读的高度,拨动大脑和心灵,收获成功,享受喜悦。
  三、微阅读,直奔主题
  微阅读“不怕有所失,但求有所得”,一课一法,一课一得,开门见山,简简单单,提纲挈领,直入主旨。可抓住关键,直奔重点,深入中心,删繁就简,直奔主题。可由题目人手,抓住题眼直接扣到主题上。如《济南的冬天》直接扣住其与众不同的特点,阅读“没有风声、响晴、温晴”的独特妙处。《皇帝的新装》就扣皇帝新装“新”,理解“新”的原因——骗!《羚羊木雕》就品“木雕”是什么,是“我”伤心的礼物,是我对朋友反悔、失去友谊的根源,是酸涩、泪水、苦雨、冷月。可由题目人手直奔主题,突破重点。
  如《范进中举》就读范进中举后的疯姿疯态、疯言疯语等种种表现的重点精彩片段,再让学生自由对比阅读其他侧面衬托内容。《故乡》可品读故乡前后的变化,然后揣摩结尾经典的哲理语句。《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可阅读罗布泊消逝前的美景,再引导学生对比阅读眼前的情形,揭示造成的人为因素,再玩味文章结尾发出的强烈呼吁。以此通过微阅读,以点带面,以小驭大,掌握方法,开阔视野。
  四、微阅读,加强积累
  语文学习乃日进之功,离不开知识的点滴储备,离不开生活的日积月累。微阅读就在微小、点滴阅读中广积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厚积薄发。教师应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教材为例子,多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大课堂,在生活中阅读、积累。读精彩片段,读名著经典,读名人名言,读农谚俗语,读生活常识,读名胜对联,读景点古迹,等等,让学生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相得益彰,增强阅读的深度、厚度。让学生读出豁然之境,读到浩然之气,促进学生视野开阔,提升境界,健康成长,快乐成功。
其他文献
10月27日,在武汉举办的中国国际农机展期间,科乐收(CLAAS)农业机械贸易(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林琼华接受了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农机质量与监督》记者的专访。林琼华略施
正当大多数国人享受难得的国庆七天长假时,苹果公司正式发布了新一代iPhone——iPhone4S。至于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很多人都相信是为了纪念史蒂夫·乔布斯,iPhone For Steveo
以能力为本位,结合知识才能很好地指导行动,获得自身有效的发展。教师要与时俱进,将能力本位作为新的教学理念,贯彻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始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当然,能力本位并不是完全否认知识的灌输,只是顺应时代的发展使得教育机制有一个平衡。  一、能力本位,打破语文阅读定势  李可染说:“踩着前人的脚印前进,最佳结果也只是‘亚军’。”关于语文阅读教学,一味地遵循传统模式
古诗是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短小精悍,以富有韵律性的语言描绘独特的空间,给人以无尽的想象,同时,古诗词中蕴含的情感给人带来审美体验,能够陶冶人的性情。孔子认为只有学好了《诗经》,才有一定的发言权(“不学诗,无以言”),朱光潜也曾指出:“读书的功用不限于消遣、解闷,而是增添一件奢侈品,使人感受到人生事项新鲜有趣,能够吸收维持生命与拓展生活的活力”,初中阶段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