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寒其人
1982年9月23日出生于中国上海金山。中国职业拉力赛及场地赛车手、作家,《独唱团》杂志主编,并涉足音乐创作。1999年“新概念”作文大赛以《杯中窥人》获一等奖。1999年3月韩寒开始写作小说《三重
门》,出版后至今销量已逾190万多册。现为上海大众333 车队职业赛车手。2010年4月入选美国《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很多人愿意称呼他为80后的领军人物,因为他是80后名气最大的一位,也是80后出道最早的代表人物。
韩寒叛逆了,成功了,还赚了不少钱。
这是另一位年轻的自由派、34岁的许知远对韩寒的概括。如果落脚在最后一条,韩寒的确是文化圈里的豪富——豪在前,对钱无感,大手大脚。从不缺钱,算账功夫居然没有想象那么差,详情可见《给百度李彦宏的一封信》。编辑部同事对韩寒的热情促成了这个选题,这个中国最著名的80后有什么样的金钱观——“我是基本上有多少花多少”,虽然有违于《钱经》推崇的步步规划、投资,以及精明消费,但无论谁都得承认——在现实与理想之间,他步履轻盈、不羁得让人羡慕。
浪费了许多钱,财务状况一团糟
有一次韩寒请大家在他家楼下吃饭,那顿饭吃了150元,韩寒埋完单后悠然地说,这是他银行卡中所有存款的二分之一。(《纽约客》2011年7月关于韩寒的专题报道《The Han Dynasty》,韩寒出版人路金波谈其金钱观)
写字的人太穷了
一本25元的书,一般作者的版税是8%,可以赚2块钱,其中还要交三毛钱左右的税,也就是可以赚一块七。一本书如果卖两万本,已经算是畅销,一个作家两年能写一本,一本可以赚三万四,一年赚一万七,如果他光写书,他得不吃不喝写一百年才够在大城市的城郊买套像样的两居室。有点名气的作家出去签售做宣传,住的都是三星的酒店,来回能坐上飞机已经算不错了。(2011年3月26日韩寒博客《给李彦宏先生的一封信》为被侵权作家声讨,此后,百度文库发表道歉声明,清除侵权作品)
一年赚200万,在上海也买不起房
意识的安全感对我更重要,我住的房子不能和很多人相比,那我也很开心,很愉快,如果哪个女的要我在市区买豪宅才结婚,我不干。的确现在物价很高,对我也很高,我出一本书200万,玩赛车一年收入100万,这个都是实打实的数字,付税后拿到手200万,这个钱我在上海也是买不起房的。而且我日常开销很大,我想换辆摩托车得花掉三四十万,200万对我来说是不经花的,而且最关键是我朋友要向我借钱,有个朋友因为买房不希望贷款,向我借了七八十万元。(《南都周刊》2009年11月特别报道)
四年花掉1000多万
因为《光荣日》《他的国》等12本书,路金波4年内共付给韩寒约1700万元人民币,可就在2009年下半年某一天,韩寒开着跑车前来谈合作,嚷嚷着又没钱了——卡里只剩150块钱,打算全取出来,提款机还不能取50的。路金波这样解释韩寒4年花掉1000多万的高超本领:“他买套房,给他爸妈买套房,他妈妈买张床也要17万;五六个女友一人一张信用卡;今天买辆跑车,半个月后不喜欢了,折价卖掉⋯⋯”(2010年2月《智族GQ》专访韩寒经纪人路金波时,他说,合作几年,讨论理财成为他们之间常有的话题)
基金、股票,完全没动过念头
当年我朋友做了一个车队,我去他的车队开,我从来没有斤斤计较过车队要给多少钱。我来这个车队比赛,连自己工资多少都不知道。我是年底跟他们结一次,爱给多少给多少。我搭了两三百万进去,到现在总体来说还是亏了。我不指望靠赛车来赚钱。我就管好我自己的那一块,包括在基金、股票这么热的时候,完全没动过那个念头去买。我只挣份内的钱。(吴虹飞在《八卦公众话语:娱乐至死》中对韩寒的一段采访)
世界很现实,也需要有个理想
现在的世界是很现实,房价那么高,很多人的理想都变成了有一套房子,女的都渴望嫁一个多金男,所有社会理想都变成了这些,你需要有个理想,可能是你工作几个月花钱买辆摩托车,想去周游中国,开到俄罗斯? 我有些朋友参加一些外资银行的理财计划,把自己理得只剩下原有资产的20%-30%,还不如我呢,买个车就算贬值也还能剩50%。(《南都周刊》2009年11月特别报道)
韩寒的开支
赛车:扔在赛车上的钱有两三百万元了。
个人消费:很少给自己买衣服,一年算下来,我给自己买衣服鞋袜的钱不超过5000元。每个月买杂志都要花掉一两千块钱。出门一定要住五星级酒店,结账的时候他是仅有的那十几个不要发票的人。
办杂志:韩寒在博客上说他每个月都要投十万元到《合唱团》上面。《独唱团》的团队原地解散后,“留一人处理善后,公司将继续全薪供养团队所有员工半年,作为大家另寻工作的准备”。
个人投资折价:韩寒买房子按折旧卖。据称他在北京有一套房子,买价每平3900元,因为房子在他手里有了好几年,就给了一个折旧价,以每平方米3500元出货。当时周边房价已上万。
1982年9月23日出生于中国上海金山。中国职业拉力赛及场地赛车手、作家,《独唱团》杂志主编,并涉足音乐创作。1999年“新概念”作文大赛以《杯中窥人》获一等奖。1999年3月韩寒开始写作小说《三重
门》,出版后至今销量已逾190万多册。现为上海大众333 车队职业赛车手。2010年4月入选美国《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很多人愿意称呼他为80后的领军人物,因为他是80后名气最大的一位,也是80后出道最早的代表人物。
韩寒叛逆了,成功了,还赚了不少钱。
这是另一位年轻的自由派、34岁的许知远对韩寒的概括。如果落脚在最后一条,韩寒的确是文化圈里的豪富——豪在前,对钱无感,大手大脚。从不缺钱,算账功夫居然没有想象那么差,详情可见《给百度李彦宏的一封信》。编辑部同事对韩寒的热情促成了这个选题,这个中国最著名的80后有什么样的金钱观——“我是基本上有多少花多少”,虽然有违于《钱经》推崇的步步规划、投资,以及精明消费,但无论谁都得承认——在现实与理想之间,他步履轻盈、不羁得让人羡慕。
浪费了许多钱,财务状况一团糟
有一次韩寒请大家在他家楼下吃饭,那顿饭吃了150元,韩寒埋完单后悠然地说,这是他银行卡中所有存款的二分之一。(《纽约客》2011年7月关于韩寒的专题报道《The Han Dynasty》,韩寒出版人路金波谈其金钱观)
写字的人太穷了
一本25元的书,一般作者的版税是8%,可以赚2块钱,其中还要交三毛钱左右的税,也就是可以赚一块七。一本书如果卖两万本,已经算是畅销,一个作家两年能写一本,一本可以赚三万四,一年赚一万七,如果他光写书,他得不吃不喝写一百年才够在大城市的城郊买套像样的两居室。有点名气的作家出去签售做宣传,住的都是三星的酒店,来回能坐上飞机已经算不错了。(2011年3月26日韩寒博客《给李彦宏先生的一封信》为被侵权作家声讨,此后,百度文库发表道歉声明,清除侵权作品)
一年赚200万,在上海也买不起房
意识的安全感对我更重要,我住的房子不能和很多人相比,那我也很开心,很愉快,如果哪个女的要我在市区买豪宅才结婚,我不干。的确现在物价很高,对我也很高,我出一本书200万,玩赛车一年收入100万,这个都是实打实的数字,付税后拿到手200万,这个钱我在上海也是买不起房的。而且我日常开销很大,我想换辆摩托车得花掉三四十万,200万对我来说是不经花的,而且最关键是我朋友要向我借钱,有个朋友因为买房不希望贷款,向我借了七八十万元。(《南都周刊》2009年11月特别报道)
四年花掉1000多万
因为《光荣日》《他的国》等12本书,路金波4年内共付给韩寒约1700万元人民币,可就在2009年下半年某一天,韩寒开着跑车前来谈合作,嚷嚷着又没钱了——卡里只剩150块钱,打算全取出来,提款机还不能取50的。路金波这样解释韩寒4年花掉1000多万的高超本领:“他买套房,给他爸妈买套房,他妈妈买张床也要17万;五六个女友一人一张信用卡;今天买辆跑车,半个月后不喜欢了,折价卖掉⋯⋯”(2010年2月《智族GQ》专访韩寒经纪人路金波时,他说,合作几年,讨论理财成为他们之间常有的话题)
基金、股票,完全没动过念头
当年我朋友做了一个车队,我去他的车队开,我从来没有斤斤计较过车队要给多少钱。我来这个车队比赛,连自己工资多少都不知道。我是年底跟他们结一次,爱给多少给多少。我搭了两三百万进去,到现在总体来说还是亏了。我不指望靠赛车来赚钱。我就管好我自己的那一块,包括在基金、股票这么热的时候,完全没动过那个念头去买。我只挣份内的钱。(吴虹飞在《八卦公众话语:娱乐至死》中对韩寒的一段采访)
世界很现实,也需要有个理想
现在的世界是很现实,房价那么高,很多人的理想都变成了有一套房子,女的都渴望嫁一个多金男,所有社会理想都变成了这些,你需要有个理想,可能是你工作几个月花钱买辆摩托车,想去周游中国,开到俄罗斯? 我有些朋友参加一些外资银行的理财计划,把自己理得只剩下原有资产的20%-30%,还不如我呢,买个车就算贬值也还能剩50%。(《南都周刊》2009年11月特别报道)
韩寒的开支
赛车:扔在赛车上的钱有两三百万元了。
个人消费:很少给自己买衣服,一年算下来,我给自己买衣服鞋袜的钱不超过5000元。每个月买杂志都要花掉一两千块钱。出门一定要住五星级酒店,结账的时候他是仅有的那十几个不要发票的人。
办杂志:韩寒在博客上说他每个月都要投十万元到《合唱团》上面。《独唱团》的团队原地解散后,“留一人处理善后,公司将继续全薪供养团队所有员工半年,作为大家另寻工作的准备”。
个人投资折价:韩寒买房子按折旧卖。据称他在北京有一套房子,买价每平3900元,因为房子在他手里有了好几年,就给了一个折旧价,以每平方米3500元出货。当时周边房价已上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