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使用的四个误区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ofu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万物有法,数字的使用也有法。稍不注意,数字就会用错。本文拟对数字使用的4个误区逐一举例分析。
  一、错把“两倍”当“一倍”
  比如:《中篇小说选刊》2008年第一期刊载的《向东风》中有这样一句话:
  “可他是自己真正的顶头上司,月工资是自己的一倍”。
  一倍,和原来的数目相等,那么,“是……一倍”的说法就毫无意义了,不如说“和……一样多(或少)”。
  根据文义,自己的顶头上司,当然工资应该比自己高(中国国情),所以,文章实际要表达的意思应该这样说,“可他是自己真正的顶头上司,月工资是自己的两倍”或“可他是自己真正的顶头上司,月工资比自己多一倍”。
  二、错把“分数”当“倍数”
  比如:《谁来拯救我的父母?—— 一份来自网上的孝子绝笔》(载于《东西南北》2006年第3期)文中写道:“他(指主人翁顾欣)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价格比进口药便宜近10倍的国产药。”
  便宜,即价钱低。那么,甲物价钱比乙物低,最多能低多少呢?如果低了“一倍”,那么,甲物就是免费赠送;低了“两倍”,就是免费赠送还要倒送一倍的“钱”!因此,凡是讲“低”“少”“降低”“减少”等均只能用真分数、小于百分之百的百分比以及小于十成的成数来计算。只有“贵”“高”“多”“提高”“增加”等才能使用倍数。
  所以,文中这句话可以这样说:“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价格比进口药便宜近90%的国产药。”或“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价格比进口药便宜近9成的国产药。”或“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价格比进口药便宜近十分之九的国产药。”当然,也可以这样说“他毫不犹豫地放弃了价格比国产药贵近10倍的进口药,而選择了较为便宜的国产药。”
  三、错把“倍数”当“翻番”
  所谓“翻番”就是原来基数的2n倍,当n=1时,就是“翻1番”,是原数的2倍;当n=2时,就是“翻2番”,是原数的4倍;当n=3时,就是“翻3番”,就是原数的8倍,以此类推,n越大,翻n番与n倍的差距就越大。因此,“n倍数”绝不可轻易说成“翻n番”。
  比如:2007年11月6日《雷池文化报》载文称“黑马富豪严介和的”太平洋系“3年产值翻了15番”。文中说:“我30岁时2万元起家,到40岁时居然拥有30多万元资产,整整翻了15倍多。到50岁时候,资产达到600多万元,又翻了15番以上。”
  “翻了15番”,就是n=15,215=32768,也就是说,“翻15番”是原基数的32768倍,那么,“30多万元资产”“翻15番”后应是超过98.304亿元,而不是仅仅“600多万元”。
  四、错误使用叠加修饰语
  比如2009年第一期《新体育》载文《邹市明一夜暴富心态不好》,有这样一句话:“(邹市明)在上海、海口、三亚各有一套房子,每套价格均在100多万以上……”文中“100多万以上”是个错误表达法,患了杂糅语病。选取其一即可,或说“100多万”,或说“100万以上”。
  再比如2009年1月13日《扬子晚报》A16版《长沙遭遇大停电 影响数十万居民》一文中有一句话:“长沙电业局生产技术部主任邓铭表示,被破坏的是一座地下变电站,该站进线电缆为目前国内最先进的220千伏交联电缆,许多零件都是从国外进口,检测修复至少需一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近百万元。”句中的“高达近百万元”显然是不当的。
  “高达”,应该是跟具体的数字,而不是约数。如高达37.4℃,海拔高达8847.13米。“近”,接近,靠近,后面接的也应该是确切的数字,且是最高值。如年近90,月薪近万元。而“近”和后面的数字组合后则表示一个约数,因此,前边有了“近”的数字之前就不能再用“高达”一词,也就是说,“高达”和“近”不能同时出现在一处。所以,文中说“直接经济损失高达百万元”或“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万元”都可以,但是不能说“直接经济损失高达近百万元”。
  作者单位: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城西分校
其他文献
家庭教育既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艺术,又是一项异常复杂的过程,它不仅要求家长有各个方面的知识和见识,而且要求家长懂得怎样更好地与孩子进行沟通,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在求知、交友、做人、自我修养等各方面获得良好的教育,促使孩子把潜力完全发挥出来。“望子成龙”是普天之下为人父母者最大的心愿。这种心愿从小处看,可以成就一个人的骄傲与辉煌,从大处看,可能造就一个民族的自豪,甚至成为一种文明与进步的代表。而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