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驭冰雪 柯兰多与牛仔共舞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h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注定是一次艰苦的自驾之旅,出发之前,收到的所有情报都是NO、NO、NO,顿时让人感到危机四伏。我们的目的地是坝上草原孤石军马场,那是我最青睐的一个草原秘境,当年我曾在那里拍摄中国版的万宝路牛仔,那里拥有多个坝头,是京、津、冀一带最经典的越野穿越线路。但11月以来连续几场大雪,已经在草原上形成白灾(即雪灾),孤石村的老哥们儿在电话里告诉我,道路完全封闭,积雪将近一米深,出去买东西都得骑马,什么越野车都进不去,而且当地的气温已经直逼零下30℃。
  我知道这话绝非危言耸听,装上涉水喉做全车防水,有些越野车可以在一米甚至更深的水里跋涉,但一米深的雪是绝对没戏的,毕竟我们开的不是推土机和工程铲车。而我们此行的座驾是两辆柴油版双龙柯兰多,尽管扭矩输出惊人,但明确定位为城市SUV,于是,当冰雪之旅升级为纯硬派越野车都无法完成的雪灾之旅,就像被大雪覆盖的原野,一时四顾茫然。
  但对越野者而言,穿越如箭在弦上,从来没有因困境而退缩,无法抵达孤石,那么深入草原与牛仔、与马共舞的计划是必须完成的,双龙柯兰多能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吗?
  风雪天地任我行
  通过四天超过800公里的综合路况驾驶,我认为柯兰多真正的杀手锏是它的动力和操控,我甚至称其为驾驶者之车。
  得益于奔驰的动力技术,双龙的柴油发动机技术非常成熟,柴油柯兰多搭载的是经改进的D20DTP发动机,排量2.0L,带涡轮增压。129KW、360Nm的账面数据令我对这款自重1.7吨的车充满期待,对于我这样的SUV爱好者而言,真正的SUV玩的就是扭矩啊,柴油版柯兰多属于大马拉小车。
  完全没辜负我的期待,从地库出来时我等了一下同伴驾驶的另一辆柯兰多,然后直接起步爬坡,推背感在上坡途中就迫不及待地跳了出来,爬坡如履平地。然后是五环、四环、三环、二环路,复杂路况超车并线如探囊取物,转速响应很快,扭矩峰值在2000至3000转之间全力迸发,可谓是眼到脚到车到,而且值得表扬的是方向盘操控灵活,转向精确,力道控制非常出色。
  六速手自一体自动变速箱与发动机的匹配良好,响应迅速,换挡平顺,感受不到任何冲击。柯兰多的手动换挡有两种方式,除了方向盘上的加减挡按钮,在挡把侧面还有一个很小的拨杆,试车前我曾担心这个拨杆会难以操作,但实际使用时很快就适应了,因为右手搭在挡把上的时候,拇指很自然的就会触到这个拨杆,前后拨动即可完成加减挡,很是方便。
  在城区试车期间过了数个减速带,感觉减震很有韧性,属于硬朗风格。怠速时,这款柴油机的声音调校得还算柔和悦耳,急加速时的声浪很有驾驭感,速度一旦提升起来,超过80公里后,基本感觉不到所驾驶的是一辆柴油车,只有听觉特别灵敏的人才能感受到极轻微的嗒嗒声。
  出发时的路线是京藏高速,这辆车跑到130、140也很轻松,我对八达岭一代的爬坡弯道再熟悉不过了,动力不足的车遇见上坡堵车再超车时会很费力,但这辆车的动力依然是随叫随到,超车时的瞬间爆发力依然带来推背感。在一个车多路段,遇见一辆同向行驶的宝马X5超了过去,我曾经写过它的试驾报告,安全起见没有和X5飙弯道,不过有些感慨的是,尽管两辆车的级别完全不同,但柴油版柯兰多的驾驶操控风格还真有些X5的影子:动力充沛、路感清晰、操控出色。
  为了适应公路行驶,柯兰多采用了承载式车身,底盘结构为前麦弗逊式、后多连杆式,让我有些意外的是,底盘调校非常扎实,硬朗的悬挂很适合攻弯,高速过弯时车身的侧倾被抑制得很出色,再有侧向支撑良好的座椅配合,驾驶这辆车攻弯让人有很强的信心。坦率地说,如果仅看外观而没有实际驾驶,我完全想不到这辆车的操控会如此出色,大大超过我的预期。
  出高速走S241省道,仍然是大段的山区弯道,过赤城县椴木梁隧道后,道路变成全冰雪状况,柯兰多的全时四驱和防侧滑系统开始发挥作用,行驶很稳定。进入沽源县境内,强烈的侧风挟裹着雪雾将道路变成白茫茫的一片,两辆柯兰多依然镇定自若地前进。最具难度的路面是沽源县城去往丰宁大滩镇,冰壳路上布满了冰溜子和冰包,去扎拉营的乡道上有大段的积雪区,柯兰多依靠出色的四驱能力顺利通过,但狭窄的积雪路经常有两驱车深陷雪中堵住道路,司机抡着大铁锹挖雪也很难脱困,于是我们一行四人施以援手,连续的长距离雪中推车把大家搞得疲惫不堪,但没办法,不把他们的车推开,我们就无法通过。
  柯兰多的四驱形式为全时四驱,带有牵引力控制,在复杂路况时,可以手动控制中控台左下部的LOCK按钮,行车电脑会将前后轮扭矩控制在50:50的状态。实际上,这套全时四驱除了能应付冰、雪、雨路面,还能在沙石路、草原土路、甚至是不太复杂的沙漠路段行驶,具体能“野”到什么程度,要根据接近角、通过角、离去角来现场判断,还要依靠驾驶者的技巧和经验。柯兰多拥有22.8度和28.2度的接近角、离去角和180mm的离地间隙,这些先天条件可以让它适度地去烂路上撒撒野。客观的看,只要不是极限越野,柯兰多可以完成很多旅行任务。
  对于那些想将柯兰多四驱越野能力完全压榨出来的朋友,我建议最好给它换一套AT轮胎,比原车的公路胎适应性更广泛。如果你经常在恶劣路面行驶,我建议把柯兰多的塑料底盘护板换成金属的,并在分动箱与油箱部位再加装一块金属护板。
  极寒荒野的警示
  真正给此次冰雪之旅带来麻烦的是低温。第一天抵达沽源县城时,当地天气预报最低温度为零下27℃,比北京冷了三倍。在北京时加满了-10号柴油,因为柴油车相对省油,到沽源时仅耗去一格半油,所以补充的—35号柴油不多,这令我们很担心,因为-10的柴油是无法抵挡-27℃低温的,再加上机油也不是耐低温的型号,我们决定当晚就住宿在沽源县城,如果第二天早晨车辆启动出现问题,就近找修理厂比较方便。
  果然,第二天一早,一辆车无法启动,另一辆费了些时间后启动成功,无法启动的车被拖到修理厂处理后启动成功,之后全天行驶无问题。但第二天早晨,两辆车均无法启动,因为电瓶也出现了问题。在连续超低温下,不仅是我们的柴油车启动困难,当地很多汽油车也是无法启动,不断有车辆被人工推到修理厂进行维修。
其他文献
2004年11月,我曾“采访”和记录过曹峻,当时,他作为四姑娘山幺妹峰队长,国人第一次成功登顶幺妹峰—这被认为是中国民间登山甚至整个中国登山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国人可以攀登技术难度大的山峰了。曹峻是当时的队长,可惜当时的录音和文字已无可寻觅。  如今光阴荏苒,曹峻的儿子有九岁了,我们一些共同的山友或去世或遇难或“隐居”。而曹峻则在万科做过一段时期的管理工作后,索性辞职全身心投入了登山户外事业。行于山
易思婷,外号小Po,美国常春藤名校计算机博士,却在30岁后爱上攀岩并一发不可收拾。2011年首登中国皇冠峰、2012年首登格聂喀麦隆峰、2013年完成大仰天窝峰首登,同年出版自传体文集《睡在悬崖上的人》。  假设有人问你:“如果你什么都不需要考虑,你想做什么?”你会怎么回答?又假设,你是一个美国常春藤名校的计算机博士,有人问你同样的问题,你会怎么回答?  易思婷,外号小Po,出生于台湾云林县虎尾镇
非著名滑雪地:日本东北山形月山和青森八甲田群山  推荐人:祥云  推荐类型:月山是最有趣的猫跳场地、八甲田是最隐秘的野雪目的地  推荐理由:  日本东北山形县的月山之所以有趣,是因为降雪量太大,在冬季厚雪埋住了缆车,以致于没法滑雪。每年春天,雪层变薄,缆车才得以运行。由于春雪为砂糖雪质,深受猫跳爱好者喜爱,这里就成为全日本、乃至全世界顶级猫跳爱好者的乐园。  八甲田是八甲田群山的统称,这里是真正意
装备精良  如果你想真正投入其中,捕捉到高质量的画面,专业的设备是必不可少的。你要配备一部可换镜头的相机,还要可以手动调整快门、光圈和感光度,而且具有极速连拍模式,让你可以每秒拍摄多个镜头,这样,更有可能拍到选手跑步时的最佳画面。相机的连拍速率越高越好—每秒九帧效果最佳,每秒四帧也凑合吧。  高大上的微单相机其实比低档的单反。微单轻便、小巧、易上手,价格也相对便宜,最适合拍好照片上传到网络、在幻灯
重装徒步  遥远的群山呼唤着我们走入她的怀抱,然而,在欣赏自然优美,体验超越自我的感受时,我们也要面对自然的力量保护自己,实现目标就是专业户外装备的使命。当我们在负重状态下长途跋涉于国家公园步道或植被荒芜的高原地带前,最注意的就是自己的鞋子了,重装皮质户外鞋的历史几乎和阿尔卑斯等谁呢的历史一样悠久,最好的皮靴几乎都集中在阿尔卑斯山周围的传统的欧洲制鞋,比如意大利和西班牙。随着重装徒步的发展与普及,
2013年2月28日,在意大利举行的G.P. Camaiore单日赛随着斯洛伐克天才彼得·萨甘的又一次率先撞线落下了帷幕。然而,赛后,媒体和车迷关注的焦点却几乎无一例外地集中在了安迪·史莱克的身上。毫无疑问,在整场比赛进展的过程中,你几乎很难捕捉到这位2010年环法冠军的身影,原本擅长爬坡的卢森堡人在距离比赛终点还有一圈半时的一个上坡路段中掉队,最终率领由15人组成的末尾集团完成了比赛。安迪·史莱
OUTDOOR:你是一个全天候旅行者吗?不用上班、不被固定在一个城市、四处游历就是你的生活?  阿Q:当然不是啦,我也要吃饭的,我在读书的时候,同时身兼两职,赚取旅费,趁着长假期出外旅行,到了毕业之后,就开始一年工作、一年旅行的生活。  OUTDOOR:跟我们描述一下你的旅伴小黑驴Pierre的个性是怎样的?我们也关心喀什的行程结束之后它何去何从。  阿Q:他时而温驯,时而倔强,活像一个处于青春期
白哈巴是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边界上的一个小村落,虽然几年间距此不过百公里的哈巴河、布尔津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20公里外的铁列克提也修起了宏伟的门票站,但是它仍然维持住了古朴原始的风貌。时隔三四年,2011年秋季的一个早晨,当我站在村口山坡上的“西北第一哨”兵站门口俯看整个村庄的时候,它依然没有让我失望。炊烟照旧从图瓦人家的木屋中升起,早起的牧人照旧赶着牛羊穿过村口金黄的桦树林。晨光为一个个草垛勾勒
当我们乘坐的格陵兰航空飞机真正降落到康格努斯瓦克的那一刻,我们面面相觑,几乎异口同声地说,看我们干了什么!冰川,冰盖,茫茫的白雪,除此之外的东西,寥寥无几。  作为土生土长的新西兰人,我们对格陵兰的寒冷的认知真是太过天真了。此时我们才明白,并且感到了害怕。本以为气候会和皇后镇差不多,但事实是相差甚远。  着陆时,飞行员的例行播报传来:欢迎来到康格努斯瓦克,当前多云,气温-7℃。  我们此行要参加的
Christian Stangl  奥地利登山家Christian Stangl,用了七年的时间,攀登了30座山峰,确认了七大洲山峰海拔高度的前三甲。  看过这样一个笑话,有记者问联想电脑CEO杨元庆:“联想成为PC最大厂商有什么意义?”  杨元庆反问:“世界最高峰是哪个?”  记者回答:“珠穆朗玛峰。”  “第二高峰呢?”  “K2乔戈里。”  “第三高呢?”  “干城章嘉。”  杨元庆很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