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税收风险管理一体化的思考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税收征管改革的推进,税务机关在积极探索和不断丰富税收风险管理一体化的方法和路径,在提高税法遵从度、减少税收流失和降低征纳成本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实践中仍存在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着税收风险管理一体化进程。本文将结合税收工作实际,旨在分析税收风险管理一体化的现状及制约因素,探索深化税收风险管理一体化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税收风险;管理一体化
  一、税收风险管理一体化的现状
  各级税务机关按照税收风险管理的架构,初步构建以提高纳税遵从为目标,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信息平台为依托,征管资源优化配置,专业分工清晰明确,纵向互动、横向联动、衔接有序、运行顺畅的税收遵从风险管理一体化机制。在一体化工作规程框架内,税务机关围绕“明确部门责任,确保良性互动,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征管质量”的工作目标,牢牢把握“征、管、评、查”四个关键节点,按照税收风险管理的程序要求,统一规划、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形成统一协调、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工作格局。
  二、深化税收风险管理一体化制约因素分析
  综上所述,税收风险管理一体化进程已经开启,但仍处于探索阶段,由于受制工主观认识水平和客观条件制约,实践中还面临诸多制约因素,分析如下:
  1.资源配置失衡
  现阶段,税务机关资源整合不力,各职能部门未能统一步调,多个部门对同一风险点或相近风险点分别下发应对任务,多头部署、层层加码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基层部门疲工应付,也造成了基层一线征管力量的缺失,制约了税收风险管理一体化进程。
  2.信息数据缺失
  税务机关各部门间获取涉税信息渠道不同,基础数据不足、不实、不准、不及时的问题普遍存在,数据共享性差,政府部门第三方的信息获取难度大,直接影响了税收风险的分析识别,也影响着风险任务确定和实施的及时性。
  3.团队效用薄弱
  面对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和零乱冗杂的涉税数据,凭借单个部门的风险分析识别是远远不够的,导致涉税数据的利用不够充分,风险点的识别不够精准,阻碍了税收风险管理职能的发挥。
  三、深化税收风险管理一体化的途径
  如何有效防范和化解税收执法及管理中的潜在风险,成为推动深化税收风险管理一体化进程中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核心在工强凋统筹,增强协调,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效能,要将统筹协凋的理念贯穿于税收风险管理全过程,重点通过抓“三个统筹”(统筹工作任务、统筹征管资源、统筹数据信息资源),实现最大程度的税收风险管理一体化。为此,应从以下几个途径积极探索:
  1.立足强化工作,推行以市局为平台的一体化任务管理
  一是推行一体化管理切实转移市局工作重心,树立大基层的理念,市局作为征管主体,重点是淡化科(室)层级管理职能,强化其流程作业职能,使市局机关科(室)与县(区)局、税务所(分局)共同成为税收风险管理“流水线”上的不同节点,围绕风险管理在各自的工作环节履行职责。二是创新模式构建一体化管理新格局,着力创新税收风险管理于段,把项目管理的理念引入风险管理,各职能部门将风险任务进行有机整合,变模糊管理为项目管理,对项目的执行、监控、考核进行全程管理。三是落实税收风险管理委员会的议事机制。市局和县(区)局每月通过税收风险管理委员会例会集中安排部署工作,实行任务统一下达,项目同步实施,绩效统一考核,成果共同分享。
  2.着力加强过程监控,推行以市局为平台的一体化流程管理
  一是在税收风险管理一体化框架下,初步构建“以市局为平台、以项目为核心、以工单为载体、以网络为支撑、纵向互动、横向联动”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将项目以“工单”为载体,层层下达,各级税务机构、税收管理员依据“工单”执行工作任务,进行任务反馈,开展绩效考核。二是加强过程控制,市局和县(区)局根据上级工作部署和当月工作情况,通过月度税收风险管理委员会例会将工作任务形成“工单”后,分别下达给县(区)局、税务所(分局)。按照风险项目,以“工单”的形式和网络支撑于段形成任务链条。三是健全绩效考核机制,市局按月对县(区)局进行绩效考核,以月度任务“工单”完成情况和综合征管质量指标作为考核主体内容,变年终盘点、主观评判为过程监控、数据说话。县(区)局对税收管理员实行任务执行、征管质量、税收执法、纳税服务等综合绩效考核。在深入推进税收风险管理一体化的过程中,引入项目管理理念,以推行工作任务“工单式”为重点和突破口,建立长效绩效考核机制,全面实现一体化管理目标。
  3.大力整合涉税数据,推行以市局为平台的一体化数据管理
  一方面整合陕西地税征管业务系统、税收风险管理系统、税务稽查系统、税收执法廉政风险防控信息系统等内部数据资源,搭建集数据查询、数据分析、预警监控、问题处理工一体的税收分析监控系统;另一方面,依托综合治税信息共享平台,积极从国税、工商、公安、房管、社保等部门获取涉税相关信息,逐步搭建较为完善的第三方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其他文献
为了全面提升变电运行的基本质量,我们将红外测温技术引入到实际工作中,这对于逐步构建电力系统管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主要使用到TI175/TI395红外热像仪和
详细介绍了中国工商银行河池分行惠文小区17#住宅楼地基处理中CFG桩的采用,并在CFG桩复合地基处理中加入夯扩桩施工技术,从而解决其贯入度的控制问题.
当前,低压稳压管二极管的需求日益增加,国内生产厂家采用的制造工艺也各不相同。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稳压二极管芯片制造工艺:合金法、外延法和扩散法等,分析各种制造工艺的在
本文以+1100kV准华线为例对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舞动特点及防舞动措施进行浅析,并结合±1100kV准华线设计包22实际应用条件,计算出施工放线时导线年平均运行应力及导线安全
前不久,某油田一名采油工在抽油机未停情况下,攀上抽油机护栏核对设备数据,结果被抽油机曲柄、平衡块碰击身亡。这是凭“老经验”,习惯性违章而导致的又一起伤亡事故。如果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在发生的责任事故中,相当部分的主要原因是由“老经验”引起的。  “习惯性违章”是人们在日常生产、工作中,经常采用自己长期形成的操作模式进行作业,没有发生意外,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但细究之“习惯性违章”却存在违章因素。
随着现代社会的持续发展,我们已经全面进入了电气时代。配电网作为电力供应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更需要加大重视力度。本文首先分析了配电网的损耗问题和损耗带来的相关危害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将生产分为“一二线”,也就是指“井上”、“井下”,工作的重点都向一线倾斜,安全工作也不例外。总认为事故出在下面,管理的重点也在下面,问题自然也喜欢往“下”找。似乎安全不安全,全在下面。  当然,井下工人的安全意识、劳动纪律、安全操作规程无疑是重要的。但剖析近几年来一些典型的责任事故,却很少发现是由井下工人违章操作造成的。事故的“导火线”恰恰是在“井上”。一些老板只看重经济效益,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