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分析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zhai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作文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之一,其教学功能包括培养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同时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个性。然而小学生自制能力较差,写作又较为“费时费力”,因而,培养小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至关重要,本文对如何激发小学生对作文的学习兴趣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小学作文教学  兴趣  分析
  长期以来,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小学写作教学的效果一直差强人意,教师对于写作教学的研究不够深入,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也为写作教学带来了一些困难,对当前影响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因素深入研究,进而制定相关教学策略是小学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任务。
  作为能促发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心理因素,兴趣的激发能够极大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效率,因此,针对现状采取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十分必要。
  一、对写作情境的创设
  针对学生写作内容空洞,写作素材匮乏的情况,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写作的“取材”能力,创设写作情境,小学作文教学对于学生的写作布局要求并没有十分严格,相反,更注重对于作文内容是否充实,写人状物是否细致,侧重训练词语与句子是否运用恰当,所以教师需要在训练学生运用词句的能力时注重创设写作情境,为学生观摩细节提供条件,在此过程中要做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需要在创设情境时注重对于主题内容的选取,小学生对于吃、玩一类的事情更感兴趣,因此,教师需要将学生兴趣与作文创设的情境有机结合。比如,教师可以安排关于“作文课上讲笑话”这一情境,在课前鼓励学生收集他们认为最搞笑的笑话在课堂上讲给大家听,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同学们观察大家“笑”的神态与方式,是“哈哈大笑”还是“抿嘴一笑”,观察同学们的面部表情,并以这些表情为依据描述他们的心情,这样,不仅课堂气氛活跃,更能使同学们积极参与到课堂当中,每一个人都成为了课堂的一份子,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发展个性,因材施教
  小学生的心智发展还比较不成熟,自尊心也较为脆弱,教师在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训练学生写作能力时要注重照顾学生的自尊心,同时善于发现学生身上个性化的亮点给予鼓励,同时对于其不足之处加以提点,在照顾学生的自尊心的同时也避免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进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进行发展个性、因材施教这一环节时,首先,教师需要善于发掘学生的优点,比如,一些学生可能作文的条理层次较为混乱,但状物用词却十分准确恰当,对这些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的优点,将一些生动贴切的词语提取出来,向学生讲解这些词语为何生动贴切,多多予以表扬,同时委婉地指出作文中不甚清晰的层次条理,教授学生改进方法,对于学生的因材施教,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针对不同的学生心理素质与写作水平、个性差异等因素选择教学的方式方法,这样,不仅能够保护学生的学习信心,同时也能够提升其写作兴趣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对学生写作真情实感的训练技巧
  小学生写作中真情实感缺乏的问题往往让教师头疼不已,一方面,小学生写作缺乏真情实感使作文过于乏味,即使辞藻华丽也难免浮夸之感,另一方面,长久以来小学生对于作文形成的思维定式导致其对于写作趋于应付形式,对于用作文表达感情方面的能力非常欠缺。对于在训练学生写作时感情的表达以及兴趣的培养,教师需要适当改变命题方式,将写作与生活进行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首先,传统的写作教学中对于命题的给出通常是教师直接拿出选中的命题,在对命题进行简单讲解与扩展延伸后就交于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在对这一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时,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的兴趣与命题的契合点,对于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学生较为感兴趣的课文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大胆改造。比如,在学生学习一篇他们非常感兴趣的课文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自编课文结尾,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学生阐述自己写作的新结尾的出发点与意义,解释自己为什么要给出这样一个“结尾”,教师对于学生作品中想象力丰富,情节跌宕起伏有新意同时又十分合理的作品进行表扬。其次,写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总结生活经验并运用到写作当中的能力,基于这一出发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做家务、为父母洗脚、学习简单的烹饪技术等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并在取得生活经验后写出自己的感想,以此来达到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将真情实感融入到作文当中、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的目的。
  四、对于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
  当前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课堂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教师在进行小学写作教学时也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并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进行对于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时,教师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写作的魅力。网络资源的丰富,网络技术的普遍都为教师给出学生阅读资源提供了便利,在进行这一项教学活动前,教师要注重收集较为优秀的习作网站,提取优秀的阅读资源,在向学生介绍时,教师要对于阅读资源有较为充分的理解,最好能够为优秀的文章写出简评,从而为学生提供借鉴方向,进一步指导学生写作方法,此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词汇的积累学习能力,还要注重学生对作文布局能力的培养,此外,一些优秀的阅读作品往往能够体现其价值取向,当前小学生的各种价值观念都处于养成时期,教师通过优秀的作品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对学生而言有着深远的意义。另外,教师需要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培养自主写作的能力。
  五、总结、审评与展示的过程
  无疑,佳作的展示会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的信心,对其他同学起到激励的作用,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也是十分有利的,对于一段时间内的写作训练教师不仅需要对当前开展的写作教学进行成果总结,更要针对目前已经出现的问题究其出现的原因,及时制定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写作的审评,教师要明确指出学生作品的优秀之处,为其他学生提供学习借鉴。
  小学生的成长特点以及当前教育模式的弊端都决定了小学写作教学中对于学生写作兴趣培养的重要地位,教师不仅需要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积极制定教学策略,更需要将一系列的教学措施积极纳入到教学方案当中,在实施这些方案的同时定期总结教学成果,不断改进教学方案,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其他各项写作相关的综合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其他文献
患者,男,2岁。主因发热3 d于2010-10-13以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入院。查体:T:38.5°C,脉搏106/min,呼吸24/min。急性热病容,神志清,咽部充血明显,扁桃体II度肿大,可见白色脓
长期以来,小学习作教学一直被限制在“师授作文”的狭小天地中。“写什么”不能超出教师规定的范围;“怎样写”也必须遵循教师指出的几种结构;一篇习作共分几段写,怎样开头,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怎样结尾,怎样过渡,怎样表达都做了一定的规定……这样“条条框框”式的作文教学导致的结果只能是:学生作文的内容相近,写法相似,无病呻吟,语言苍白无力,条理混乱,仿照性强的勉强凑合。要么小孩子说成人腔,缺乏儿童生活气息,
【摘 要】  理答是课堂提问的重要环节,决定课堂对话的成效。许多教师的理答行为在机械、模糊、无效等误区中徘徊。经过实践研究,笔者提出改进课堂理答的三点策略:充分预设,为理答垫底;善于倾听,为理答蓄势;改变角度,将思维引爆。结合实例,求解操作方法。  【关键词】  语文课堂 理答 误区 策略  理答,就是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反应和处理,它是课堂提问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课堂教学“对话”。理答如
本发明采用上下连接在一起的子母两级皮带秤在同一段输送机皮带下同时称量输送机上所输送的物料的重量;需要校准时启动加载装置将标准砝码加载到母皮带秤称重传感器上进行在
【摘 要】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巧妙地运用信息的输出输入系统原理,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信息转化能力低下的问题,做到将阅读到的内容进行转化,为我所用,在写作中可以“下笔千言”。文章从分门别类、重建信息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旨在指导学生转化在阅读中所获得的信息,提高自身素质,强化写作能力。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指导转化 阅读 写作能力  在高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让
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癌根治术是治疗直肠癌的新技术,因其创伤小、出血少、痛苦轻、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是治疗直肠癌安全有效的方法^[1]。我科2007—03~2010—10共行腹腔镜辅助下
【摘 要】  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的重要作用已为广大师生所重视,教师平时在教学活动中都会要求学生大量地去阅读,学生大都会按照要求广泛地阅读,但是一段时间下来,我们往往感觉到效果甚微,语文成绩并未有所提高,所以慢慢就松懈下来,甚至质疑阅读的重要性。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个现象的呢?笔者以为,学生阅读中走马观花,缺少深度思考,这是主要问题所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问题驱动的形式,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拓宽对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