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应用设计的青春气息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酷暑难耐的午后,一踏入上海图书馆一楼展厅,顿时感到一股沁人心脾的凉爽。出自二十岁上下年轻学子们的应用艺术设计,带着想象的翅膀,又兼顾实用功能,令人无限向往。
  这是6月29日下午,主题为“设计·融合”的上海二工大应用艺术设计学院毕业设计作品暨成果展,以“青春气息”激发到场观众的思考:艺术设计究竟是什么?
  近百年来,从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实践开始,这个问题就如烟雾,笼罩在世界设计师们的心头。艺术如何携手生活?如何深入地服务于生活?
  被誉为“工业设计师摇篮之一”的上海二工大应用艺术设计学院也激荡着这样的思考,并在产与学的融合中积极、大胆地实践着。我在展览现场琳琅满目的设计作品里穿行,不由得感叹:学生们的设计略显稚嫩,却也极富成效,他们的设计思维是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的,目标却是清晰的——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痛点”,因而许多设计作品看了就让人有“买”的冲动,具有鲜明的产品开发价值。譬如,当下“互联网 生鲜”的需求日益蓬勃,然而适合穿街走巷又能保持配送安全快捷的专业运送工具是“空白”。学生张依在老师刘哲、梁超的指导下,精心设计了一款时尚又轻巧的“生鲜配送电动车”,它的玄妙在于:应用此车去指定店铺装载生鲜时,可将不同的生鲜放置在配送箱的不同温控区,而箱体采用了特质塑料、石棉等保温层,滑动车身左侧还有个锁定按钮,将解锁配件箱与车体有机连接,清洗和维修十分方便。我相信它投入生产后,不仅方便“快递小哥”灵活高效地配送,也能一改目前街头运载工具导致的视觉上的“粗鄙”。还有一款“康复治疗出行器”,是学生赵子婷设计的,它通过折叠上的巧思,将康复、治疗、短途出行等三种使用功能有机结合,并且收存和携带十分简单,还使用成本较低的环保能源,是适合脑卒中患者在家中自助康复的“神器”,家有老年患者一旦有了这个“装备”,既能独自在家灵巧地使用,也能实现外出社交的意愿。
学生为上海知名品牌所作的设计。

  整个“上图”一楼的展厅空间,被上海二工大毕业生们的设计产品占得“扑扑满”。流连其间的人们,不经意中就会“邂逅”惊喜。有个朋友被学生沈昕玥设计的“流浪猫投食机”深深地吸引了,他说,他们小区每天有“爱心奶奶”给流浪猫投食,但食物扔在地上总会留下一摊污迹,有了憨态可掬的“流浪猫投食机”,不仅满足爱心奶奶们喂食,也让小区显得环境更美,人猫之情更为“和谐”。还有不少人啧啧称赞学生李家蕙设计的一款“公共干伞机”。在多雨的南方城市,如果在商务大楼或百货商场的进门口安放一只美观、漂亮的“公共干伞机”,显然不需要投入更多人力,便能一举解决雨季人们进入大厦容易導致地滑等危险状况。
  从“显示器增高架及桌面收纳组合设计”、“一人食餐具套装设计”、“中药熬制机”、“视障人士助行器”“多功能户外野营休闲灯”等数以百计的设计成果可见,学生们的设计视野非常开阔,设计产品涉及“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它让我们从中一窥“二工大”面向当代探索艺术设计教学的丰硕成果。
  一些知名品牌,譬如“美加净牙膏”、“得力文具”、“清禾食品”等等,已经与上海二工大应用艺术设计学院建立了深度合作,在本次展览上展示了一批由学生设计的产品、海报等,这些洋溢青春气息的应用性视觉设计,令观者耳目一新。
其他文献
捷克的医疗急救服务从1857年开始,已经有190多年的历史。30年前,从首都布拉格开始,直升机空中医疗急救来到了捷克人的身边。心脏骤停、交通事故、意外伤害……在需要空中急救的时候,医疗直升机会以最快的速度出动和营救。近几年中捷之间的医疗合作  2014年10月,中捷两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捷克共和国卫生部关于中捷两国医疗卫生战略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2017年5月,在“
打开手机,点开一个公号,胡键看到了一篇文章与自己的研究领域相关。再打开来看,竟然发现一个陌生的作者署名作为第一作者挂在题下,然后他发现自己成了这篇文章的第二作者。再仔细看,这位上海社会科学院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发现,这就是自己前不久写的、登在某学术刊物的文章。  这是直接复制、粘贴、署名,连洗稿都懒得洗的节奏了。由胡键的遭遇可知,自媒体乱象又在进一步深入“作乱”,已蔓延到高校和学术领域。胡键认为,再
历史的紧要关头常常只有几步。中国现代历史的紧要关头之一,就在黔北的遵义。1935年1月,中央红军以疲惫之师,长征进入遵义城,由此打开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金光大道。  红军是在1934年10月16日夜幕降临后,跨过江西瑞金于都河,开始战略转移的,两天后的18日下午,毛泽东跨出他在瑞金的居住地“何屋”,一同走上了漫漫征途。这次战略转移的目标,在李德等人的指挥下一直游移不定,直到湘江一戰折损了大部红军主力
10月30日下午,金庸在香港养和医院逝世,享年94岁。  金庸去世的消息,被新闻媒体公布后,在海峡两岸港澳激起了强烈的反响。  金庸儿子查传倜在第一时间这样悼念父亲,“有容乃大侠客情,无欲则刚论政坛,看破放下五蕴空,含笑驾鹤倚天飞”。  从社会底层的普通老百姓,到高校的大学生和教授,从文化艺术界的作家、学者,演员、编剧、导演,到海内外当红的企业家、科学家,海峡两岸港澳的领导人,都在第一时间,对金庸
在上海,你居然会有逛腻的时候?  是的。“十听春啼变莺舌,三嫌老丑换蛾眉。”再娇柔婉转的歌喉,听的时间长了,或许也觉聒噪;再明眸皓齿的佳人,看的时间长了,或许也觉不堪入目——俗称,“审美疲劳”。  CBD,销品茂,魔都一座又一座高耸入云的建筑一年又一年地拔地而起,几乎快要顶破了天际线,“买买买”不愁地方。但是,忙完了工作,去很多知名的大商场逛,总觉得越来越“千人一面”:基本就那些大牌了,基本就那类
20年前,国内流行VCD,可以看很多盗版电影。同事借给我两张光盘,是一个美国电影,叫《勇敢的心》,我那时还没有VCD机,拿着这两张光盘就去商场买了VCD机。之后就开始自己买盗版电影看,那时候光盘总出毛病,有一次看《刺激1995》,看到安迪越狱,正当监狱长撕开海报之时,卡住了,死活读不下去了,真是急死人啊。那时候互联网还不是很方便,也没有电驴迅雷这些东西,我等了好几个月的时间,一直不知道这个故事的结
将“语言之在”作为展览的主题词,意在唤起油画界对于油画语言的关切。  在中国艺术的发展中,油画学会是一个奇特现象:它完全是以民间的组织、学术的立场建立了威望,并始终引领艺术界热血精英的理想。在世界当代艺术的发展中,油画学会也是一个奇特现象:它继承人类艺术的传统方法,引领在西方已经面临危机和挑战的一个文化理想,致力于创造性地发挥绘画在今天的世界前途和人类理想中的作用。  今天,通过国际上的双年展体制
在敬献花篮的时候,柴腾虎的眼泪再次夺眶而出。整整24年过去了,11月29日上午,当他循一年一度的惯例,再次来到位于山东聊城的孔繁森纪念园的时候,那份怀念故人,怀念好战友、好同志的心情,仍浓郁得化不开。  “永久的怀念,永恒的精神,永远的孔繁森!”柴腾虎在讲话时,多次如此深情地表示着。  孔繁森的去世,源于一场车祸。生于1944年的他,在1994年11月29日,于西藏阿里地委书记任上,从新疆塔城返回
我的电脑里一直保留着这样一条资料:“大芽芽:《客座赘语》里记载的明代假花,有纸花、绉纱花、绢花、通草花、蜡花、角花、鱼鳞花。”  这是大概两年前年轻网友“大芽芽”发出的一条微博,没人能体会我看到这条微博时的澎湃之情。在波尔图,我亲眼看到过用鱼鳞做的工艺假花啊!2014年的仲春时节,我和一位闺友到葡萄牙短游,在波尔图一家很小的古玩店里,看到一对耳夹上缀着精巧的小白花,仿佛细绢制成,就随口问:这是丝绸
“老板,我们四个女生,一人买一条,可以优惠吗?”在努沃勒埃利耶小镇的某家纱丽店里,我们闺蜜四人和老板讨价还价着。  努沃勒埃利耶是斯里兰卡的一座山区小镇,小镇不大,花一个小时就能兜个遍。但此时,我们四个女生在这家纱丽店里已经磨蹭了快有一个小时。  也不能怪我们,谁让小店里的纱丽那么眼花缭乱呢?只要是调色盘里有的色彩,那兒都有。而纱丽的材质呢,有丝绸的、棉布的、薄纱的、粗麻的、混纺的……图案也是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