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亦农和他的恩师郭月卿

来源 :湘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dbn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亦农,1902年5月18日出生于湘潭县易俗河镇青狮村雷公塘一殷实农户。
  罗亦农自幼敏睿、机灵、好动,性格倔强,常和穷孩子玩,玩必“出祸”。父亲罗子厚难管教,将6岁的罗亦农送到本村私塾读书。私塾堂立有孔子牌位,教学内容陈旧,采用注入式教学,教师点书,用竹板打人,学生死记硬背。罗亦农十分讨厌这种陈腐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只要先生稍不注意,就溜出学堂找同伴玩耍、“闯祸”,甚至管“闲事”,帮穷人鸣不平。
  罗子厚待人较刻薄,罗亦农很看不惯,经常与其顶撞。
  一次,罗亦农在自家大门上写了一副对联进行讽谏:“存得天良,蒙庆受福;放开眼界,创业成家。”罗子厚气得关起门来大骂:“忤逆不孝的祸种!”
  正当罗子厚因幼子罗亦农在家太爱闯祸而大伤脑筋之际,有人告诉他一个消息,离家七八里的湘江北岸向家塘有座湘霞学社可以收寄宿学生,先生叫郭月卿,无论多么调皮的孩子到了他的门下,都会服服帖帖,安心读书。罗子厚喜出望外,将在本村私塾读了几年的罗亦农送到郭月卿门下就读。
  郭月卿是清光绪庚子(1900年)秀才,主张社会改革,提倡读书救国,于1901年在家办起了湘霞学社,招收城乡有志读书的青少年,传播民主思想。他教育学生重说服教育,授课析疑解难,深入浅出,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学生都钦佩他教学有方。
  罗亦农对郭月卿的“教谈”方式很感兴趣。郭月卿每天都会与学生座谈一两个小时,除讲解古文之外,经常给学生讲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故事,还寻来教材,如《西学通考》等,传播西学。罗亦农学到了一些史地、时事知识,知道了世界很大很大,国家许多许多,中国是一个古老文明的大国,由于政府腐败,洋人大肆侵入,已弄到“国家危矣,民族危矣”的地步……罗亦农愤懑不已,决心将来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他沉下心来学习,3年求学期间,很少回家。郭月卿很高兴,对罗子厚说:“你的儿子不一般,可让他出去干大事!”
  罗亦农结束湘霞学社的学业后,考进了当时湘潭有名的新式学堂——益智学校。其间,他几次回湘霞学社拜访郭月卿,接受教诲。不久,他毅然赴上海求学。在上海,他还给郭月卿写信,感谢其教诲,表示会好好读书,要为社会找一条出路。1922年,他赴苏联学习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经艰苦磨炼,罗亦农终成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
其他文献
2006年,卫生部办公厅下发了《在医疗机构间检验、检查实行结果互认的通知》,其通知的目的是降低费用,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考虑了较多的社会因素,但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
骨科护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与其它专科所不同的是,其教学内容不但涉及病理生理学、外科学等医学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部分生物力学方面的内容。因此,如何
在中职课程中,数学学科内容的抽象性较强,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着数学基础较弱、学习习惯不好、学习困难等问题,这使得中职数学教与学的效率都不高,在认真了解中职数学教学特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