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评价应用皮肤、眼轮匝肌部分切除+过睑板下缘连续缝合内固定术,或联合眶隔整复术治疗下睑赘皮的疗效,并分析相关的解剖结构特点.方法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回顾分析2006年4月至2010年4月于我院诊断为下睑赘皮并行皮肤、眼轮匝肌部分切除+过睑板下缘连续缝合内固定术,或联合眶隔整复术的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为13~30岁,均为双眼发病.所有患者均采用这种改良术式,其中8例还同时行眶隔整复术
【机 构】
:
300052,天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眼科,300052,天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眼科,300052,天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眼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应用皮肤、眼轮匝肌部分切除+过睑板下缘连续缝合内固定术,或联合眶隔整复术治疗下睑赘皮的疗效,并分析相关的解剖结构特点.方法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回顾分析2006年4月至2010年4月于我院诊断为下睑赘皮并行皮肤、眼轮匝肌部分切除+过睑板下缘连续缝合内固定术,或联合眶隔整复术的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为13~30岁,均为双眼发病.所有患者均采用这种改良术式,其中8例还同时行眶隔整复术.术后随访4个月~4年,平均随访13个月.观察手术疗效:下睑赘皮及倒睫是否完全矫正,症状是否缓解,有无并发症出现及是否复发等.结果 所有患者均行皮肤、眼轮匝肌部分切除+过睑板下缘连续缝合内固定术,其中8例(57%)术中发现眶隔附着点较高,同时行眶隔整复术.术中发现解剖特点为:所有患者均有下睑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向睑缘部堆积,10例睑缘部眼轮匝肌肥厚,8例眶隔附着点较高.术后27眼(96%)完全矫正,1眼(4%)残留轻度下睑赘皮.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复发及并发症.结论 皮肤、眼轮匝肌部分切除+过睑板下缘连续缝合内固定术是治疗下睑赘皮的有效方法,对于眶隔附着点较高者,需同时行眶隔整复术。
其他文献
为了便于读者阅读,本刊要求论著性文稿在介绍研究方法时(包括摘要)应明确描述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应阐明是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描述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或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说明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受试对象的纳人和剔除标准等。
目的 比较分析长期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SCL)及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CL)患者的中央角膜厚度(CCT)、角膜曲率及角膜内皮细胞形态之间的差别.方法 选取有角膜接触镜配戴适应证的屈光不正患者共172例(300眼),除屈光不正外无其他任何眼病.根据患者的主观要求及眼部情况分为SCL配戴组(59例102眼)和RGPCL配戴组(113例198眼).配戴方法均为日戴型连续配戴,即每日戴镜时间不少于6
为了加强眼科和视光学护理学术交流,提高专科护理技能和管理水平,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将于2011年7月13至16日在浙江省温州市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培训项目(J50-11-13)“眼视光临床护理”研讨班。本研讨班将从理论知识、实验操作两个层面全面、系统地传授眼视光专科护理技能,并从现代管理视角分析与解决护理管理中的问题。为保证教学质量,本研讨班特别邀请了《中华护理杂志》编辑部主任谢贞、浙江省护
目的 探讨Orbscan-II、Pentacam及超声角膜测厚仪三种仪器测量角膜中央厚度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预行准分子激光角膜手术的近视患者159例(318眼),采用0rbscan—II、Pentacam及超声角膜测厚仪三种仪器测量角膜中央厚度,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再根据超声角膜测厚仪所测得的角膜厚度进一步将患者分为三组(〈500um组、500~570um组和≥570um组),在每个
在数字化医疗趋于流行的今天,眼科信息学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日渐显示了它的重要性,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以丰富的教学软硬件资源为平台,以推广介绍眼科医疗与管理领域的最新数字化技术应用与进展为目标,打造精华课程。
患儿,男,9岁.主诉右眼视力"突然下降"1年."逐渐下降"3个月.5年前曾因左眼外伤在本院行手术治疗.具体情况不详.查体:右眼视力为光感/50 cm,光定位存在,眼前、后段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颅脑及眼眶CT均未示明显异常.左眼视力为无光感,眼球萎缩.门诊初步诊断为右眼慢性球后视神经炎?左眼眼球萎缩.收住入院后给予抗炎扩血管等治疗1周,视力无明显变化。
新年伊始,又是一年春来到.在这万象更新的美好季节,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眼视光学杂志>改刊为<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正式与读者见面了.借此机会,我们向一直关心、支持和帮助我们的广大读者、作者和编委致以诚挚的问候和深切的谢意,衷心感谢您们的厚爱与呵护!
各位编委: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第一届编辑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将借2011年“第十六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暨第四届全球华人眼科学术大会”召开之际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参加会议人员:编委会顾问、编委委员及荣誉编委 二、会议时间:2011年9月8日晚 三、编委会主要内容:1.汇报本刊的发展历程及出版工作情况。
目的 探讨眶蜂窝织炎的致病原因、致病菌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分析西京医院自1960年至2008年收治的63例眶蜂窝织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性别、年龄、致病途径、致病菌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63例患者中,男性48例(76.2%),女性15例(23.8%);10岁以下年龄组患者较多(22例,34.9%);单眼发病多见(61例,96.8%);32例(50.8%)患者伴有明显眼球
根据国家标准GB/T15835—1995规定,时间(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的书写按以下规范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