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富安娜家居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国芳还顶着业内所封的“头衔”:富安娜设计总监。在产品设计上,他亲抓不放。设计室里日复一日的锤炼,也锻造了林国芳高人一筹的艺术眼光。
“我有信心将富安娜发展成一个国际知名品牌。”林国芳对记者说。
在2014胡润百富榜上,林国芳以34亿身家,位居榜单683位。这位家纺行业巨头,同样经历了自己白手起家、从无到有的不平凡的创业生涯。
撞进家纺大门
1979年,改革初起。作为一个来自广东潮汕贫穷山沟的24岁年轻人,林国芳也看到了改革开放的契机。他只身一人来到深圳,成为第一批到深圳淘金吃“螃蟹”的人。
林国芳先是在老汽车站开水果店和月饼店,但因为所经营的商品容易坏,这两次他都中途退出,在生意红火的时候选择了放弃。“我当时就想,要找一个不会发霉的行业来做。”
就这样,家纺行业走进了林国芳的视野。
经过细致的市场调研,林国芳发现国内家纺业落后于国外。他认为,“如果引进新的生产技术,家纺业应该有很好的前景。”于是,他作了一生中第一个最为重要的决定,将所有的资金和心血都投入到家纺行业,从头开始创业。
他先是跟朋友创办了一家床上用品公司,作为进入家纺行业的切口。
为了熟悉并掌握印花工艺,他每天奔波于各大印染厂之间,向同行前辈们悉心请教。
1994年,林国芳创立富安娜品牌。起步阶段,工厂生意并不火爆,他不断努力,寻求创新突破。
当时,国内家纺行业的知名品牌基本上都集中在华东,都是国有企业,如上海民光、常熟双猫等。林国芳经常去华东跑市场。有一次,他到上海出差,看见街道两旁,家家户户用竹竿晒棉被,整条街道晒满了红红绿绿的棉被,极其壮观。眼前的景象,让林国芳惊呆了。那情景至今都烙在他的记忆中。
上海地处长江下游,又濒临海洋,气候潮湿,被子容易生潮。所以,一遇到艳阳高照的天气,各家各户都会把被子拿出来晒。
回到深圳,林国芳开始四处打听,寻找可以让棉被防潮的技术和产品。最终,他了解到,海外才有这种产品。几经周折,林国芳咬牙花重金从海外引进了国内第一条纤维棉被生产线。
这种“不会发潮”的棉被面世后,大受欢迎,并引发了国内家纺行业的技术革命。
林国芳尝到了技术革命带来的甜蜜。
从床上用品延伸至家居布艺
制造不用晒的棉被,只是林国芳坚持自主创新的一个案例。
此后,富安娜还率先引入欧式印花,并在研发设计中应用全球领先的最大独幅真丝提花技术等。此外,富安娜成立国内首家家纺产品的专卖店,并首创特许经营模式,从而掀起了行业的营销革命。
除了在技术、营销方面的创新外,林国芳还有一个标签:富安娜的设计总监。
林国芳是一个很宅的老板,员工或合作伙伴想要找到他,在位于深圳南山的富安娜总部设计室里一找一个准。日复一日,朝九晚五,家到公司,两点一线。这个拥有五个品牌、两千多家店面的家纺业领军人物,过着近乎戒律清规般的简单生活。
林国芳不像一个老板,而像一个工业艺术家,他相信色彩可以变换成价值,而自己恰好具有那么一双变色为金的眼睛。采访时他就坦率地评论记者的衣服,俨然有“色彩职业病”。他对色彩搭配的敏锐直觉,对产品市场价值的准确判断,都来自于设计室里日复一日的千锤百炼。“我不爱打高尔夫,也不喜欢奢侈品。”林国芳说,他最爱做的一件事,就是“调颜色”。
在那个需要密码启动、外人看起来有几分神秘的深圳南山富安娜总部设计室里,有一台林国芳自己的苹果电脑,只要不出差,每天上午开完业务上的例会,林国芳就会泡在那里进行新的创作。
上百位从各大美术学院汇聚而来的设计师们忙碌地创作着,他们身边通常都有一个多余的座位,因为林国芳经常会凑过去,和他们商讨花朵的形状、底纹的色彩、动物羽毛的渐变。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过分依赖林国芳个人的品牌设计力,也是富安娜的双刃剑。一方面保证了品牌设计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但另一方面毕竟他精力有限,还要负责公司的整体运营、招商、渠道等大小事务。
林国芳并没有因为倾心设计而影响企业前进的步伐,他认为“家纺产业本身就是设计产业、时尚产业,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设计把控能力”。2009年底,富安娜公司上市,迈入资本市场。这令公司的治理更加规范有序,当然,公司的发展也有了更多资金的支持。
2012年,富安娜开始在打造艺术家纺的同时,将产品范围由床上用品外延到家居布艺,提出“卧室解决方案”的大家居概念,衍生出壁纸、窗帘、浴袍、丝巾、布包等与卧室相关的产业,并力求每一件家居产品在设计和花纹上延续一个主题。“一个公司,只有自主创新才有出路,差异才能创造价值。”林国芳说。
“我们2007年就大手笔投入SAP系统,累积了大量用户数据,未来要用好这些数据。”
欲依托电商走向世界
现在林国芳的兴趣在于带领团队研究O2O,重点投入线上营销。电子商务在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运转效率相对传统渠道要高得多。
为了进军电子商务,林国芳斥资3000万元引进了德国SAP-AFS企业管理系统,“这是富安娜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我们是国内家纺行业中首个引进该管理系统的公司。这也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2009年开始介入电子商务的富安娜近年来发展迅猛,垂直网站、电商平台数条腿并行,第一年线上销售800万元,2011年升至1亿元,2012年全年电商收入更是倍增至2.23亿元,同比增长117%,电商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12.6%。
为平衡富安娜电子商务与加盟店之间的竞争,公司在一年中会推出上百个网络专供款,设计和面料与实体店有所区隔。同时,为规避不同电商品牌的恶性价格战,在不同平台推出不同的主打促销款,避免成为网络价格战的炮灰。
未来,林国芳还在谋划依托电子商务走向海外,每年发布中国家纺业研究报告,“目前全球研发设计能力超过我们的并不多,我有信心将富安娜发展成一个国际知名品牌。”他的时尚家纺梦还将走得更远。(编辑/可敬)
“我有信心将富安娜发展成一个国际知名品牌。”林国芳对记者说。
在2014胡润百富榜上,林国芳以34亿身家,位居榜单683位。这位家纺行业巨头,同样经历了自己白手起家、从无到有的不平凡的创业生涯。
撞进家纺大门
1979年,改革初起。作为一个来自广东潮汕贫穷山沟的24岁年轻人,林国芳也看到了改革开放的契机。他只身一人来到深圳,成为第一批到深圳淘金吃“螃蟹”的人。
林国芳先是在老汽车站开水果店和月饼店,但因为所经营的商品容易坏,这两次他都中途退出,在生意红火的时候选择了放弃。“我当时就想,要找一个不会发霉的行业来做。”
就这样,家纺行业走进了林国芳的视野。
经过细致的市场调研,林国芳发现国内家纺业落后于国外。他认为,“如果引进新的生产技术,家纺业应该有很好的前景。”于是,他作了一生中第一个最为重要的决定,将所有的资金和心血都投入到家纺行业,从头开始创业。
他先是跟朋友创办了一家床上用品公司,作为进入家纺行业的切口。
为了熟悉并掌握印花工艺,他每天奔波于各大印染厂之间,向同行前辈们悉心请教。
1994年,林国芳创立富安娜品牌。起步阶段,工厂生意并不火爆,他不断努力,寻求创新突破。
当时,国内家纺行业的知名品牌基本上都集中在华东,都是国有企业,如上海民光、常熟双猫等。林国芳经常去华东跑市场。有一次,他到上海出差,看见街道两旁,家家户户用竹竿晒棉被,整条街道晒满了红红绿绿的棉被,极其壮观。眼前的景象,让林国芳惊呆了。那情景至今都烙在他的记忆中。
上海地处长江下游,又濒临海洋,气候潮湿,被子容易生潮。所以,一遇到艳阳高照的天气,各家各户都会把被子拿出来晒。
回到深圳,林国芳开始四处打听,寻找可以让棉被防潮的技术和产品。最终,他了解到,海外才有这种产品。几经周折,林国芳咬牙花重金从海外引进了国内第一条纤维棉被生产线。
这种“不会发潮”的棉被面世后,大受欢迎,并引发了国内家纺行业的技术革命。
林国芳尝到了技术革命带来的甜蜜。
从床上用品延伸至家居布艺
制造不用晒的棉被,只是林国芳坚持自主创新的一个案例。
此后,富安娜还率先引入欧式印花,并在研发设计中应用全球领先的最大独幅真丝提花技术等。此外,富安娜成立国内首家家纺产品的专卖店,并首创特许经营模式,从而掀起了行业的营销革命。
除了在技术、营销方面的创新外,林国芳还有一个标签:富安娜的设计总监。
林国芳是一个很宅的老板,员工或合作伙伴想要找到他,在位于深圳南山的富安娜总部设计室里一找一个准。日复一日,朝九晚五,家到公司,两点一线。这个拥有五个品牌、两千多家店面的家纺业领军人物,过着近乎戒律清规般的简单生活。
林国芳不像一个老板,而像一个工业艺术家,他相信色彩可以变换成价值,而自己恰好具有那么一双变色为金的眼睛。采访时他就坦率地评论记者的衣服,俨然有“色彩职业病”。他对色彩搭配的敏锐直觉,对产品市场价值的准确判断,都来自于设计室里日复一日的千锤百炼。“我不爱打高尔夫,也不喜欢奢侈品。”林国芳说,他最爱做的一件事,就是“调颜色”。
在那个需要密码启动、外人看起来有几分神秘的深圳南山富安娜总部设计室里,有一台林国芳自己的苹果电脑,只要不出差,每天上午开完业务上的例会,林国芳就会泡在那里进行新的创作。
上百位从各大美术学院汇聚而来的设计师们忙碌地创作着,他们身边通常都有一个多余的座位,因为林国芳经常会凑过去,和他们商讨花朵的形状、底纹的色彩、动物羽毛的渐变。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过分依赖林国芳个人的品牌设计力,也是富安娜的双刃剑。一方面保证了品牌设计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但另一方面毕竟他精力有限,还要负责公司的整体运营、招商、渠道等大小事务。
林国芳并没有因为倾心设计而影响企业前进的步伐,他认为“家纺产业本身就是设计产业、时尚产业,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设计把控能力”。2009年底,富安娜公司上市,迈入资本市场。这令公司的治理更加规范有序,当然,公司的发展也有了更多资金的支持。
2012年,富安娜开始在打造艺术家纺的同时,将产品范围由床上用品外延到家居布艺,提出“卧室解决方案”的大家居概念,衍生出壁纸、窗帘、浴袍、丝巾、布包等与卧室相关的产业,并力求每一件家居产品在设计和花纹上延续一个主题。“一个公司,只有自主创新才有出路,差异才能创造价值。”林国芳说。
“我们2007年就大手笔投入SAP系统,累积了大量用户数据,未来要用好这些数据。”
欲依托电商走向世界
现在林国芳的兴趣在于带领团队研究O2O,重点投入线上营销。电子商务在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运转效率相对传统渠道要高得多。
为了进军电子商务,林国芳斥资3000万元引进了德国SAP-AFS企业管理系统,“这是富安娜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我们是国内家纺行业中首个引进该管理系统的公司。这也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2009年开始介入电子商务的富安娜近年来发展迅猛,垂直网站、电商平台数条腿并行,第一年线上销售800万元,2011年升至1亿元,2012年全年电商收入更是倍增至2.23亿元,同比增长117%,电商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12.6%。
为平衡富安娜电子商务与加盟店之间的竞争,公司在一年中会推出上百个网络专供款,设计和面料与实体店有所区隔。同时,为规避不同电商品牌的恶性价格战,在不同平台推出不同的主打促销款,避免成为网络价格战的炮灰。
未来,林国芳还在谋划依托电子商务走向海外,每年发布中国家纺业研究报告,“目前全球研发设计能力超过我们的并不多,我有信心将富安娜发展成一个国际知名品牌。”他的时尚家纺梦还将走得更远。(编辑/可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