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现有组织结构管理体系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分工不明、职责不清,各科室业务分工不明确,存在互相推诿的情况。要真正重视财务内控制度,内部审计要强化自身的独立性,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执行情况做到全面监督,对相关控制的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进行评价,对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做到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及时改进制度执行过程中发现的薄弱环节,消除制度缺陷。
关键词:高校财务;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G64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1
一、高校财务管理体系组织结构
1.高校财务管理体系组织结构的现状及问题
高校财务组织结构一般采用直线职能制,即设立大财务处全面管理全校资金资产等财务工作,以某校为例,财务处主要机构设置如下:
财务处下设会计科、资产管理科、项目管理科、综合管理科四个科室,会计科主要承担经费报销、凭证编制、纳税申报等事项,资产管理科负责固定资产的登记、对账,项目管理科负责科研项目的管理,综合管理科负责个税、公积金、档案管理等。
高校现有组织结构管理体系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分工不明、职责不清,各科室业务分工不明确,存在互相推诿的情况。工作主动性不强,效率低下,工作常年一成不变,科室之间联系不够紧密,缺乏沟通协作,基本处于各自为战的局面。人员断层、岗位设置不科学,人才的招聘没有长期的计划,处于比较被动的局面。
2.高校财务管理体系组织结构的改进方向
根据财政部和教育部的指导文件,高校应当设立总会计师一职,全面负责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加强会计监督,对重大经济事项进行决策,保护学校的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对学校的大额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杜绝可能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行为,避免有可能造成学校经济上损失浪费的情况。财务处可以参考设置财务管理、会计核算、项目管理三大管理模块,其中,财务管理模块包括高校的预决算编制、财务报告的整理分析、各项审计和财务申报业务的执行等;会计核算模块包括银行及现金的管理、日常经费的核算、人员费用的核算等;项目管理模块包括科研项目的管理、其他项目经费的管理等。
针对高校财务分工不明、职责不清的情况,高校应当采用科学的管理理念来对财务科室人员进行分配,保证精练的人员占用有效的岗位,杜绝分工不清、业务重叠的情况,同时可以采用AB角的岗位设置办法,保证在A角临时缺失的情况下有 B角及时替补,防止出现业务临时中断无人可替的局面,保证财务工作的流畅进行。针对工作性不强,效率低下的情况,高校财务人员应当树立高效、节约的理念,充分利用先进的财务软件,用电子化代替繁琐且极易出错的人工业务。以科学的管理机制和有效的工作模式来建立以财务部门为中心,对内良好服务、对上有效沟通、对外合作顺畅的完整架构,为高校整体的发展和前进保驾护航。
二、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管理
1.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1)高校财务内部控制意识淡薄
高校普遍建立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大部分会计人员缺乏内控的意识和观念,导致内控制度落实不到位,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同时,一些内部控制制度在设计时就存在缺陷,,即使正常运行也不能达到控制目标,在执行阶段,制度执行人员没有有效授权或能力不够难以胜任职务,导致了内部控制制度往往流于形式或是难以达到有效的控制目标。
(2)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够
许多高校都存在着在日常工作中大幅调整初始预算,变预算为“人算”的现象,执行预算缺乏严谨的态度,过于松弛。经费使用的主体不明确,缺乏预算追责机制,缺少预算的评价和纠偏机制,在执行过程中,成本收支不匹配的现象比比皆是,盲目投资和扩建,造成高校负债高企。
(3)我国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内部监督乏力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内部控制制度缺乏有效的监督,内部审计机制的不足占据其中较大的原因。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对审计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仅以原有的手工审计方式来完成审计工作。此外,高校的审计工作常常流于形式,审计部门与财务部门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沟通,且审计缺乏独立性,即使发现问题也很难改进,难以发挥其应有的监督职能。
2.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改进方向
(1)做好资产以及预算的控制
要提升高校预算管理的效率,通过实行零基预算来消减不必要的开支,在执行阶段,对预算资金的执行情况进行不定期的绩效评价,对执行情况做好跟踪反馈,对非正常使用预算的单位进行更为严格的监控和审查,严重违反时可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同时,将预算的执行情况与部门的绩效直接挂钩,引入预算奖励机制来鼓励节约高效的行为。年终,财务部门对总体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汇总分析,通过分析来进一步改善提高次年预算编制的合理性、适用性。
(2)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
财务人员要具备基本的财务风险意识,目前,财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存在不完善的情况,集体和个人利益的矛盾,使得财务人员的职业风险相对较大,因而财务人员更要树立风险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严守法律法规,提高职业道德,加强业务素质,杜绝财务风险。
(3)建全内控机制建设,完善监督力度机制建设
高校领导要重视并基本了解内部控制制度,要真正重视财务内控制度,内部审计要强化自身的独立性,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执行情况做到全面监督,对相关控制的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进行评价,对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做到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及时改进制度执行过程中发现的薄弱环节,消除制度缺陷。
关键词:高校财务;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G64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1
一、高校财务管理体系组织结构
1.高校财务管理体系组织结构的现状及问题
高校财务组织结构一般采用直线职能制,即设立大财务处全面管理全校资金资产等财务工作,以某校为例,财务处主要机构设置如下:
财务处下设会计科、资产管理科、项目管理科、综合管理科四个科室,会计科主要承担经费报销、凭证编制、纳税申报等事项,资产管理科负责固定资产的登记、对账,项目管理科负责科研项目的管理,综合管理科负责个税、公积金、档案管理等。
高校现有组织结构管理体系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分工不明、职责不清,各科室业务分工不明确,存在互相推诿的情况。工作主动性不强,效率低下,工作常年一成不变,科室之间联系不够紧密,缺乏沟通协作,基本处于各自为战的局面。人员断层、岗位设置不科学,人才的招聘没有长期的计划,处于比较被动的局面。
2.高校财务管理体系组织结构的改进方向
根据财政部和教育部的指导文件,高校应当设立总会计师一职,全面负责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加强会计监督,对重大经济事项进行决策,保护学校的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对学校的大额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杜绝可能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行为,避免有可能造成学校经济上损失浪费的情况。财务处可以参考设置财务管理、会计核算、项目管理三大管理模块,其中,财务管理模块包括高校的预决算编制、财务报告的整理分析、各项审计和财务申报业务的执行等;会计核算模块包括银行及现金的管理、日常经费的核算、人员费用的核算等;项目管理模块包括科研项目的管理、其他项目经费的管理等。
针对高校财务分工不明、职责不清的情况,高校应当采用科学的管理理念来对财务科室人员进行分配,保证精练的人员占用有效的岗位,杜绝分工不清、业务重叠的情况,同时可以采用AB角的岗位设置办法,保证在A角临时缺失的情况下有 B角及时替补,防止出现业务临时中断无人可替的局面,保证财务工作的流畅进行。针对工作性不强,效率低下的情况,高校财务人员应当树立高效、节约的理念,充分利用先进的财务软件,用电子化代替繁琐且极易出错的人工业务。以科学的管理机制和有效的工作模式来建立以财务部门为中心,对内良好服务、对上有效沟通、对外合作顺畅的完整架构,为高校整体的发展和前进保驾护航。
二、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管理
1.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1)高校财务内部控制意识淡薄
高校普遍建立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大部分会计人员缺乏内控的意识和观念,导致内控制度落实不到位,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同时,一些内部控制制度在设计时就存在缺陷,,即使正常运行也不能达到控制目标,在执行阶段,制度执行人员没有有效授权或能力不够难以胜任职务,导致了内部控制制度往往流于形式或是难以达到有效的控制目标。
(2)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够
许多高校都存在着在日常工作中大幅调整初始预算,变预算为“人算”的现象,执行预算缺乏严谨的态度,过于松弛。经费使用的主体不明确,缺乏预算追责机制,缺少预算的评价和纠偏机制,在执行过程中,成本收支不匹配的现象比比皆是,盲目投资和扩建,造成高校负债高企。
(3)我国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内部监督乏力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内部控制制度缺乏有效的监督,内部审计机制的不足占据其中较大的原因。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对审计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仅以原有的手工审计方式来完成审计工作。此外,高校的审计工作常常流于形式,审计部门与财务部门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沟通,且审计缺乏独立性,即使发现问题也很难改进,难以发挥其应有的监督职能。
2.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改进方向
(1)做好资产以及预算的控制
要提升高校预算管理的效率,通过实行零基预算来消减不必要的开支,在执行阶段,对预算资金的执行情况进行不定期的绩效评价,对执行情况做好跟踪反馈,对非正常使用预算的单位进行更为严格的监控和审查,严重违反时可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同时,将预算的执行情况与部门的绩效直接挂钩,引入预算奖励机制来鼓励节约高效的行为。年终,财务部门对总体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汇总分析,通过分析来进一步改善提高次年预算编制的合理性、适用性。
(2)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
财务人员要具备基本的财务风险意识,目前,财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存在不完善的情况,集体和个人利益的矛盾,使得财务人员的职业风险相对较大,因而财务人员更要树立风险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严守法律法规,提高职业道德,加强业务素质,杜绝财务风险。
(3)建全内控机制建设,完善监督力度机制建设
高校领导要重视并基本了解内部控制制度,要真正重视财务内控制度,内部审计要强化自身的独立性,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执行情况做到全面监督,对相关控制的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进行评价,对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做到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及时改进制度执行过程中发现的薄弱环节,消除制度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