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高三,有一段樱花纷飞的季节。我和他羞涩地相互喜欢着,很纯洁的感情,并且约定携手走进苏大。可是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们左转、右转,各奔前程,最终,他走进了矿大,而我如今就读于南中医。回想起我们的志愿填报,依然颇多感慨。
选修等级,注定别离
等待分数的那几天。相当漫长。查分的日子终于到来,我手指颤抖着拨通了号码。分数一门一门报了出来,前面的成绩好得让我难以置信,可当我最后听到物理等级为“C”时,突然觉得世界塌了,这个C意味着我将没有资格填报本科。晚上接到了他的电话,我们都清楚了对方的成绩,他语数外总分没我高,但两门选修的等级相当高,一个“A”一个“A+”,而我尽管语数外总分很高,但选修却只有一个“A”一个“C”。放下话筒,莫名地,我的眼泪开始哗哗地流。
约定,是横亘在理想与现实间的桥梁
我带着无尽的焦虑与期待不断地打电话咨询班主任,“老师,我的这种情况到底能不能上本科啊?”而老师的回答则是从“可以”到“希望还是蛮大的”再到“实在不行,你去念民办本科”既而“你复读也可以,以你这样的水平复读一年,明年上一个名牌大学肯定是没问题的。”这样不断地变化,毫不留情地吞噬着我仅存的一点希望,直到全部消亡。在这短暂的几天里,他也开始了忙碌,把他的成绩条送到了一位资深老教师的手里,希望能从那里得到宝贵的建议。我们对于志愿的填报有太多的疑惑,所以尽自己所能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地了解志愿填报相关信息。
一本批次的同学相继接到学校的通知去填志愿了,而我作为一位特殊的考生(高考总分较高,等级不符合要求)也来到了学校。我和他又坐到了一起,只是这次没有了以往的轻松,气氛显得略微凝重。我静静地坐在他的身边,看着他在《招生考试报》上圈圈点点。仔细选择着。突然,他停止翻动,目光紧盯着某一页,我抬眼望去,“苏州大学”这几个字刺痛了我的双眸。我也屏住了呼吸,默默看着它,我知道此刻有一种奇怪的东西在我们内心形成,不可名状,却在撕咬着我们的心,我们都在安静地忍受着。
夏日的热浪翻滚着青葱树木特有的气息弥漫在整个教室,时间在他的笔下慢慢而安静地流淌。许久。他填好了他的表格,第一志愿——中国矿业大学。我含笑凝望着他,那一刻,我读懂了他眼中的失落。但更多的是坚定。我们都认识到,理想与现实之间有一段无法逾越的坎儿,当它横亘在你面前时,你就要认真对待,美好的约定或许是为这道坎儿塔建的桥梁,但是当它不够稳固时,请选择另一条路到达彼岸。
我在路上,独自黯然
不久,我接到了他的电话:“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被矿大录取了!仅仅比它高了两分,好玄啊!”其实,说实话,听到他被录取时,内心的失落与忧伤反而更加强烈,我觉得整个世界都在抛弃我,无边的黑暗与泪水如汹涌的海水将我淹没。此时,班主任的一个电话给我带来了些许光明。他说:“有一场高考咨询会在徐州举办,你可以到那里去和高校的相关负责人直接交流,看看他们能不能录取你这样的考生。”于是带着希望,我上路了。
在咨询会的现场,看到那么多优秀考生和家长还在不厌其烦询问着。我感到了自己的渺小,原来自己一直都是井底之蛙,我觉得自己已经没有勇气去面对了。但是既然来了,哪怕只有百分之零点一的希望,我也要付出百分之一千的努力去争取,所以我开始逐个与高校招办的负责人交谈。一所高校对我摇头,我就再满怀希望换到另一所,直到我问遍了现场的所有高校。下午,咨询会结束了,看着先前的热闹非凡一瞬间灰飞烟灭,只留下空旷的场地和满地的宣传单,落寞孤单的我再也控制不住满肚子的委屈,我蜷缩在角落里,伤心地哭了。我的大学在哪里啊?我的未来呢?我的天空从此黯然。
窗外,阳光似火,草木蓊郁,可我看到的只有灰暗,我只觉得前途一片渺茫。我不甘心这么多年的奋斗换来的就是这样的结局,所以,我选择了复读,我愿意再付出一年的时间来实现我的理想。只是对于高四,我总有那么一点害怕与抵触。我觉得高四的人需要有更好的心理素质,他可以坦然接受所有的失败与挫折,可是我做不到,但是我别无选择。于是我开始不断地联系复读学校,辛苦劳累的生活压得我无处可逃,加之心头的那份不甘,我觉得自己像座火山,迟早会爆发的。
我的大学,是天空绽放的色彩
就在我对大学已经不抱任何幻想,准备卷土重来的时候,七月的天空却突然绽放出了绚丽的色彩。因为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出台了新的政策,有一“C”但语数外成绩在355分以上的考生有资格填报本科了,并且省内的高校纷纷亮出了他们的预估分数线。像我一样的考生终于有机会在2008年的这个夏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临选择。我在贴出来的十几所高校中反复寻找、斟酌,挑选着自己的最终归宿,惊喜而谨慎。
突然,苏大映入我的眼帘,我愣住了,心中一阵狂喜,原来你是可以容纳我的,苏大!可是她只有两个专业供我选择,而且是我不喜欢的专业,我又一次陷入了僵局,我该如何抉择?反复思考之后,我决定放弃。我相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只为了进这个学校而选了我不喜欢的专业,那我宁愿错过,是的,苏大,这一次我们又要错过。我还在寻找着,最后为了保证自己能有一个大学上。我选了三所大学。A志愿本该冲一冲的,我却选择了稳一稳;而B志愿是按照保底思路选择的;C志愿的保底院校更是选择以往录取分数相当低的。我明白我没有那么大的胆量去拿我的未来做赌注。最后我把志愿表送到年级主任那里,请他提点建议,确保没问题之后才放心地提交了我的志愿表。
很快,我收到了录取通知书,这个来之不易的大学终于可以让我放松心情了。炽烈的阳光透过白云激情地释放着,它斜射到桌角,在我的水杯中跳动。志愿填报的焦虑与忧愁在此刻终于可以散发、远去。我想就让它凝结吧,成为一本厚重的画册,让我随时去品味回想。曾经的美好约定还在,或许那是催人奋进的动力吧,人终究是要面对现实的。
错过了约定,却是一次思想的历练
“喂,我被南京中医药大学录取了,好高兴啊!”
“呦,那就先恭喜了啊!”
“哈哈,大家同喜同喜嘛!”
“以后生病了去找你可要给点优惠啊!”
“那是那是,以后你要是来找我看病,一定是打一针送一针,住一个月的院再另送一个月!”
“哈哈哈哈!”
如此。我们在玩笑中结束了那份朦胧的感情。谁都没有挑明,但我们都在乎曾经拥有。我和他都很现实,没有被约定羁绊,结合实际情况做出了无悔的选择,这也就决定了我们从此注定分离,一个在南京,一个在徐州。
经历高考,终于明白她给予我们的是一次思想的历练,树立的目标尽管没有实现,但除了遗憾、伤痕,还有人生。如今我们在大学校园里依然努力着,也都有了属于自己的更高的人生目标,回想那段时光,美好依旧,虽然已被遗失。
(编校 刘 馨)
选修等级,注定别离
等待分数的那几天。相当漫长。查分的日子终于到来,我手指颤抖着拨通了号码。分数一门一门报了出来,前面的成绩好得让我难以置信,可当我最后听到物理等级为“C”时,突然觉得世界塌了,这个C意味着我将没有资格填报本科。晚上接到了他的电话,我们都清楚了对方的成绩,他语数外总分没我高,但两门选修的等级相当高,一个“A”一个“A+”,而我尽管语数外总分很高,但选修却只有一个“A”一个“C”。放下话筒,莫名地,我的眼泪开始哗哗地流。
约定,是横亘在理想与现实间的桥梁
我带着无尽的焦虑与期待不断地打电话咨询班主任,“老师,我的这种情况到底能不能上本科啊?”而老师的回答则是从“可以”到“希望还是蛮大的”再到“实在不行,你去念民办本科”既而“你复读也可以,以你这样的水平复读一年,明年上一个名牌大学肯定是没问题的。”这样不断地变化,毫不留情地吞噬着我仅存的一点希望,直到全部消亡。在这短暂的几天里,他也开始了忙碌,把他的成绩条送到了一位资深老教师的手里,希望能从那里得到宝贵的建议。我们对于志愿的填报有太多的疑惑,所以尽自己所能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地了解志愿填报相关信息。
一本批次的同学相继接到学校的通知去填志愿了,而我作为一位特殊的考生(高考总分较高,等级不符合要求)也来到了学校。我和他又坐到了一起,只是这次没有了以往的轻松,气氛显得略微凝重。我静静地坐在他的身边,看着他在《招生考试报》上圈圈点点。仔细选择着。突然,他停止翻动,目光紧盯着某一页,我抬眼望去,“苏州大学”这几个字刺痛了我的双眸。我也屏住了呼吸,默默看着它,我知道此刻有一种奇怪的东西在我们内心形成,不可名状,却在撕咬着我们的心,我们都在安静地忍受着。
夏日的热浪翻滚着青葱树木特有的气息弥漫在整个教室,时间在他的笔下慢慢而安静地流淌。许久。他填好了他的表格,第一志愿——中国矿业大学。我含笑凝望着他,那一刻,我读懂了他眼中的失落。但更多的是坚定。我们都认识到,理想与现实之间有一段无法逾越的坎儿,当它横亘在你面前时,你就要认真对待,美好的约定或许是为这道坎儿塔建的桥梁,但是当它不够稳固时,请选择另一条路到达彼岸。
我在路上,独自黯然
不久,我接到了他的电话:“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被矿大录取了!仅仅比它高了两分,好玄啊!”其实,说实话,听到他被录取时,内心的失落与忧伤反而更加强烈,我觉得整个世界都在抛弃我,无边的黑暗与泪水如汹涌的海水将我淹没。此时,班主任的一个电话给我带来了些许光明。他说:“有一场高考咨询会在徐州举办,你可以到那里去和高校的相关负责人直接交流,看看他们能不能录取你这样的考生。”于是带着希望,我上路了。
在咨询会的现场,看到那么多优秀考生和家长还在不厌其烦询问着。我感到了自己的渺小,原来自己一直都是井底之蛙,我觉得自己已经没有勇气去面对了。但是既然来了,哪怕只有百分之零点一的希望,我也要付出百分之一千的努力去争取,所以我开始逐个与高校招办的负责人交谈。一所高校对我摇头,我就再满怀希望换到另一所,直到我问遍了现场的所有高校。下午,咨询会结束了,看着先前的热闹非凡一瞬间灰飞烟灭,只留下空旷的场地和满地的宣传单,落寞孤单的我再也控制不住满肚子的委屈,我蜷缩在角落里,伤心地哭了。我的大学在哪里啊?我的未来呢?我的天空从此黯然。
窗外,阳光似火,草木蓊郁,可我看到的只有灰暗,我只觉得前途一片渺茫。我不甘心这么多年的奋斗换来的就是这样的结局,所以,我选择了复读,我愿意再付出一年的时间来实现我的理想。只是对于高四,我总有那么一点害怕与抵触。我觉得高四的人需要有更好的心理素质,他可以坦然接受所有的失败与挫折,可是我做不到,但是我别无选择。于是我开始不断地联系复读学校,辛苦劳累的生活压得我无处可逃,加之心头的那份不甘,我觉得自己像座火山,迟早会爆发的。
我的大学,是天空绽放的色彩
就在我对大学已经不抱任何幻想,准备卷土重来的时候,七月的天空却突然绽放出了绚丽的色彩。因为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出台了新的政策,有一“C”但语数外成绩在355分以上的考生有资格填报本科了,并且省内的高校纷纷亮出了他们的预估分数线。像我一样的考生终于有机会在2008年的这个夏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临选择。我在贴出来的十几所高校中反复寻找、斟酌,挑选着自己的最终归宿,惊喜而谨慎。
突然,苏大映入我的眼帘,我愣住了,心中一阵狂喜,原来你是可以容纳我的,苏大!可是她只有两个专业供我选择,而且是我不喜欢的专业,我又一次陷入了僵局,我该如何抉择?反复思考之后,我决定放弃。我相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只为了进这个学校而选了我不喜欢的专业,那我宁愿错过,是的,苏大,这一次我们又要错过。我还在寻找着,最后为了保证自己能有一个大学上。我选了三所大学。A志愿本该冲一冲的,我却选择了稳一稳;而B志愿是按照保底思路选择的;C志愿的保底院校更是选择以往录取分数相当低的。我明白我没有那么大的胆量去拿我的未来做赌注。最后我把志愿表送到年级主任那里,请他提点建议,确保没问题之后才放心地提交了我的志愿表。
很快,我收到了录取通知书,这个来之不易的大学终于可以让我放松心情了。炽烈的阳光透过白云激情地释放着,它斜射到桌角,在我的水杯中跳动。志愿填报的焦虑与忧愁在此刻终于可以散发、远去。我想就让它凝结吧,成为一本厚重的画册,让我随时去品味回想。曾经的美好约定还在,或许那是催人奋进的动力吧,人终究是要面对现实的。
错过了约定,却是一次思想的历练
“喂,我被南京中医药大学录取了,好高兴啊!”
“呦,那就先恭喜了啊!”
“哈哈,大家同喜同喜嘛!”
“以后生病了去找你可要给点优惠啊!”
“那是那是,以后你要是来找我看病,一定是打一针送一针,住一个月的院再另送一个月!”
“哈哈哈哈!”
如此。我们在玩笑中结束了那份朦胧的感情。谁都没有挑明,但我们都在乎曾经拥有。我和他都很现实,没有被约定羁绊,结合实际情况做出了无悔的选择,这也就决定了我们从此注定分离,一个在南京,一个在徐州。
经历高考,终于明白她给予我们的是一次思想的历练,树立的目标尽管没有实现,但除了遗憾、伤痕,还有人生。如今我们在大学校园里依然努力着,也都有了属于自己的更高的人生目标,回想那段时光,美好依旧,虽然已被遗失。
(编校 刘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