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再加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产生活用电需求也越来越高,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对电力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是电网运行中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是保护系统稳定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因此,为了更好地保证电网运行质量,就必须保证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如今智能变电机电保护系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在保证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进行详细分析,保证了电网的运行质量。
关键词: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模式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7-0130-01
1 电力能源重要性分析
电力能源是居民生活与社会生产的主要能源,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电力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提高,为了更好地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我国电网建设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比如智能变电站在电网机电保护系统中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系统是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是保证电力系统稳定可靠运行的关键措施,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必须选择可靠性高的继电保护设备,才能够确保变电站的运行可靠,进而提高继电保护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随着社会用电需求的不断提高,也给电力系统负荷造成了一定的压力,所以当下变电站经常出现故障和问题。对此,相关技术人员就必须对继电保护的可靠性进行深入的研究,保證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进而才能够促进电力系统稳定发展。
2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电力建设的不断进步,智能电网已经成为了当今电网的发展趋势,智能电网与传统电网相比具有更多的优势和特点,在提高电网质量和效率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传统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显然无法满足电网发展需求,在此背景下,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运用而生,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是由现代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多项技术集为一体的新型变电站继电保护,其中硬件与软件均实现了智能化发展。功能分散和数据分享是智能变电站的重要体征体现[1]。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中涉及到诸多元件,并且其结构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要求包括可靠性、实时性、同步性,只有保证了智能变电站的这些要求,才能够更好地保证变电站继电保护的有效性。与传统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能够更好地提高其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而为电网的可靠运行提供保障。智能变电站的实现可以有效避免设计问题的出现,智能化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对于智能变电站而言,其主要是利用技术手段实现对电力系统的保护和控制。在智能变电站机电保护系统运行过程中,其影响因素比较多,比如信息质量、运行环境都会对机电保护系统产生不利的影响[2]。对此,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保证智能系统的安全可靠。在电网建设中,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其不仅可以满足电网建设的实际需求,同时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电网建设朝智能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因此,作为技术人员,应该切实加强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
3 提高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的策略
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是否安全可靠,与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为了更好地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就必须保证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使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在电力系统运行中能够充分发挥其保护和控制作用,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文章提出几点提高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的策略,具体如下:
3.1 加强变压器的保护配置
变压器是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中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加强变压器的保护配置,可以更好地提高变电站的可靠性。在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运行过程中,变压器是电压控制与调节装置的重要系统,同时也是进行配电保护的重要装置,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变压器的稳定性,可以将分布式配置应用于变压器中,以此来实现差动功能继电保护。同时,还可以采取集中式配置的方法加强对变压器装置的后备保护。另外,在加强变压器的保护配置中,微机保护也是一种可靠的措施,在具有较强处理能力、记忆能力的基础上,其还具有较强的保护和测控功能。微机保护利用网络接口可以实现对设备状态的分析,同时将分析结果进行上传,进而可以及时根据实际情况对定值进行修改,最终达到加强变压器保护的目的。通过加强变压器保护配置,可以有效提高变压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而提高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
3.2 落实线路保护配置工作
对于电力系统而言,线路保护配置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线路保护配置可以对系统中各级电压的间隔单元进行有效的保护和控制,同时还具备保护、测量、通信监视等多种功能。在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运行中,为了更好地提高其可靠性,就必须严格落实线路保护配置工作。比如相关技术人员可以采取基于纵差联动方法对电力系统中线路保护装置进行保护,这主要分为集中式和后背式两种线路配置保护方法。通过加强线路保护配置工作,可以使电力系统中的变电站得到有效的配电线路控制保护,确保变电站正常发挥各项功能,进而提高电力系统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3 优化运维模式
为了更好地提高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还需要对其运维模式进行不断的优化。比如在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运行中,需要加大对设备信息的监测,保证智能终端和合并单元之间的距离。同时还需要实现过程层网络的交换接间隔,保证网络以及交换接得到有效的管理和调度。在整个维护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需求和要求,对运行支持和动态评价等进行明确,这样可以更好地对关键技术进行重点明确,进而促进变电站的正常有序运行。另外,对于继电保护系统中的管理体系也需要进行相应的优化和改进,比如针对技术原则、运行标准等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要求不断地创新,保证变电站运行得到实时有效的监测。这也可以为变电站状态检修提供重要的保障。当继电保护系统管理体系中监控和分析能力得到了强化,那么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也能得到提高。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与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得到不保证,那么就会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造成影响,甚至导致故障和问题的发生。因此,在电力系统建设中,要确保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比如加强变压器的保护配置,落实线路保护配置工作等,这样可以有效提高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进而为电力系统的可靠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 超.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3.
[2]王同文,谢 民,孙月琴,等.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06):58~66.
收稿日期:2018-8-16
作者简介:吴 冰(1986-),男,重庆人,工程师,硕士,从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相关工作。
关键词: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模式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7-0130-01
1 电力能源重要性分析
电力能源是居民生活与社会生产的主要能源,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电力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提高,为了更好地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我国电网建设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比如智能变电站在电网机电保护系统中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系统是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是保证电力系统稳定可靠运行的关键措施,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必须选择可靠性高的继电保护设备,才能够确保变电站的运行可靠,进而提高继电保护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随着社会用电需求的不断提高,也给电力系统负荷造成了一定的压力,所以当下变电站经常出现故障和问题。对此,相关技术人员就必须对继电保护的可靠性进行深入的研究,保證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进而才能够促进电力系统稳定发展。
2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电力建设的不断进步,智能电网已经成为了当今电网的发展趋势,智能电网与传统电网相比具有更多的优势和特点,在提高电网质量和效率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传统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显然无法满足电网发展需求,在此背景下,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运用而生,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是由现代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多项技术集为一体的新型变电站继电保护,其中硬件与软件均实现了智能化发展。功能分散和数据分享是智能变电站的重要体征体现[1]。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中涉及到诸多元件,并且其结构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要求包括可靠性、实时性、同步性,只有保证了智能变电站的这些要求,才能够更好地保证变电站继电保护的有效性。与传统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能够更好地提高其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而为电网的可靠运行提供保障。智能变电站的实现可以有效避免设计问题的出现,智能化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对于智能变电站而言,其主要是利用技术手段实现对电力系统的保护和控制。在智能变电站机电保护系统运行过程中,其影响因素比较多,比如信息质量、运行环境都会对机电保护系统产生不利的影响[2]。对此,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保证智能系统的安全可靠。在电网建设中,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其不仅可以满足电网建设的实际需求,同时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电网建设朝智能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因此,作为技术人员,应该切实加强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
3 提高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的策略
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是否安全可靠,与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为了更好地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就必须保证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使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在电力系统运行中能够充分发挥其保护和控制作用,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文章提出几点提高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的策略,具体如下:
3.1 加强变压器的保护配置
变压器是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中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加强变压器的保护配置,可以更好地提高变电站的可靠性。在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运行过程中,变压器是电压控制与调节装置的重要系统,同时也是进行配电保护的重要装置,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变压器的稳定性,可以将分布式配置应用于变压器中,以此来实现差动功能继电保护。同时,还可以采取集中式配置的方法加强对变压器装置的后备保护。另外,在加强变压器的保护配置中,微机保护也是一种可靠的措施,在具有较强处理能力、记忆能力的基础上,其还具有较强的保护和测控功能。微机保护利用网络接口可以实现对设备状态的分析,同时将分析结果进行上传,进而可以及时根据实际情况对定值进行修改,最终达到加强变压器保护的目的。通过加强变压器保护配置,可以有效提高变压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而提高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
3.2 落实线路保护配置工作
对于电力系统而言,线路保护配置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线路保护配置可以对系统中各级电压的间隔单元进行有效的保护和控制,同时还具备保护、测量、通信监视等多种功能。在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运行中,为了更好地提高其可靠性,就必须严格落实线路保护配置工作。比如相关技术人员可以采取基于纵差联动方法对电力系统中线路保护装置进行保护,这主要分为集中式和后背式两种线路配置保护方法。通过加强线路保护配置工作,可以使电力系统中的变电站得到有效的配电线路控制保护,确保变电站正常发挥各项功能,进而提高电力系统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3 优化运维模式
为了更好地提高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还需要对其运维模式进行不断的优化。比如在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运行中,需要加大对设备信息的监测,保证智能终端和合并单元之间的距离。同时还需要实现过程层网络的交换接间隔,保证网络以及交换接得到有效的管理和调度。在整个维护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需求和要求,对运行支持和动态评价等进行明确,这样可以更好地对关键技术进行重点明确,进而促进变电站的正常有序运行。另外,对于继电保护系统中的管理体系也需要进行相应的优化和改进,比如针对技术原则、运行标准等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要求不断地创新,保证变电站运行得到实时有效的监测。这也可以为变电站状态检修提供重要的保障。当继电保护系统管理体系中监控和分析能力得到了强化,那么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也能得到提高。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与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得到不保证,那么就会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造成影响,甚至导致故障和问题的发生。因此,在电力系统建设中,要确保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比如加强变压器的保护配置,落实线路保护配置工作等,这样可以有效提高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进而为电力系统的可靠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 超.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3.
[2]王同文,谢 民,孙月琴,等.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06):58~66.
收稿日期:2018-8-16
作者简介:吴 冰(1986-),男,重庆人,工程师,硕士,从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