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开展的今天,如何利用好技能竞赛这个平台提升教学成效,贴近企业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良性循环,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技能竞赛;项目化教学;课程改革;教学成效
职业学校一直在进行各种各样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但这些以教研为主导的职业教育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内容远离工作实践的问题。国家通过“职业院校的技能竞赛”这一创新型制度,将引领职业院校的课程改革和专业建设方向。通过职业院校技能竞赛这一平台为职业院校教学建立贴近实际的评价标准和考核体系,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指明方向。
一、职业学校教育现状
1.教学现状。根据毕业生到制药企业及医药物流企业工作的表现来看,大部分学生进入企业后不能尽快独立工作,实际操作能力较差,还有的毕业生进入岗位后依然不熟悉操作流程,给企业增加了很多额外的负担。
2.学生现状。据研究,职校学生自我约束力不强,意志力薄弱,欠缺自信心,但是对技能的学习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以本校1500多校学生为例,64.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不足,50.2%的学生非常愿意参加技能训练,积极性很高。
3.企业需求。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与人才结构的调整,一专多能型“通才”将是企业人才需求的基本发展趋势。以纬创资通(昆山)有限公司为例,技术工人比例偏低,中级工以下占生产工人的84.2%,缺乏高质量人才以及后备力量的现象已严重影响企业发展;30岁以下的高级技師仅占中、高级技师的7.46%。
二、技能竞赛现状
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的主题展现了现代生产工艺衔接教学的改革成果,展示团队合作的精神和职业素养。在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加入新设备和新技术,让学生和教师充分认识产业的需求,加强校企间的合作。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与企业需求的领域紧密相关,对行业标准和企业要求有着充分的体现。
三、以技能竞赛为抓手提升教学成效
1.以赛促教。(1)更新教学理念。 技能大赛的评价标准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息息相关。学校把教学内容与行业要求、教学目标与技能有机结合,教师熟悉了企业对未来员工的高素质要求,并及时更新知识。(2) 优化教师队伍。技能竞赛充分体现了各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高低,而教师是学生培养的主导者,这就需求教师既是教师,又是高技能专家。通过技能大赛,本校教师都达到或者超过了高级技工的能力要求。(3) 建设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建设和技能大赛相得益彰,各参赛成员更换先进的设备,以备在比赛中拔得头筹。仪器的更新换代推进实训基地建设,而实训基地建设又促进了教师、学生技能的提高,提升了技能大赛的成效。
2.以赛促学。在教学中有效地利用竞赛机制。项目设置依据职业技能大赛考核的技术标准和要求设置,贴近实际,学生通过参加比赛增强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专业技能,实现“零距离”上岗。
3.以赛促改。(1)以技能竞赛为引领,优化课程教学目标,改变教学模式。大赛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相互联系,有利于上岗学生的技能培训。着重说明理论对岗位综合能力形成的基础作用,结合技能竞赛标准调整课程教学目标,建立适应职业技能岗位的学习机制,整合、优化课程体系。(2) 技能大赛考核形式与日常教学的融合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将考试内容与课程设置结合,使得考试内容涵盖不同教学内容。以单个教学项目的操作过程为主线,考核的步骤是技能大赛的重点,这样确保学生学习的完整性,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这样的途径,就实现了竞赛模式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
4.相长赛教通过竞赛的引领,不断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从而能更好地利用技能竞赛检验课程教学成果,进而形成良性循环,不断提升教学成效。
四、总结
竞赛鞭策教学,改革统领发展,调整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加强技能教学,促进教育改革。在初期改革取得一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如何深化课程的教学改革,进一步放大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效应,充分发挥技能大赛的导向作用,以带动整个职业教育的发展,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问题。
关键词:技能竞赛;项目化教学;课程改革;教学成效
职业学校一直在进行各种各样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但这些以教研为主导的职业教育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内容远离工作实践的问题。国家通过“职业院校的技能竞赛”这一创新型制度,将引领职业院校的课程改革和专业建设方向。通过职业院校技能竞赛这一平台为职业院校教学建立贴近实际的评价标准和考核体系,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指明方向。
一、职业学校教育现状
1.教学现状。根据毕业生到制药企业及医药物流企业工作的表现来看,大部分学生进入企业后不能尽快独立工作,实际操作能力较差,还有的毕业生进入岗位后依然不熟悉操作流程,给企业增加了很多额外的负担。
2.学生现状。据研究,职校学生自我约束力不强,意志力薄弱,欠缺自信心,但是对技能的学习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以本校1500多校学生为例,64.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不足,50.2%的学生非常愿意参加技能训练,积极性很高。
3.企业需求。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与人才结构的调整,一专多能型“通才”将是企业人才需求的基本发展趋势。以纬创资通(昆山)有限公司为例,技术工人比例偏低,中级工以下占生产工人的84.2%,缺乏高质量人才以及后备力量的现象已严重影响企业发展;30岁以下的高级技師仅占中、高级技师的7.46%。
二、技能竞赛现状
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的主题展现了现代生产工艺衔接教学的改革成果,展示团队合作的精神和职业素养。在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加入新设备和新技术,让学生和教师充分认识产业的需求,加强校企间的合作。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与企业需求的领域紧密相关,对行业标准和企业要求有着充分的体现。
三、以技能竞赛为抓手提升教学成效
1.以赛促教。(1)更新教学理念。 技能大赛的评价标准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息息相关。学校把教学内容与行业要求、教学目标与技能有机结合,教师熟悉了企业对未来员工的高素质要求,并及时更新知识。(2) 优化教师队伍。技能竞赛充分体现了各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高低,而教师是学生培养的主导者,这就需求教师既是教师,又是高技能专家。通过技能大赛,本校教师都达到或者超过了高级技工的能力要求。(3) 建设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建设和技能大赛相得益彰,各参赛成员更换先进的设备,以备在比赛中拔得头筹。仪器的更新换代推进实训基地建设,而实训基地建设又促进了教师、学生技能的提高,提升了技能大赛的成效。
2.以赛促学。在教学中有效地利用竞赛机制。项目设置依据职业技能大赛考核的技术标准和要求设置,贴近实际,学生通过参加比赛增强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专业技能,实现“零距离”上岗。
3.以赛促改。(1)以技能竞赛为引领,优化课程教学目标,改变教学模式。大赛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相互联系,有利于上岗学生的技能培训。着重说明理论对岗位综合能力形成的基础作用,结合技能竞赛标准调整课程教学目标,建立适应职业技能岗位的学习机制,整合、优化课程体系。(2) 技能大赛考核形式与日常教学的融合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将考试内容与课程设置结合,使得考试内容涵盖不同教学内容。以单个教学项目的操作过程为主线,考核的步骤是技能大赛的重点,这样确保学生学习的完整性,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这样的途径,就实现了竞赛模式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
4.相长赛教通过竞赛的引领,不断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从而能更好地利用技能竞赛检验课程教学成果,进而形成良性循环,不断提升教学成效。
四、总结
竞赛鞭策教学,改革统领发展,调整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加强技能教学,促进教育改革。在初期改革取得一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如何深化课程的教学改革,进一步放大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效应,充分发挥技能大赛的导向作用,以带动整个职业教育的发展,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