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挫折;自我调控;调整心态
【活动重点】面对挫折的态度和应对方式。
【活动难点】使学生学会自我调控,正确面对挫折,并能积极有效地排解挫折。
【活动准备】多媒体音乐《真心英雄》、记录用纸。
【活动方法】事例剖析法、讨论法、故事法。
【活动对象】高一年级。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故事1:在日本某著名企业的一次高级管理人员的公开招聘中,有一位平素成绩优异、对未来踌躇满志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因未被录取而自杀了。三年后,当该企业的负责人查询电脑整理材料时,竟意外地发现那位自杀的应聘者实际是所有应聘者中成绩最好的,只是工作人员在统计时由于电脑操作失误,他未被录取。那个企业的负责人在真相大白后,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为电脑操作的失误深表遗憾,为这位大学生的不幸感到惋惜。但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我却感到庆幸。”
师:故事的结局的确令人遗憾。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想到了什么?
教师归纳:在每一次的应聘中,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许许多多被淘汰者。其实,参与竞争就意味着必须面对成功或失败这两种结果。婴儿摇摇摆摆、蹒跚学步的情景我们都见过,正因为没有放弃,所以在经历了无数次的跌倒之后,才学会了走路。人可以被某一次竞争所淘汰,但万万不能被生活所淘汰。人生之路,曲曲折折。万事如意,心想事成,那只是美好的愿望。人生路上,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那什么是挫折?当挫折来临时,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什么是挫折
师:请同学们结合自身实际或身边的人和事谈谈:你认为什么是挫折。
通俗地说,挫折就是“碰钉子”。在生活中:指挫败、阻挠、障碍的意思。在心理学上,指一种情绪状态。即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干扰或阻碍,致使预定目标不能实现,与之相应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比如,考试成绩不理想;与同学交往发生了矛盾;父母对自己行为的不理解等。
挫折可能引起一系列身心反应,诸如,全身紧张、焦虑、难以入睡、愤怒、抑郁、苦恼、烦燥、攻击等。持久的负性情绪,还会引起生理器官功能失调,如消化不良、失眠等。因此,当挫折来临时,我们一定要以积极的方式去面对。
师:(挫折的意义)你认为挫折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任何事物都具有双面性,挫折同样也具有双重性,它既可以使弱者倒下去,也可以使强者站起来。适度的挫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可以帮助人们驱走惰性,促使人奋进。有这么一个故事,或许对大家有所启示。
故事2:草地上有一个蛹,被一个小孩发现并带回了家。过了几天,蛹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长时间,身子似乎被卡住了,一直出不来。天真的孩子看到蛹中的蝴蝶痛苦挣扎的样子十分不忍。于是,他便拿起剪刀把蛹壳剪开,帮助蝴蝶脱蛹出来。然而,由于这只蝴蝶没有经过破蛹前必须经过的痛苦挣扎,以致出壳后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就死了。自然,这只蝴蝶的欢乐也就随着它的死亡而永远地消失了。
师:请问大家,从这个小故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教师总结:这个小故事说明了一个人生的道理,要得到欢乐就必须能够承受痛苦和挫折。这是对人的磨炼,也是一个人成长必经的过程。没有挫折的人生是不完美的,没有经历挫折,也就没有风雨之后的彩虹。
三、面对挫折
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肯定遇到过这样那样的挫折,请大家在老师刚才发给你们的纸上,写出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挫折。
对学生写出的挫折进行分类:学习、生活、情感、人际交往等。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面对挫折,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解决呢?
每组推荐一至两名学生讲给全班学生听:解决挫折的方法。
教师归纳:面对挫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应对方式和解决方法。从刚才大家的讨论中将我们应对挫折的解决方法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主要方法:
1.接受现实
面对生活中的不顺心、不如意,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抱怨,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那只会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不顺心、越来越不如意。因为,抱怨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当我们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时,与其一味地抱怨,还不如接受现实,请记住:“改变我们所能改变的,接受我们所不能改变的。”
富兰克林·罗斯福八岁时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虽然在以后多年的生活里,他尽一切努力想恢复两腿的功能,但始终未能如愿。面对自己的身体,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接受了身体残疾的现实,凭着他充满智慧的头脑和坚韧的意志入主白宫,成为了美国总统。
2.合理宣泄
面对挫折,有人惆怅,有人犹豫,此时不妨找一两个亲近的人、理解你的人,把心里的话全部倾吐出来,或哭出来,或到没人的地方大声喊出来、叫出来。从心理健康角度而言,宣泄可以消除精神压力,减轻精神疲劳;同时,宣泄也是一种自我心理救护措施,它能使不良情绪得到淡化和减轻。
3.调整视角
有一位商人,因经商失败而负债累累,整天神情沮丧,萎靡不振,直到有一天他在马路上遇到一位失去双腿的残疾人神采奕奕地向他致早安。他顿时羞愧难当,回家后,在天天照的镜子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一直闷闷不乐,因为没有鞋子穿,直到我在街上看到了一个缺腿的人”。不要抱怨我们得到的太少,换个角度,我们会发现,其实我们已经拥有了很多,只是没有发现而已。
4.自我安慰
学会幽默,自我解嘲,进行自我安慰。当遭受挫折时,不妨采用阿Q的精神胜利法、“酸葡萄心理”、“失败是成功之母”、“吃亏是福”、“破财免灾”、“有失有得”等等来调节一下失衡的心理。
5.寻找心理支持
当我们遭遇挫折,不知所措又无法自己解决时,不妨寻求心理支持,求助于老师或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医生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循循善诱,会使你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中,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师:当然,面对挫折还有很多种解决方法,这里只是列举了其中的几种,当面对挫折时,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寻求合适的解决方式。
现在,我们再回头看看故事1,
1.那个企业的负责人为什么会感到庆幸?
2.如果那个应聘者就是你,你会怎样做?
(要有良好的心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四、解决问题,指点迷津
案例:高二学生王某,学习成绩一直比较优秀,高二分班后,她希望自己同样能保持学习的领先地位。但是“强中更有强中手”,第一次月考中,她的物理成绩却是班上的倒数第十,这一打击使她感到非常失望,产生退学的念头。
请问:
1.她为什么产生退学的念头?(目标未达到,产生挫折感。)
2.我们该怎样帮助她?(调整心态,调整期望值,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要付出,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五、欣赏音乐
人生遭遇挫折在所难免,正如《真心英雄》所唱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歌。
六、课堂小结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人生难免遇到挫折。挫折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催人奋进,也能使人一蹶不振。它是强者自强的开端,是弱者自卑的开始。
人生的成功不在于怎样躲避挫折的侵扰,而在于受挫后如何选择。面对挫折,我们要以积极的人生态度,主动采用合适的方法去应对,我们要经受住挫折的考验,显示出强者的意志风范,谱写出美丽的人生乐章。
七、课后拓展
以《风雨中我在成长》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文章。
【点评】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提高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是高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容易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方面,遇到各种心理困惑和问题,产生挫折感。帮助学生了解挫折,并使他们学会如何面对挫折十分必要。
本活动设计采用故事启发、歌曲欣赏、学生感受与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通过“生活在线”、“经验共享”、“心灵交汇”、“指点迷津”、“名人名言”等环节,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体验、感悟、交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突出了心理课的活动性,又注重了教学的知识性,既让学生学到了一定的应对挫折的方法,又培养了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集体、小组、个别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体验与自主探究。学生在活动中能够获得如何面对挫折的深刻认识、体验与方法,懂得面对人生中的风雨,只有以积极的心态,勇敢面对,进行自我调控,才能有效地应对挫折,拥有更美好的人生。
本设计的不足之处:联系学生实际生活还不够深入,因而使得学生对挫折的体验深度还不够。
点评人:李臻,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教育中心心理健康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
(本文获第五届“健康杯”二等奖。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四高级中学。电邮:[email protected])
编辑/李益倩 舒 娟
终校/黄炯相
【活动重点】面对挫折的态度和应对方式。
【活动难点】使学生学会自我调控,正确面对挫折,并能积极有效地排解挫折。
【活动准备】多媒体音乐《真心英雄》、记录用纸。
【活动方法】事例剖析法、讨论法、故事法。
【活动对象】高一年级。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故事1:在日本某著名企业的一次高级管理人员的公开招聘中,有一位平素成绩优异、对未来踌躇满志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因未被录取而自杀了。三年后,当该企业的负责人查询电脑整理材料时,竟意外地发现那位自杀的应聘者实际是所有应聘者中成绩最好的,只是工作人员在统计时由于电脑操作失误,他未被录取。那个企业的负责人在真相大白后,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为电脑操作的失误深表遗憾,为这位大学生的不幸感到惋惜。但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我却感到庆幸。”
师:故事的结局的确令人遗憾。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想到了什么?
教师归纳:在每一次的应聘中,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许许多多被淘汰者。其实,参与竞争就意味着必须面对成功或失败这两种结果。婴儿摇摇摆摆、蹒跚学步的情景我们都见过,正因为没有放弃,所以在经历了无数次的跌倒之后,才学会了走路。人可以被某一次竞争所淘汰,但万万不能被生活所淘汰。人生之路,曲曲折折。万事如意,心想事成,那只是美好的愿望。人生路上,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那什么是挫折?当挫折来临时,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什么是挫折
师:请同学们结合自身实际或身边的人和事谈谈:你认为什么是挫折。
通俗地说,挫折就是“碰钉子”。在生活中:指挫败、阻挠、障碍的意思。在心理学上,指一种情绪状态。即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干扰或阻碍,致使预定目标不能实现,与之相应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比如,考试成绩不理想;与同学交往发生了矛盾;父母对自己行为的不理解等。
挫折可能引起一系列身心反应,诸如,全身紧张、焦虑、难以入睡、愤怒、抑郁、苦恼、烦燥、攻击等。持久的负性情绪,还会引起生理器官功能失调,如消化不良、失眠等。因此,当挫折来临时,我们一定要以积极的方式去面对。
师:(挫折的意义)你认为挫折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任何事物都具有双面性,挫折同样也具有双重性,它既可以使弱者倒下去,也可以使强者站起来。适度的挫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可以帮助人们驱走惰性,促使人奋进。有这么一个故事,或许对大家有所启示。
故事2:草地上有一个蛹,被一个小孩发现并带回了家。过了几天,蛹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长时间,身子似乎被卡住了,一直出不来。天真的孩子看到蛹中的蝴蝶痛苦挣扎的样子十分不忍。于是,他便拿起剪刀把蛹壳剪开,帮助蝴蝶脱蛹出来。然而,由于这只蝴蝶没有经过破蛹前必须经过的痛苦挣扎,以致出壳后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就死了。自然,这只蝴蝶的欢乐也就随着它的死亡而永远地消失了。
师:请问大家,从这个小故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教师总结:这个小故事说明了一个人生的道理,要得到欢乐就必须能够承受痛苦和挫折。这是对人的磨炼,也是一个人成长必经的过程。没有挫折的人生是不完美的,没有经历挫折,也就没有风雨之后的彩虹。
三、面对挫折
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肯定遇到过这样那样的挫折,请大家在老师刚才发给你们的纸上,写出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挫折。
对学生写出的挫折进行分类:学习、生活、情感、人际交往等。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面对挫折,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解决呢?
每组推荐一至两名学生讲给全班学生听:解决挫折的方法。
教师归纳:面对挫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应对方式和解决方法。从刚才大家的讨论中将我们应对挫折的解决方法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主要方法:
1.接受现实
面对生活中的不顺心、不如意,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抱怨,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那只会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不顺心、越来越不如意。因为,抱怨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当我们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时,与其一味地抱怨,还不如接受现实,请记住:“改变我们所能改变的,接受我们所不能改变的。”
富兰克林·罗斯福八岁时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虽然在以后多年的生活里,他尽一切努力想恢复两腿的功能,但始终未能如愿。面对自己的身体,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接受了身体残疾的现实,凭着他充满智慧的头脑和坚韧的意志入主白宫,成为了美国总统。
2.合理宣泄
面对挫折,有人惆怅,有人犹豫,此时不妨找一两个亲近的人、理解你的人,把心里的话全部倾吐出来,或哭出来,或到没人的地方大声喊出来、叫出来。从心理健康角度而言,宣泄可以消除精神压力,减轻精神疲劳;同时,宣泄也是一种自我心理救护措施,它能使不良情绪得到淡化和减轻。
3.调整视角
有一位商人,因经商失败而负债累累,整天神情沮丧,萎靡不振,直到有一天他在马路上遇到一位失去双腿的残疾人神采奕奕地向他致早安。他顿时羞愧难当,回家后,在天天照的镜子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一直闷闷不乐,因为没有鞋子穿,直到我在街上看到了一个缺腿的人”。不要抱怨我们得到的太少,换个角度,我们会发现,其实我们已经拥有了很多,只是没有发现而已。
4.自我安慰
学会幽默,自我解嘲,进行自我安慰。当遭受挫折时,不妨采用阿Q的精神胜利法、“酸葡萄心理”、“失败是成功之母”、“吃亏是福”、“破财免灾”、“有失有得”等等来调节一下失衡的心理。
5.寻找心理支持
当我们遭遇挫折,不知所措又无法自己解决时,不妨寻求心理支持,求助于老师或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医生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循循善诱,会使你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中,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师:当然,面对挫折还有很多种解决方法,这里只是列举了其中的几种,当面对挫折时,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寻求合适的解决方式。
现在,我们再回头看看故事1,
1.那个企业的负责人为什么会感到庆幸?
2.如果那个应聘者就是你,你会怎样做?
(要有良好的心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四、解决问题,指点迷津
案例:高二学生王某,学习成绩一直比较优秀,高二分班后,她希望自己同样能保持学习的领先地位。但是“强中更有强中手”,第一次月考中,她的物理成绩却是班上的倒数第十,这一打击使她感到非常失望,产生退学的念头。
请问:
1.她为什么产生退学的念头?(目标未达到,产生挫折感。)
2.我们该怎样帮助她?(调整心态,调整期望值,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要付出,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五、欣赏音乐
人生遭遇挫折在所难免,正如《真心英雄》所唱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歌。
六、课堂小结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人生难免遇到挫折。挫折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催人奋进,也能使人一蹶不振。它是强者自强的开端,是弱者自卑的开始。
人生的成功不在于怎样躲避挫折的侵扰,而在于受挫后如何选择。面对挫折,我们要以积极的人生态度,主动采用合适的方法去应对,我们要经受住挫折的考验,显示出强者的意志风范,谱写出美丽的人生乐章。
七、课后拓展
以《风雨中我在成长》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文章。
【点评】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提高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是高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容易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方面,遇到各种心理困惑和问题,产生挫折感。帮助学生了解挫折,并使他们学会如何面对挫折十分必要。
本活动设计采用故事启发、歌曲欣赏、学生感受与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通过“生活在线”、“经验共享”、“心灵交汇”、“指点迷津”、“名人名言”等环节,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体验、感悟、交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突出了心理课的活动性,又注重了教学的知识性,既让学生学到了一定的应对挫折的方法,又培养了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集体、小组、个别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体验与自主探究。学生在活动中能够获得如何面对挫折的深刻认识、体验与方法,懂得面对人生中的风雨,只有以积极的心态,勇敢面对,进行自我调控,才能有效地应对挫折,拥有更美好的人生。
本设计的不足之处:联系学生实际生活还不够深入,因而使得学生对挫折的体验深度还不够。
点评人:李臻,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教育中心心理健康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
(本文获第五届“健康杯”二等奖。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四高级中学。电邮:[email protected])
编辑/李益倩 舒 娟
终校/黄炯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