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OMI患者PAI-1、AT-Ⅲ与颈动脉IMT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国医药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x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抗凝血酶-Ⅲ(AT-Ⅲ)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共入选56例OMI患者,采用B-型超声诊断仪检查颈动脉IMT,同时检测AT-Ⅲ、PAI-1水平。以颈动脉IMT作因变量,AT-Ⅲ。PAI-1,血浆纤维蛋白原(FBN)等13个变量作为自变量,采用逐步筛选法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PAI-1等7个变量进入方程:IMT=-0.5431+0.0438FBN+00831PAI-1+0.0024SBp+0.0
其他文献
肝小静脉闭塞病(Hepatic veno-occlusive disease,VOD/HVOD)是指肝小叶中央静脉和小叶下静脉损伤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而产生的肝内窦后性门静脉高压症。VOD的总体死亡率为20%~50%,重型
基于3G自身的特点,重点从运维和业务等角度分析了3G网络使用IPv4组网面临的一些问题,指出了网络向IPv6迁移后的优点和迁移过程中将遇到的挑战,最后给出了3G网络从IPv4向IPv6迁移时可采取的一些策略。
网络可用性和网络性能是网络监测系统主要监测的对象,目前国内外的网络监测系统大都采用综合监测网络性能和网络可用性的方法。本文分析了综合监测方法的特点,指出了综合监测方法在监测网络可用性时存在的问题,尤其当网络规模扩大时,这种问题更为严重,由此提出了一种分离监测网络可用性和网络性能的方法SNPNA。数学分析与实际测试结果表明,SNPNA能够提高网络监测效率。
血管紧张素Ⅱ通过增加趋化蛋白和多种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促进血管内膜单核巨噬细胞的聚集和淋巴细胞的侵润;同时激活NADH/NADPH氧化酶系统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减少NO,并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