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公路工程项目的快速发展,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项目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为了提高我国公路工程路面结构的质量,使其加强公路使用性能,延长公路使用年限,那么就需对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本着以质量第一,精心施工的原则,并对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要点进行掌握,这样才能提高公路沥青路面结构的施工质量,进而确保公路沥青路面结构具备平整、坚实、稳定、耐久等多种特点。本文通过对公路沥青路面常见问题与施工要点进行分析,使其可有效的提高公路工程路面结构的质量。
关键词: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在公路工程投入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公路路面常年的经受着超重量与荷载的现象,所以很易造成路面裂缝的问题现象,严重的还会破坏公路沥青路面结构,使其影响行车人员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为了提高公路路面层直接的粘结性,施工人员可通过设置粘层油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由于把粘层油设置在公路沥青路面,容易造成公路路面的泛油与推佣的现象,所以公路沥青路面还是存在诸多的问题。
1.公路沥青路面存在的问题
1.1公路沥青路面裂缝问题
由于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是属于沥青材质的,而这种材质在高温天气影响下,就容易出现油包的问题现象。另外公路沥青路面经常年重量的荷载,很容易导致道路的沉降,这样就会引发沥青路面出现裂缝的问题,特别针对于雨雪天气,使其会更大程度上的加快沥青路面开裂的问题。而由于公路沥青路面出现裂缝,不仅会影响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并还会对公路沥青路面的稳定性、平整性造成影响,进而对行驶人员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1.2公路沥青路面积水问题
由于公路沥青路面处于露天的状态,所以一旦遇到多雨的季节,就很容易造成公路沥青路面大量积水的问题现象,同时,受公路沥青路面温高温与荷载的效应,促使积水渗透在集料与沥青的界面上,长久以往就会影响集料之间的粘结力,进而导致公路沥青表面剥离的问题现象。因此,对于公路沥青路面积水的问题,施工单位应对积水形成的过程进行研究与分析,并严格管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这样才能预防公路沥青路面积水问题造成损害,使其提高公路沥青路面的质量[1]。
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2.1严格选择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材料
在目前的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沥青混凝土材料包括了液体沥青、石油沥青、煤沥青改性沥青、石油沥青、煤沥青等多种性质的沥青材料。而施工单位通过根据公路路面施工条件、道路等级、工艺、结构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与沥青材料,这样才能确保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如对于沥青混凝土材料中的煤沥青,其主要用于公路透层的施工建设,所以还是有一定的特殊性质。对于乳化沥青又分为阴离子乳化沥青与阳离子乳化沥青两种,所以施工单位应根据石料的酸碱度来选择合适的乳化沥青,使其才可确保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而在选择粗细骨料与填嵌料时,在满足级配要求的情况下,还应选择干净、坚硬符合要求的物料,使其防止公路沥青路面出现剥离的问题现象。另外,对于公路沥青路面的抗滑层,应选择无风化石与坚硬耐磨的砾石或矿渣进行施工建设,这样才能起到公路沥青路面抗滑的作用。
2.2沥青混合料的拌合
为确保公路沥青混凝土材料能够拌合均匀,所以在公路沥青混合料拌合时,应选择在拌合厂进行拌制,并保证进行试拌,这样才能对沥青混凝土拌合时间、沥青用量、温度等要求进行掌握与控制,使其确保沥青混凝土的拌合质量。其次,为预防拌合好的沥青混凝土料出现结团成块与粗细料分离的问题,首先必须确保混和料均匀,并对矿料级配组成和沥青混合料的沥青用量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抽样试验。
2.3沥青混凝土料的摊铺
在公路沥青混凝土料摊铺的之前,首先对公路路基的杂物进场清理,并保障公路路基路面的密实度与厚度符合标准,这样才能预防后期公路沥青路面出现不均匀的沉降、裂缝等问题现象。且为了提高公路面层与基层之间的粘结性,在公路路面摊铺4-8个小时之前,应在公路基层面喷洒透层沥青。若是公路基层面是旧沥青路面,则应在沥青路面喷洒适量的粘层沥青。其次,在公路沥青混凝土料摊铺机摊铺的过程中,应结合螺旋摊铺器进行沥青混凝土料的摊铺,并采用振捣板将摊铺混合料捣实,最后用熨平板整平沥青混合料,使其确保沥青混凝土料摊铺均匀与平整。另外,在开展公路路面上面层摊铺工艺时,施工人员应对摊铺的厚度进行合理的控制,进而确保横坡和平整度能够符合要求。若是在进行多层混合料铺筑时,施工人员应确保上下面层的接缝错开,这样才能提高公路沥青路面的整体质量。
3.碾压工艺
当公路沥青混合料摊铺完后,就需进行公路沥青混合料的碾压。首先在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初压的过程中,应结合人工并采用两轮压路机进行两遍的碾压工艺,且保证在碾压的过程中,压路机的驱动轮需朝摊铺机的方向,碾压的方向与路线一致,使其防止沥青混合料出现推移的现象。而在沥青混合料初压完成后,相关工作人员应对路面路拱情况与平整度进行检测,对于路面碾压不合格的现象,应及时调整处理,确保公路沥青路面平整。待公路沥青混合料初压完成后,为提高公路沥青路面的坚实度,就须进行复压工艺。而在复压的过程中,首先应用振动压路机重复碾压几遍,直至公路路面完全平整。最后,就是进行终压工艺,在终压施工过程中应结合轮钢筒式压路机,这样才能对复压中不平整的地方进行合理修复,进而提高公路沥青路面整体的质量[2]。
4.沥青表面处治方法
在对公路沥青路面的表面进行处置时,首先应采用集料与沥青进行拌合,然后铺筑一层厚度约三厘米的沥青混合料。而对于公路路面的表面处治方法应采用层铺法,进而可提高公路路面结构的强度与稳定性。另外,在进行层铺法工艺之前,施工人员应对公路路面基层的杂物进行清理,待保证路面基层整洁干净后,然后就须对路基面上喷洒透层沥青,待透层沥青完全渗透后就可开展浇筑工艺。
5.接缝处理
5.1公路沥青路面的切缝
针对于公路沥青路面的切缝处理,首先应结合三米的直尺对切缝进行检定,这样才能了解预定摊铺段的末端,然后施工人员再把端部的混合料拢齐修成斜坡的形式,并用压力机对斜坡进行碾压。在斜坡碾压完成后,施工人员还需采用三厘米的直尺每隔一米对压实层进行一次的测量,并对测量的数据资料进行详细的记录。而在测量的过程中,一般是从端部下塌内侧的塌点为基准,然后画一条切缝隙的直线,这样才能提高公路沥青路面切缝的准确性。
5.2公路沥青路面横缝的碾压
针对于公路沥青路面横缝的碾压,首先应对沥青混合料的温度进行控制,而一般公路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是控制在110摄氏度左右。在进行公路沥青路面横缝碾压时,通常采用骑缝碾压的方式,而在骑缝碾压的过程中,可结合横缝的顺向方向进行碾压,也可根据横缝45度的角进行斜向碾压。且在沿着横缝的顺向进行碾压时,首先应在新铺层十五厘米的范围内进行往返两次的碾压,随后再逐步的过度到新铺层,且每次应伸入15-20cm左右,直到轮宽在2/3直接才能进入新铺层。而在沥青路面纵向碾压时,在碾压轮1/2伸入到新铺层后,便可退出错开10-20cm的距离,然后从中央开展斜向碾压,这样才能确保公路沥青路面横缝有一条碾压边缘[3]。
6.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不仅可提高行车的舒适度、安全性,并还可强化公路的使用性能。以上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对沥青路面施工工艺进行完善,使其可加强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进而确保行车人员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
关键词: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在公路工程投入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公路路面常年的经受着超重量与荷载的现象,所以很易造成路面裂缝的问题现象,严重的还会破坏公路沥青路面结构,使其影响行车人员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为了提高公路路面层直接的粘结性,施工人员可通过设置粘层油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由于把粘层油设置在公路沥青路面,容易造成公路路面的泛油与推佣的现象,所以公路沥青路面还是存在诸多的问题。
1.公路沥青路面存在的问题
1.1公路沥青路面裂缝问题
由于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是属于沥青材质的,而这种材质在高温天气影响下,就容易出现油包的问题现象。另外公路沥青路面经常年重量的荷载,很容易导致道路的沉降,这样就会引发沥青路面出现裂缝的问题,特别针对于雨雪天气,使其会更大程度上的加快沥青路面开裂的问题。而由于公路沥青路面出现裂缝,不仅会影响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并还会对公路沥青路面的稳定性、平整性造成影响,进而对行驶人员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1.2公路沥青路面积水问题
由于公路沥青路面处于露天的状态,所以一旦遇到多雨的季节,就很容易造成公路沥青路面大量积水的问题现象,同时,受公路沥青路面温高温与荷载的效应,促使积水渗透在集料与沥青的界面上,长久以往就会影响集料之间的粘结力,进而导致公路沥青表面剥离的问题现象。因此,对于公路沥青路面积水的问题,施工单位应对积水形成的过程进行研究与分析,并严格管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这样才能预防公路沥青路面积水问题造成损害,使其提高公路沥青路面的质量[1]。
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2.1严格选择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材料
在目前的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沥青混凝土材料包括了液体沥青、石油沥青、煤沥青改性沥青、石油沥青、煤沥青等多种性质的沥青材料。而施工单位通过根据公路路面施工条件、道路等级、工艺、结构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与沥青材料,这样才能确保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如对于沥青混凝土材料中的煤沥青,其主要用于公路透层的施工建设,所以还是有一定的特殊性质。对于乳化沥青又分为阴离子乳化沥青与阳离子乳化沥青两种,所以施工单位应根据石料的酸碱度来选择合适的乳化沥青,使其才可确保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而在选择粗细骨料与填嵌料时,在满足级配要求的情况下,还应选择干净、坚硬符合要求的物料,使其防止公路沥青路面出现剥离的问题现象。另外,对于公路沥青路面的抗滑层,应选择无风化石与坚硬耐磨的砾石或矿渣进行施工建设,这样才能起到公路沥青路面抗滑的作用。
2.2沥青混合料的拌合
为确保公路沥青混凝土材料能够拌合均匀,所以在公路沥青混合料拌合时,应选择在拌合厂进行拌制,并保证进行试拌,这样才能对沥青混凝土拌合时间、沥青用量、温度等要求进行掌握与控制,使其确保沥青混凝土的拌合质量。其次,为预防拌合好的沥青混凝土料出现结团成块与粗细料分离的问题,首先必须确保混和料均匀,并对矿料级配组成和沥青混合料的沥青用量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抽样试验。
2.3沥青混凝土料的摊铺
在公路沥青混凝土料摊铺的之前,首先对公路路基的杂物进场清理,并保障公路路基路面的密实度与厚度符合标准,这样才能预防后期公路沥青路面出现不均匀的沉降、裂缝等问题现象。且为了提高公路面层与基层之间的粘结性,在公路路面摊铺4-8个小时之前,应在公路基层面喷洒透层沥青。若是公路基层面是旧沥青路面,则应在沥青路面喷洒适量的粘层沥青。其次,在公路沥青混凝土料摊铺机摊铺的过程中,应结合螺旋摊铺器进行沥青混凝土料的摊铺,并采用振捣板将摊铺混合料捣实,最后用熨平板整平沥青混合料,使其确保沥青混凝土料摊铺均匀与平整。另外,在开展公路路面上面层摊铺工艺时,施工人员应对摊铺的厚度进行合理的控制,进而确保横坡和平整度能够符合要求。若是在进行多层混合料铺筑时,施工人员应确保上下面层的接缝错开,这样才能提高公路沥青路面的整体质量。
3.碾压工艺
当公路沥青混合料摊铺完后,就需进行公路沥青混合料的碾压。首先在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初压的过程中,应结合人工并采用两轮压路机进行两遍的碾压工艺,且保证在碾压的过程中,压路机的驱动轮需朝摊铺机的方向,碾压的方向与路线一致,使其防止沥青混合料出现推移的现象。而在沥青混合料初压完成后,相关工作人员应对路面路拱情况与平整度进行检测,对于路面碾压不合格的现象,应及时调整处理,确保公路沥青路面平整。待公路沥青混合料初压完成后,为提高公路沥青路面的坚实度,就须进行复压工艺。而在复压的过程中,首先应用振动压路机重复碾压几遍,直至公路路面完全平整。最后,就是进行终压工艺,在终压施工过程中应结合轮钢筒式压路机,这样才能对复压中不平整的地方进行合理修复,进而提高公路沥青路面整体的质量[2]。
4.沥青表面处治方法
在对公路沥青路面的表面进行处置时,首先应采用集料与沥青进行拌合,然后铺筑一层厚度约三厘米的沥青混合料。而对于公路路面的表面处治方法应采用层铺法,进而可提高公路路面结构的强度与稳定性。另外,在进行层铺法工艺之前,施工人员应对公路路面基层的杂物进行清理,待保证路面基层整洁干净后,然后就须对路基面上喷洒透层沥青,待透层沥青完全渗透后就可开展浇筑工艺。
5.接缝处理
5.1公路沥青路面的切缝
针对于公路沥青路面的切缝处理,首先应结合三米的直尺对切缝进行检定,这样才能了解预定摊铺段的末端,然后施工人员再把端部的混合料拢齐修成斜坡的形式,并用压力机对斜坡进行碾压。在斜坡碾压完成后,施工人员还需采用三厘米的直尺每隔一米对压实层进行一次的测量,并对测量的数据资料进行详细的记录。而在测量的过程中,一般是从端部下塌内侧的塌点为基准,然后画一条切缝隙的直线,这样才能提高公路沥青路面切缝的准确性。
5.2公路沥青路面横缝的碾压
针对于公路沥青路面横缝的碾压,首先应对沥青混合料的温度进行控制,而一般公路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是控制在110摄氏度左右。在进行公路沥青路面横缝碾压时,通常采用骑缝碾压的方式,而在骑缝碾压的过程中,可结合横缝的顺向方向进行碾压,也可根据横缝45度的角进行斜向碾压。且在沿着横缝的顺向进行碾压时,首先应在新铺层十五厘米的范围内进行往返两次的碾压,随后再逐步的过度到新铺层,且每次应伸入15-20cm左右,直到轮宽在2/3直接才能进入新铺层。而在沥青路面纵向碾压时,在碾压轮1/2伸入到新铺层后,便可退出错开10-20cm的距离,然后从中央开展斜向碾压,这样才能确保公路沥青路面横缝有一条碾压边缘[3]。
6.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不仅可提高行车的舒适度、安全性,并还可强化公路的使用性能。以上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对沥青路面施工工艺进行完善,使其可加强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进而确保行车人员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