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长江口北港河段冲淤变化的可视化分析

来源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ql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GIS技术,建立长江口北港1973~2003年间不同时期的水下数字高程模型,以此作为基础资料,通过叠合分析不同时期的水下地形图,得到长江口北港不同时段相对的河床冲淤分布图.分析了长江口北港30年来河道的冲淤变化和演变情况,并计算了河道泥沙冲淤量.结果表明,GIS技术是研究河床演变规律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可视化方法;北港河段在1973~2003年问整体呈冲刷之势,泥沙冲刷量为1.58亿m^3,平均每年冲刷0.05亿mz^3;北港河床航道稳定性较差,受南、北港分汉口演变的影响,北港河床逐渐演变.洪水在北港河槽
其他文献
以东大港潮流水道4号站位的水、沙实测资料为例,利用悬沙通量机制分解法、功率谱分析法,对东大港潮流水道悬沙输移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悬沙净输移以平流作用占优,“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要体现以读为本的思想,“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感悟语言,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陶冶情感”。学生通过“读”来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达到“以读促思,以读激情,读中感悟,读中迁移”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以读为本;以生为本;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