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导学案实施心得

来源 :南北桥·人文社会科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yleeDak_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导学案主要的作用是“导学”。 它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让学生主动学习而非被动的学,教师则是作为引导者。导学案在我国教学中被广泛使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结合初中地理教学详情,导学案在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师进一步进行教学的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初中地理 导学案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3.156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中明确指出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注意改变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学习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面对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教师应该积极准备导学案,充分发挥导学案“导学”的作用。初中地理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都不是特别的大,因此,教师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在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下,利用导学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可是,现实的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需要引起教师高度重视的教学问题,这就促使教师进一步反思如何高效科学的实施导学案。
  一、根据情况有针对性的实施
  导学案的制定过程一般分为如下几个步骤:首先由科室主要负责人进行导学案的初步制定,然后科室所有教师进行集体商议,针对教案提出自己的意见和主张,接下来进行导学案的二次制定,之后将修改过后的导学案发给每一位任课教师,教师再一次根据所带班级的学习情况制定符合本班的导学方案并最后根据教学实情做课后修订。由此,通过导学案的制定过程可以看出,如果教师在导学案的制定或是实施中对个别教学情况重视不够的话,那么,导学案就无法与实际的教学情况结合起来,有效促进教学。此外,部分地理教师缺乏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在导学案的使用中不认真对本班的学情进行合理的分析直接将导学案拿过来进行授课,这样的话容易导致学生学习效率的降低。
  一方面,如果導学案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热情,那么,教师则无法从导学案中获得想要的信息。另一方面,如果导学案设置的内容难度过大,极容易挫败学生的积极性,那么,导学案也无法有效呈现学生的预习情况,对教师课堂教学没有任何的帮助。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在利用导学案的过程中必须首先对本班班级学生的原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有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将学生学习实情和导学案两者结合起来实施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导学案的“导学”作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认真检查和总结
  初中地理在中学阶段所占的地位并不是特别高,因此,部分学生和教师对地理学科的重视不够,由此导致教师对工作不认真、不重视,学生在地理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更是敷衍了事。这样的教学情况导致导学案的批改和反馈成为制约导学案发挥其积极作用的“绊脚石”。导学案的制定是经过教师多次的商量和修改之后制定的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引导材料。常言道: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那么,学习也是如此,只有准备充足的学生才能取得成绩的进步,因此,学生对地理学科的不重视导致导学案的不认真完成是急需改变的教学现状。我们说,初中生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因此,教师在初中阶段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与引导,由此决定初中地理教师应该重视此类问题,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那么,教师如何通过教学手段来进一步监督和帮助学生呢?检查是约束学生,激励学生加强学习的良好的手段,因此,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中重视导学案的批阅和批阅情况的反馈。
  如今,部分教师对学生作业批改不认真,有些时候为了督促学生及时、高效的完成作业,教师会采取上交作业的形式来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可是,收上来的作业教师只是放在一边,不进行批阅,那么,教师也就无法给予反馈,学生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反馈,学生的学习就无法及时进行改进,学习积极性就会受挫,由此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导学案的批阅,并及时将导学案的批阅情况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为将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导学案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始终将学生的学习放在首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部分地理教师在导学案的制定和修改中将部分内容加进导学案中,此类部分内容是整个初中地理教学的难点,是中考考查的重点,但是,结合学生的学习实情,这类知识并不适宜在本节导学案中呈现出来,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达不到,那么,其检测的目的就无法实现,那么,教师也就无法从导学案中获得有效的信息。此外,针对部分拓展延伸的知识,教师在制定导学案的过程中可以采取链接或是加油站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二次指导,从而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问题的设置与研究。此外,教师应该积极与学生进行教学的沟通,通过谈话等形式,了解学生对导学案问题设置的看法,这样教师能够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为教学实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为将来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依据课型合理编制导学案
  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在制定地理导学案的过程中会慢慢形成对导学案制定的固有模式。固有模式一方面对有效帮助教师掌握基本的知识和内容,但是,另一方面,固有模式会限制教学的灵活性,使得导学案无法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起来。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在制定导学案中应该依据课型合理采用不同的导学案设计模式。显然,预习性的导学案和复习性的导学案在内容和方法上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依据教学内容科学的设置导学方案,使得导学案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教学的高效开展增加强大的动力。
  导学案的作用在地理教学实施过程中是不能忽视的,其作用的有效发挥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导学案毕竟不同于教师的备课,因此,教师需要对导学案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和修改,融入自己的教学理念,在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导学案的“导学”作用。学生则需要针对导学案的内容积极进行新课程的预习与掌握,通过动脑思考积极完成导学案的内容,将自己的学习情况真实的呈现在教师面前,为教师实施针对性的教学提供有效的信息。由此,初中地理教学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离不开教师对导学案的巧妙设计和学生对导学案的充分利用。
其他文献
【摘 要】城乡结合部学校的生源情况愈加复杂,随着城市化的加剧,此类现象也越来越多。本文就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发大家的关注与思考。  【关键词】学习型 间歇型 弃学型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3.155  由于笔者所教学科特点,化学只在初三开设,因此我常年教初三毕业班
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人群常发的一种疾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主要与患者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以及其他疾病引起等有关,一些患者在临床中没有较为明显症状,农村发病率相对较低,并
期刊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宣布,从今年3月28日起,在京建筑企业不能再用自拟合同与外地农民工签约了,专门用于建筑业农民工的“劳动合同书”示范文本正式实施。北京市劳动和社会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护士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操作,其穿刺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急救与诊疗工作,笔者在多年的儿科生涯中积累,揣摩了一些穿刺技巧,聊出来与大家共勉.
本文从教学法、认知论、思维学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必须遵循的有关原理,提出了培养学生观察力的方法,论证了:以问题情景为引子、进行启发式教学、启发学
当学生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作为教师,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现象:学生们越是往后学,他们之间的英语水平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主要体现在学得好的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一篇新的课文
近年来,地处太行革命老区的河北省涉县因地制宜,利用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提高产出效益,带动经济增长。目前,全县核桃种植面积达39.3万亩,无公害蔬菜2.5万
所谓风险管理,就是通过对建设过程潜在的意外损失进行辨识、评估,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从而减少意外损失.风险管理一般要经过风险辨别、风险评估、风险防范
在高中阶段,数学是一门比较难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容易丧失对学习数学的热情,从而导致教学工作难以进一步展开,学生就更加无法领会到学习的快乐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