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明确儿泻停颗粒联合金双歧片对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8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小儿迁延性腹泻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口服儿泻停颗粒联合金双歧片治疗与口七味白术散和金双歧片治疗,观察对照两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58.29%,有效率为37.50%,无效率为5.00%,总有效率为95.7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口服儿泻停颗粒联合金双歧片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疗效在临床治疗中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腹泻症状,具有较为广泛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小儿迁延性腹泻 儿泻停颗粒 金双歧片
小儿腹泻是儿童病状当中十分常见的一种,迁延性腹泻则是由多种因素引起,一些发展中国家存在因迁延性腹泻而引起的儿童死亡病例,因此,迁延性腹泻的患病对儿童身体状况的损伤是不言而喻的,需要众多医学界专家予以正确的认知与重视。一旦患上迁延性腹泻,即会对患儿肠道造成不良细菌感染,触发免疫机制对肠粘膜造成的损伤会更甚一步。同时,由于迁延性腹泻还因发病时间较长,因此具有不可控因素。针对治疗迁延性小儿腹泻相应药物的选择便成为了治疗该疾病的重点研究内容。本次研究选取某院2014年8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小儿迁延性腹泻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对照,对儿泻停颗粒联合金双歧片对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疗效进行观察,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院2014年8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小儿迁延性腹泻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患者监护人知情与同意,采取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3个月~2岁,平均年龄(7.9±6.2)个月。对照组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4个月~2岁,平均年龄(8.2±5.8)个月。所有儿童患者均已完成3d治疗观察,完全符合诊断标准。大便颜色普遍呈黄绿色,粪便形态呈稀糊状,部分大便中含有少量奶瓣或黏液,经过常规化验不含有红细胞,部分粪便中包含脂肪球,培养过程中没有出现细菌生长状况。儿童患者存在个别轻、中度脱水。两组患儿通过一般资料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儿童患者分别给予口服儿泻停颗粒联合金双歧片与口服七味白术散和金双歧片。其中,观察组患儿口服儿泻停颗粒遵循以下剂量方法:患者年龄<5个月的0.5包/次,年龄6个月~2岁的1包/次,年龄>2岁的2包/次,一天三次;金双歧片口服剂量如下:0~5个月的1片/次,6个月~2岁以上的2片/次,一天三次。
对照组七味白术散口服剂量如下:年龄在6个月岁以下1/3包/次,6个月~2岁1/2包/次,2岁以上1包/次,一天三次;金双歧片口服剂量与观察组相同。以上所述药物均连续服用3天。两组儿童患者在以上治疗操作基础上,均接受正确指导下的父母合理喂养。
1.3 疗效判定
根据《临床医药实践》判定标准:①显效:患者粪便形态恢复正常,大便次数趋向正常,临床症状消失。②有效:患者粪便形态基本恢复正常,大便次数基本好转,身体其他症状有所改善。③无效:治疗之后粪便形状依然成希糊状,大便次数无改善,临床症状无任何好转现象甚至加重。总有效=(①+②)/(①+②+③)*100%。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两组临床治疗的对比观察,通过计算结果可得观察组显效儿童患者23例,显效率为58.29%,有效患者15例,有效率为37.50%,无效患者2例,无效率为5.00%,总有效率为95.78%。对照组显效患者16例,所占比重为40.00%,有效患者17例,占比42.51%,无效患者7例,占比17.50%,总有效率为82.51%。两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营养不良的现象和急性腹泻没有得到恰当治愈是最易引起迁延性腹泻病状发生的因素。儿童一旦患上迁延性腹泻很容易造成辅食得不到添加,营养素得不到吸收,儿童的成长与发育会受到消极影响,肠胃受到损伤将会对孩子未来的身体状况同样带来不利影响。儿泻停颗粒的组成成分大多是中药制剂,其中乌梅、甘草等中草药对儿童的肠胃调理具有明显效果,能够涩肠止泻、养胃生津,对能够导致腹泻的致病细菌予以有效抑制,从根本上对儿童肠胃进行调理治疗。由于患者年龄较小,身体发育不完全,会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药物免疫能力,因此在用药上选择儿泻停颗粒主要通过温润调养的方法予以控制病情,更有利于儿童快速补充由于腹泻引起的生理细菌缺失,并能够对儿童肠粘膜起到保护作用,从根本上增强儿童身体抵抗力。而七味白术散具有一定的定位能力,口服对于致病细菌起到隔绝与保护作用,二者对于迁延性腹泻均能够起到一定效果。经过两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儿泻停颗粒联合金双歧片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无不良反应,能够有效恢复患儿排便状况,保护患儿肠粘膜,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1]罗丽娟,万盛华,许增华.儿泻停颗粒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04(02):83-84.
[2]邓艳.应用蒙脱石散联合金双歧片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05(01):153-155.
[3]王雅敏,吴雅玲,韩晓燕.四联双歧杆菌活菌片治疗非感染性腹泻患儿及其对血清IL-6及IL-17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14,02(08):978-979.
【关键词】 小儿迁延性腹泻 儿泻停颗粒 金双歧片
小儿腹泻是儿童病状当中十分常见的一种,迁延性腹泻则是由多种因素引起,一些发展中国家存在因迁延性腹泻而引起的儿童死亡病例,因此,迁延性腹泻的患病对儿童身体状况的损伤是不言而喻的,需要众多医学界专家予以正确的认知与重视。一旦患上迁延性腹泻,即会对患儿肠道造成不良细菌感染,触发免疫机制对肠粘膜造成的损伤会更甚一步。同时,由于迁延性腹泻还因发病时间较长,因此具有不可控因素。针对治疗迁延性小儿腹泻相应药物的选择便成为了治疗该疾病的重点研究内容。本次研究选取某院2014年8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小儿迁延性腹泻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对照,对儿泻停颗粒联合金双歧片对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疗效进行观察,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院2014年8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小儿迁延性腹泻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患者监护人知情与同意,采取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3个月~2岁,平均年龄(7.9±6.2)个月。对照组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4个月~2岁,平均年龄(8.2±5.8)个月。所有儿童患者均已完成3d治疗观察,完全符合诊断标准。大便颜色普遍呈黄绿色,粪便形态呈稀糊状,部分大便中含有少量奶瓣或黏液,经过常规化验不含有红细胞,部分粪便中包含脂肪球,培养过程中没有出现细菌生长状况。儿童患者存在个别轻、中度脱水。两组患儿通过一般资料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儿童患者分别给予口服儿泻停颗粒联合金双歧片与口服七味白术散和金双歧片。其中,观察组患儿口服儿泻停颗粒遵循以下剂量方法:患者年龄<5个月的0.5包/次,年龄6个月~2岁的1包/次,年龄>2岁的2包/次,一天三次;金双歧片口服剂量如下:0~5个月的1片/次,6个月~2岁以上的2片/次,一天三次。
对照组七味白术散口服剂量如下:年龄在6个月岁以下1/3包/次,6个月~2岁1/2包/次,2岁以上1包/次,一天三次;金双歧片口服剂量与观察组相同。以上所述药物均连续服用3天。两组儿童患者在以上治疗操作基础上,均接受正确指导下的父母合理喂养。
1.3 疗效判定
根据《临床医药实践》判定标准:①显效:患者粪便形态恢复正常,大便次数趋向正常,临床症状消失。②有效:患者粪便形态基本恢复正常,大便次数基本好转,身体其他症状有所改善。③无效:治疗之后粪便形状依然成希糊状,大便次数无改善,临床症状无任何好转现象甚至加重。总有效=(①+②)/(①+②+③)*100%。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两组临床治疗的对比观察,通过计算结果可得观察组显效儿童患者23例,显效率为58.29%,有效患者15例,有效率为37.50%,无效患者2例,无效率为5.00%,总有效率为95.78%。对照组显效患者16例,所占比重为40.00%,有效患者17例,占比42.51%,无效患者7例,占比17.50%,总有效率为82.51%。两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营养不良的现象和急性腹泻没有得到恰当治愈是最易引起迁延性腹泻病状发生的因素。儿童一旦患上迁延性腹泻很容易造成辅食得不到添加,营养素得不到吸收,儿童的成长与发育会受到消极影响,肠胃受到损伤将会对孩子未来的身体状况同样带来不利影响。儿泻停颗粒的组成成分大多是中药制剂,其中乌梅、甘草等中草药对儿童的肠胃调理具有明显效果,能够涩肠止泻、养胃生津,对能够导致腹泻的致病细菌予以有效抑制,从根本上对儿童肠胃进行调理治疗。由于患者年龄较小,身体发育不完全,会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药物免疫能力,因此在用药上选择儿泻停颗粒主要通过温润调养的方法予以控制病情,更有利于儿童快速补充由于腹泻引起的生理细菌缺失,并能够对儿童肠粘膜起到保护作用,从根本上增强儿童身体抵抗力。而七味白术散具有一定的定位能力,口服对于致病细菌起到隔绝与保护作用,二者对于迁延性腹泻均能够起到一定效果。经过两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儿泻停颗粒联合金双歧片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无不良反应,能够有效恢复患儿排便状况,保护患儿肠粘膜,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1]罗丽娟,万盛华,许增华.儿泻停颗粒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04(02):83-84.
[2]邓艳.应用蒙脱石散联合金双歧片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05(01):153-155.
[3]王雅敏,吴雅玲,韩晓燕.四联双歧杆菌活菌片治疗非感染性腹泻患儿及其对血清IL-6及IL-17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14,02(08):978-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