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希腊文化中的“中庸之道”与中国儒家文化中的“中庸之道”都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但是在实际生活的运用中,古希腊人更胜一筹。“中庸之道”不仅渗透在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发挥了重要的政治价值,成就了古希腊辉煌的民主文明。
一、古希腊文明中的中庸之道
“中庸”在古希腊被称为“中道”,就是 “适度”、“适中”的意思。“中道”思想在古希腊由来已久。古希腊著名的德尔菲神庙的石碑上,刻着这样两句话:“认识你自己”、“万事追求适度”,很醒目地向世人昭示了他们所恪守的中庸思想。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是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1]。可见,古希腊人崇尚中庸,并将其视为社会生活的价值标准与个人德行的基本尺度。中庸理念渗透在古希腊人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无处不在。
古希腊人在生活上简约而有品味,尽管他们有家务奴隶,但是古希腊人从不要求家庭生活的细琐与奢华。他们的住所简朴但不失典雅。古希腊人的饭菜简单,用餐的时间也不长,喝得酩酊大醉是遭人蔑视的行为。[2]
古希腊城邦文明的成功也得益于“中庸之道”的运用——首先各城邦实力基本均衡,且都珍惜独立与自治,从而保证了城邦之间的安定;其次,他们把城邦的人口数量与公民数量都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以保障公民直接参政;再次,雅典为了让公民能够有充分的时间来参政,他们对维持城邦经济运转的奴隶采取了相对温和的态度,以缓和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矛盾关系,求得阶级间对立关系的相对稳定与平衡。
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更是通过温和的改革而非极端的革命来完成的。建立雅典“平民政体祖制”的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而梭伦改革的成功完全得益于梭伦对“中庸之道”的坚守。雅典在由贵族寡头到民主制的巨变过程中,并没有什么剧烈的社会动荡和流血革命,从而保存了社会的元气和活力,这都有赖于雅典改革中力求中庸的精神。
伯里克利通过改革进一步扩大公民的参政范围与参政权力,使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高峰。然而,物极必反、过犹不及。正是因为伯里克利抛弃了“中庸之道”,过度追求民众权力的平等,使雅典民主政治走向了反面——“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3]。可见,雅典民主政治成于中道而败于极端。这一教训值得后人关注与思考。
二、彰显中庸之道的教学立意
学习历史的意义在于借鉴经验吸取教训,所以课标对本课学习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4]由此可见本课的重点是关注希腊民主政治对后世民主政治的建立有何借鉴意义。“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显然不具备普遍借鉴意义,与“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之间的关系也并不密切,与之关系密切的是希腊城邦制度。城邦制度的精神核心是独立、平等、合作的中道原则——独特的海洋环境产生了海外贸易与海外殖民,但维系海外贸易持久发展的是平等互利的商业法则,维系海外殖民的长久力量不是强大的武力而是平等、合作的契约精神;平等、公正、合作都渗透了中道的观念;而支撑城邦独立自治的原因是古希腊人对单纯的大和多不感兴趣,城邦基本没有建立庞大统一帝国的欲望。
由此可见独特的岛屿环境与城邦制度仅仅是雅典民主政治建立的显性因素,隐藏在优秀公民血液与生活中的“中道”观才是雅典民主政治建立与发展的幕后推手。“中道”观超越了时间、地域、民族,具有永恒价值,值得每一个正在走向民主法治的国家或巩固民主法治的国家借鉴。因此在古希腊民主教学中有必要彰显这一教学立意。
三、相关教学设计
为彰显该教学立意,在教学设计中要突出“中庸之道”在雅典民主政治產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背离“中庸之道”而使雅典民主政治走向死亡的结果,使“中道”原则成为贯穿整个教学的逻辑主线。
1. 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
(1)海洋环境下的海外殖民与海外贸易
探究1. 阅读课本“蔚蓝色的希腊”部分,说说希腊地理环境适宜进行哪种经济活动?在进行这一经济活动的同时希腊还有哪些重大的海外活动?【海外贸易,海外殖民】
探究2. 请分析下列相关材料,解释古希腊海外殖民、海外贸易与城邦民主政治产生的关系?
材料1:马克思说,“商品是天生的民主派。”商品经济必须以平等互利作为交换原则,商业要繁荣,就必须有交易双方的人格平等,公平竞争。强买强卖绝对成就不了商业的繁荣。
——摘编自《历史教学论坛》
材料2:公元前8到6世纪左右,希腊各城邦发生过大规模的海外殖民运动……殖民运动的发展刺激了工商业的繁荣……新兴工商业者阶层追求民主权利的渴望更加强烈。工商业者在反对氏族贵族统治的斗争中常和平民联合起来,建立起僭主政治或民主政治。
——摘编自《古代希腊文明总结》
材料3:带着发财致富梦想的亡命之徒,在血腥掠夺的同时,也创建了以契约而非血缘为基础的政治组织。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就发轫于其海外殖民地的契约原则。因为以法律和地域组织原则取代了习惯与血缘组织原则,最早出现在希腊的海外殖民地而非希腊本土,后来才被欧洲的希腊人效仿。
——汤因比《历史研究》(上)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建构海外贸易活动 、海外殖民活动与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建立之间的逻辑关系。即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结论“广泛的海外贸易、殖民及其他经济文化交往活动,使古希腊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并较早的接收了平等互利的观念,这一切有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
探究3. 古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海外殖民、海外贸易及由此不断强化的平等互利的“中道”观念,对于今天民主政治的建设哪个更具有借鉴意义?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认识独特的地理环境不可复制,且地理环境也不是政体形式的决定因素。海外殖民也只能是永远的过去式,因而在今天的民主政治建设中都不具备借鉴意义。海外贸易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已经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了,但是海外贸易无法决定一个国家是否政治民主化,只有平等互利的观念在民主政治建设中才具有持久普世的借鉴价值。对于古希腊人而言,平等互利的观念不过是他们 “中道”观念在海外殖民与海外贸易环境下的的应用与发展而已。】 (2)坚守中道的雅典人与他们的城邦本位主义
城邦国家是古希腊民主政治尤其是雅典直接民主形成的社会条件,而为什么古希腊会长期保持小国寡民的城邦状态,就值得探究。
探究1. 依据以下材料,概述雅典人的优秀品德以及渗透其中的生活准则?
我们爱好美丽的东西,但是没有因此而至于奢侈;我们爱好智慧,但没有因此而至于柔弱。我们把财富当作可以适当利用的东西,而没有必要把它当作自己可以夸耀的东西。至于贫穷,谁也不必以承认自己贫穷为耻,真正的耻辱是不折手段以避免贫穷。
——伯里克利在雅典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讲
探究2. 有人认为城邦力量弱小、山海阻隔是古希腊没有形成统一帝国的原因。可是战国时期,并非各国都具有统一他国的绝对实力,但却频频发生兼并他国的战争;交错纵横的高大山脉,宽阔湍急的河川也未能够阻挡统一的脚步,最终秦国统一了全国。结合如下材料说说古希腊没有形成统一帝国的原因?
材料1:古希腊城邦从建立之初就十分珍视独立自治,也没有任何一个城邦具有征服其它城邦的绝对实力。因此希腊的城市国家一直没有东方国家那样发展成为统一的帝国。
——人教版历史必修1专题六
材料2:他们对单纯的数量与体积的巨大不感兴趣。这种“万事追求适度”的生活准则渗透了古希腊人生死的全部日常生活,而且无处不在。
——《古希腊精神》
材料3:每个城邦向它的邻邦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要求有权按照它自己的意愿处理它自己的事务。……城邦虽然不容忍它境界以内主权的分割,对它邻邦的独立却是容忍的。
——顾准《希腊城邦制度——读希腊史笔记》
【设计意图: “万事适度”是雅典人的生活准则,所以在他们身上便有了世人向往却很难企及的美好品德。正是这样的雅典人,才有城邦本位主义——不追求城邦的大一统,而是珍视自己城邦独立的同时也尊重其它城邦的独立。独立的城邦既是直接民主的保证也是古希腊城邦民主精神的体现。】
2.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探究1. 阅读教材中梭伦改革的内容后回答:如果梭伦改革中不依据财产的多少来分配权利,而是让贵族与平民拥有完全同等的权利,你认为改革会成功吗?为什么?对你有什么启发?
探究2. 陶片放逐法在维护民主政治的同时是否也蕴含了损害民主的隐患?
探究3. 伯里克利时期民主权利扩大到每个公民,但是为什么如此广泛的民主却未能保住雅典民主政治长久的生命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领会“中道”原则在雅典民主政治确立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抛弃这一原则造成过于泛滥的民主,最终毁掉了雅典的民主政治。所谓物极必反,唯有坚持中庸之道方可进退维谷、走远行长,中庸之道才是正道。】
通过上述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认识地理环境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海外殖民与海外贸易对古希腊文明的产生和发展虽有极大的影响,但并非古希腊文明产生和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而雅典人“万事适度”的“中道”思想本身就蕴含了“互惠民主”的精神,其赋予了雅典人建设民主政治的智慧,造就了雅典辉煌的民主文明。“中道”思想甚至超越了雅典民主政治的操作方式,能够惠及整个人类社会,真正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
【注释】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八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6页。
(美)房龙著,谢志强译:《房龙经典全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年,第16页。
朱汉国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历史必修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03页。
《普通高中歷史课程标准》(实验):网络版参见http://ishare.iask.sina.com.cn/f/68089320.html,浏览日期2017年11月28日。
一、古希腊文明中的中庸之道
“中庸”在古希腊被称为“中道”,就是 “适度”、“适中”的意思。“中道”思想在古希腊由来已久。古希腊著名的德尔菲神庙的石碑上,刻着这样两句话:“认识你自己”、“万事追求适度”,很醒目地向世人昭示了他们所恪守的中庸思想。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是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1]。可见,古希腊人崇尚中庸,并将其视为社会生活的价值标准与个人德行的基本尺度。中庸理念渗透在古希腊人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无处不在。
古希腊人在生活上简约而有品味,尽管他们有家务奴隶,但是古希腊人从不要求家庭生活的细琐与奢华。他们的住所简朴但不失典雅。古希腊人的饭菜简单,用餐的时间也不长,喝得酩酊大醉是遭人蔑视的行为。[2]
古希腊城邦文明的成功也得益于“中庸之道”的运用——首先各城邦实力基本均衡,且都珍惜独立与自治,从而保证了城邦之间的安定;其次,他们把城邦的人口数量与公民数量都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以保障公民直接参政;再次,雅典为了让公民能够有充分的时间来参政,他们对维持城邦经济运转的奴隶采取了相对温和的态度,以缓和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矛盾关系,求得阶级间对立关系的相对稳定与平衡。
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更是通过温和的改革而非极端的革命来完成的。建立雅典“平民政体祖制”的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而梭伦改革的成功完全得益于梭伦对“中庸之道”的坚守。雅典在由贵族寡头到民主制的巨变过程中,并没有什么剧烈的社会动荡和流血革命,从而保存了社会的元气和活力,这都有赖于雅典改革中力求中庸的精神。
伯里克利通过改革进一步扩大公民的参政范围与参政权力,使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高峰。然而,物极必反、过犹不及。正是因为伯里克利抛弃了“中庸之道”,过度追求民众权力的平等,使雅典民主政治走向了反面——“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3]。可见,雅典民主政治成于中道而败于极端。这一教训值得后人关注与思考。
二、彰显中庸之道的教学立意
学习历史的意义在于借鉴经验吸取教训,所以课标对本课学习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4]由此可见本课的重点是关注希腊民主政治对后世民主政治的建立有何借鉴意义。“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显然不具备普遍借鉴意义,与“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之间的关系也并不密切,与之关系密切的是希腊城邦制度。城邦制度的精神核心是独立、平等、合作的中道原则——独特的海洋环境产生了海外贸易与海外殖民,但维系海外贸易持久发展的是平等互利的商业法则,维系海外殖民的长久力量不是强大的武力而是平等、合作的契约精神;平等、公正、合作都渗透了中道的观念;而支撑城邦独立自治的原因是古希腊人对单纯的大和多不感兴趣,城邦基本没有建立庞大统一帝国的欲望。
由此可见独特的岛屿环境与城邦制度仅仅是雅典民主政治建立的显性因素,隐藏在优秀公民血液与生活中的“中道”观才是雅典民主政治建立与发展的幕后推手。“中道”观超越了时间、地域、民族,具有永恒价值,值得每一个正在走向民主法治的国家或巩固民主法治的国家借鉴。因此在古希腊民主教学中有必要彰显这一教学立意。
三、相关教学设计
为彰显该教学立意,在教学设计中要突出“中庸之道”在雅典民主政治產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背离“中庸之道”而使雅典民主政治走向死亡的结果,使“中道”原则成为贯穿整个教学的逻辑主线。
1. 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
(1)海洋环境下的海外殖民与海外贸易
探究1. 阅读课本“蔚蓝色的希腊”部分,说说希腊地理环境适宜进行哪种经济活动?在进行这一经济活动的同时希腊还有哪些重大的海外活动?【海外贸易,海外殖民】
探究2. 请分析下列相关材料,解释古希腊海外殖民、海外贸易与城邦民主政治产生的关系?
材料1:马克思说,“商品是天生的民主派。”商品经济必须以平等互利作为交换原则,商业要繁荣,就必须有交易双方的人格平等,公平竞争。强买强卖绝对成就不了商业的繁荣。
——摘编自《历史教学论坛》
材料2:公元前8到6世纪左右,希腊各城邦发生过大规模的海外殖民运动……殖民运动的发展刺激了工商业的繁荣……新兴工商业者阶层追求民主权利的渴望更加强烈。工商业者在反对氏族贵族统治的斗争中常和平民联合起来,建立起僭主政治或民主政治。
——摘编自《古代希腊文明总结》
材料3:带着发财致富梦想的亡命之徒,在血腥掠夺的同时,也创建了以契约而非血缘为基础的政治组织。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就发轫于其海外殖民地的契约原则。因为以法律和地域组织原则取代了习惯与血缘组织原则,最早出现在希腊的海外殖民地而非希腊本土,后来才被欧洲的希腊人效仿。
——汤因比《历史研究》(上)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建构海外贸易活动 、海外殖民活动与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建立之间的逻辑关系。即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结论“广泛的海外贸易、殖民及其他经济文化交往活动,使古希腊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并较早的接收了平等互利的观念,这一切有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
探究3. 古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海外殖民、海外贸易及由此不断强化的平等互利的“中道”观念,对于今天民主政治的建设哪个更具有借鉴意义?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认识独特的地理环境不可复制,且地理环境也不是政体形式的决定因素。海外殖民也只能是永远的过去式,因而在今天的民主政治建设中都不具备借鉴意义。海外贸易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已经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了,但是海外贸易无法决定一个国家是否政治民主化,只有平等互利的观念在民主政治建设中才具有持久普世的借鉴价值。对于古希腊人而言,平等互利的观念不过是他们 “中道”观念在海外殖民与海外贸易环境下的的应用与发展而已。】 (2)坚守中道的雅典人与他们的城邦本位主义
城邦国家是古希腊民主政治尤其是雅典直接民主形成的社会条件,而为什么古希腊会长期保持小国寡民的城邦状态,就值得探究。
探究1. 依据以下材料,概述雅典人的优秀品德以及渗透其中的生活准则?
我们爱好美丽的东西,但是没有因此而至于奢侈;我们爱好智慧,但没有因此而至于柔弱。我们把财富当作可以适当利用的东西,而没有必要把它当作自己可以夸耀的东西。至于贫穷,谁也不必以承认自己贫穷为耻,真正的耻辱是不折手段以避免贫穷。
——伯里克利在雅典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讲
探究2. 有人认为城邦力量弱小、山海阻隔是古希腊没有形成统一帝国的原因。可是战国时期,并非各国都具有统一他国的绝对实力,但却频频发生兼并他国的战争;交错纵横的高大山脉,宽阔湍急的河川也未能够阻挡统一的脚步,最终秦国统一了全国。结合如下材料说说古希腊没有形成统一帝国的原因?
材料1:古希腊城邦从建立之初就十分珍视独立自治,也没有任何一个城邦具有征服其它城邦的绝对实力。因此希腊的城市国家一直没有东方国家那样发展成为统一的帝国。
——人教版历史必修1专题六
材料2:他们对单纯的数量与体积的巨大不感兴趣。这种“万事追求适度”的生活准则渗透了古希腊人生死的全部日常生活,而且无处不在。
——《古希腊精神》
材料3:每个城邦向它的邻邦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要求有权按照它自己的意愿处理它自己的事务。……城邦虽然不容忍它境界以内主权的分割,对它邻邦的独立却是容忍的。
——顾准《希腊城邦制度——读希腊史笔记》
【设计意图: “万事适度”是雅典人的生活准则,所以在他们身上便有了世人向往却很难企及的美好品德。正是这样的雅典人,才有城邦本位主义——不追求城邦的大一统,而是珍视自己城邦独立的同时也尊重其它城邦的独立。独立的城邦既是直接民主的保证也是古希腊城邦民主精神的体现。】
2.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探究1. 阅读教材中梭伦改革的内容后回答:如果梭伦改革中不依据财产的多少来分配权利,而是让贵族与平民拥有完全同等的权利,你认为改革会成功吗?为什么?对你有什么启发?
探究2. 陶片放逐法在维护民主政治的同时是否也蕴含了损害民主的隐患?
探究3. 伯里克利时期民主权利扩大到每个公民,但是为什么如此广泛的民主却未能保住雅典民主政治长久的生命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领会“中道”原则在雅典民主政治确立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抛弃这一原则造成过于泛滥的民主,最终毁掉了雅典的民主政治。所谓物极必反,唯有坚持中庸之道方可进退维谷、走远行长,中庸之道才是正道。】
通过上述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认识地理环境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海外殖民与海外贸易对古希腊文明的产生和发展虽有极大的影响,但并非古希腊文明产生和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而雅典人“万事适度”的“中道”思想本身就蕴含了“互惠民主”的精神,其赋予了雅典人建设民主政治的智慧,造就了雅典辉煌的民主文明。“中道”思想甚至超越了雅典民主政治的操作方式,能够惠及整个人类社会,真正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
【注释】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八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6页。
(美)房龙著,谢志强译:《房龙经典全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年,第16页。
朱汉国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历史必修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03页。
《普通高中歷史课程标准》(实验):网络版参见http://ishare.iask.sina.com.cn/f/68089320.html,浏览日期2017年11月28日。